[返回情感笔记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有多少婚姻保质期,到高考为止?

送交者: 曾经的我们[☆★★★声望勋衔15★★★☆] 于 2022-07-12 21:57 已读 6500 次 1赞  

曾经的我们的个人频道

+关注

(视觉中国/图)


“我刚高考完,今天夜里爸妈就吵起来了,特别凶,要离婚了。”2022年6月22日,一名网友眼看父母的战火愈演愈烈,到虎扑网上公开求助:“我该怎么办?”


“大概率是忍了好多年。”这是网帖下最高票的留言,有1130人点击“亮了”表示认可。其他留言中,有人陈述自己的表弟经历过类似的事情,当时全家都对他隐瞒父母已经离婚的事实;有人则提到自家亲戚也是打算在孩子高考后离婚,“早就盘算好了,孩子今年高二”。


“每逢高考结束,都会迎来一波离婚潮。高考结束,解放了孩子,也解放了许多夫妻。”6月8日,除上海延期外全国高考结束那天,婚姻家事律师易轶在公号上分享了一则经历过高考后父母离婚的粉丝自述。粉丝的母亲说,做出离婚决定不是一时冲动:“为了不影响你高考,我一直勉强维系着和你爸的婚姻……既然你已经顺利完成高考,妈妈不打算再忍了,我也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利。”


曾经,每年6、7月,新闻报道中频现在孩子高考结束后离婚的“考离族”。如北京大兴法院2011年的统计数据:高考前20天,该院受理的离婚案件只有38件,而高考之后的20天受理离婚案件145件,是之前的3.8倍。2020年,综艺节目《奇葩说》曾以“决意离婚的夫妻,要坚持到孩子高考结束吗”为辩题展开讨论,当时也引发了热议。


2022年,受新冠疫情、离婚冷静期等因素影响,“考离族”人数是否发生变化?



没有统计数据证实

“有几天感觉来离婚的人多了,一问说是高考过后了。”江苏省东台市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那是2019年,她唯一一次感觉到高考后离婚的小高峰,但也只是个人感受,没有统计数据证实。


上述工作人员称,他们主要通过观察离婚夫妇的年龄来大致判断:孩子高考后来离婚的父母大多四十多岁。但是2022年6、7月来离婚的夫妇要么是年轻一些的,要么则是50岁以上,“不是那个年龄段的父母”。


吉林省永吉县民政局婚姻登记处的工作人员则认为,近期各个年龄段来离婚的都有,即便有夫妇是在孩子高考后来离婚,也属于偶发的正常情况,不能代表存在某种浪潮,“不能分得那么清楚”。6月29日,该处另一名工作人员则提到,近几天来登记的人确实多了,但相对高考而言,疫情影响因素可能更大——由于此前疫情封控,该婚姻登记处重新开放不久。


还有些地方则由于采取婚姻登记预约制,看不出每天人数变化。6月27日,深圳市宝安区民政局的婚姻登记处工作人员称,如要申请离婚可在网上预约15天内的号源,“现在基本上每天放出来的号源都约满了”。她表示这一情况与往常月份相似,看不出有何特殊。


多位执业十余年的婚姻家事律师告诉南方周末记者,高考后离婚潮在2020年疫情后表现并不明显。疫情前,他们多少会遇到这样的当事人,疫情后则越来越少。至于变少的原因,可能是疫情影响下的经济生活、离婚冷静期等导致离婚成本增加,也可能是代际观念的变化。


30天的离婚冷静期自2021年起实施。婚姻家事律师金增玉说,比如约定孩子高考后离婚的夫妻,可能在5月份已经申请,而6月申请的则要等到7月以后才能确定正式离婚与否;统计的时间跨度拉长,是否因高考结束成“潮”难以认定。有些夫妻选择诉讼离婚,需要经历立案、调解等过程,加上疫情影响,少则数月,多则一年以上,“法院也很难统计”。


广东广强律师事务所律师刘纯也表示,离婚“潮”难以通过统计结果显现。“(高考后离婚潮)作为民间的一种说法,一个抽象的现象概括应该是没问题的。因为确实有一部分人会选孩子高考结束后这个时间段去离婚,我们也见过。”至于数据统计,她认为民政部门鲜少针对离婚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如果孩子已满18周岁成年,双方离婚协议书里甚至不涉及孩子抚养权问题,婚姻登记处比较难识别这对夫妻是在孩子高考后离婚。


河南省洛阳市民政局的工作人员回复南方周末记者时提到,他们一般对离婚数据做年度统计,但其中是否孩子高考后离婚的,“就很难分析了”。



离婚成本增加了

在新冠疫情暴发前,多位离婚律师确曾感受到高考后的离婚夫妻增多。“有些在高考前就会找到我们,说孩子高考结束以后,就和对方谈。如果谈不拢,就进入离婚的法律程序。”成都市泰和泰律师事务所律师杨竹一回忆。


杨竹一代理婚姻家事领域的诉讼已有12年,她认为在2018、2019年,找到她咨询的这类夫妻多一些:一年十多对离婚夫妻中,选择高考后离婚的能有四五对,比例较高。


疫情之后,这一趋势开始减弱。2020年杨竹一接触到的类似案件仅有两件,2021年该类案件为零,2022年则至今未接触到。杨竹一猜测,下降的原因为疫情影响下离婚的经济成本、时间成本都有所增加。


她近期结束代理的一宗离婚案中,男方坚持要离,女方不同意,协商数次、经法院调解无果。案子最终拖了一年半,男方不得已撤诉,理由是“希望女方能接受婚姻破裂的现实,平心静气地解除关系”。杨竹一说,“按他的说法是身心俱疲”。


而选择孩子高考后离婚的夫妻大多拖了三五年。夫妻两人之间像订立了某种契约——到孩子高考结束,夫妻之间的关系也结束。杨竹一觉着,这在客观上提供了缓冲期,在三五年时间里逐渐接受夫妻情感破裂的结果。因此,她遇到的这类当事人,大多都比较平静,家里没有大吵大闹的情况。


能这样拖着,也需要一定的经济自由和生活空间自由,“一般在一个屋檐下的忍不了那么久”。杨竹一说,这样的夫妻往往双方各有住处。她记得有个当事人夫妻感情破裂已久,两人早就分居了,孩子上寄宿学校,大部分时间不在家。周末孩子回来,丈夫也回来,一家人聚在一块,还和和气气的。


至于离婚流程,选择孩子高考后的离婚夫妻与其他夫妻没有太多不一样。律师李纯总结,无非涉及三个问题——能不能离,孩子怎么办,财产怎么分。


最大的不同可能是,如果孩子年满十八周岁,夫妻间可能不涉及孩子抚养权、抚养费、探望权这些问题。但有些父母依旧会约定,继续支持孩子上大学直至他独立生活为止。



孩子会有自己的判断

大部分父母选择孩子高考后离婚,主要是为了不影响孩子的高考,为孩子考量。但杨竹一发现,实际上在离婚过程中,几乎没有孩子能参与父母的决策,“最多是说你们离吧,不要吵我了”。


“忍”到孩子高考后再离婚,有时只是大人的借口。浙江省婚姻家庭协会副会长伍群英分析,她遇到的“考离族”父母主要有两种心理动机,一种是夫妻中的一方还未接受感情破裂,借故拖延,看看是否还有修复感情的机会。


另一种则是双方确认感情破裂,但仍认为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庭才能有助于孩子的发展。有些父母在婚姻里没有找到自己的价值,不自知地把期望转移至孩子身上。殊不知,这样“错误的爱”也可能给孩子带来压力。


伍群英曾在中小学兼任心理辅导老师,也曾以督导身份参与学校的心理咨询案例。她发现在学校的心理辅导室,有些孩子稍微和老师聊几句,就会嚎啕大哭,因为他长期处在不和谐的家庭关系中,不知所措。孩子父母的关系不好,其中一方却总跟孩子说“我是因为你,所以不得不跟爸爸(或妈妈)在一起”。


“核心在于家庭的边界认知不清晰”,伍群英说,在一个家庭中,父亲与母亲是夫妻关系,父亲与孩子、母亲与孩子是另一层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出现问题,该由夫妻双方商量解决,而许多父母却将孩子卷入其中,甚至让孩子充当大人情绪的垃圾桶。


常见的方式是在孩子面前说另一半的坏话,谴责对方不负责任、仇恨对方、要求孩子选边站队等等。“孩子内心的撕裂感会非常强烈”,伍群英说,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但两个至亲却在彼此撕扯,无疑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创伤,产生不信任、不安全的感受。


伍群英建议,如果夫妻关系已然破裂,不妨冷静下来,共同商量规划孩子及家庭解体后的生活安排,那么可以将离婚对孩子的伤害降低。


至于虎扑网站上网友提问“高考后发现父母准备离婚,该怎么办”,伍群英认为,孩子可以尝试表达自己的想法,“无论你们是否分开,我都是爱你的”。而如果孩子不太接受父母分开,内心冲突强烈,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帮助。据伍群英了解,目前大多中小学都配有心理辅导室,也有平台接受公益咨询。


其实,“孩子会有自己的判断”。金增玉发现在她接触的案子中,几乎没有因不想让父母离婚而难过得不行的孩子。相反,在涉及家暴(肢体暴力或者冷暴力)以及争吵比较严重的家庭中,孩子基本上都是很果断地支持甚至鼓励父母离婚。


网友“萌兔狗崽”在社交媒体讲述了对父母隐瞒婚姻变故的感受。她说,尽管父母感情一般,但从未在她面前发生争执,“任何场合都是全家整整齐齐的”。直至高考后,母亲才告诉她自己要离婚,并说明了这些年的委屈。


“萌兔狗崽”讲述时,没有对父母的隐瞒表达怨恨,倒是为自己过去不了解母亲所受的委屈带有悔意。她全力支持母亲离婚,而后眼看着母亲变得更有活力,“我真心觉得她离婚后才是真的为自己活着”。


南方周末记者 刘怡仙

喜欢曾经的我们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