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忠屠蜀?历史上的大西军在四川的所作所为是怎样的
08-09 13:11明末清初是一段风雨飘摇的历史,各方势力鱼龙混杂,其中尤其以南明小朝廷、西北大顺军和已经入关的清军为盛。而就在这三方你争我夺,逐鹿中原的时候,还有一部不可小觑的势力,此时正盘踞在四川,那就是张献忠的大西军。
关于大西军的所作所为,很多史料都做过记载,比如《欧阳氏遗属》,或者是当时跟随张献忠的西方传教士所写的《圣教入川记》等等,都能为我们提供史料佐证,今天我们就结合史料,客观的阐述大西军在四川的所作所为。 在讲述大西军以前,我们先要分析一下明末四川地区的基本情况。除去官军外,川东活跃着被称为摇黄十三家的农民军,熟悉历史的朋友应该有所了解,明末乱世,官军的军纪尚且尔尔,农民军的军纪更是参差不齐,其中李自成部军纪最好,张献忠部算平均值,而摇黄十三家则军纪极差,甚至达到杀人取乐的地步,官军多年围剿却一直不能根除,这股势力也就是四川地区的“坐地户”。
而大西军则是在1644年春天,水陆并进向四川并与2月攻占万县,后于6月攻克培洲,这里为什么要在万县逗留4个月呢?据记载是因为粮草不足,随后张献忠一鼓作气于当月20日攻克重庆,此时的张献忠已经显露出残暴的面孔,他下令将守城的官军砍掉一只手后释放。
然而,张献忠并不满足重庆一隅,稍作休整即发兵成都,也正是此时,李自成任命的四川节度使黎玉田率兵进入川北,此时的四川,官军、大西军、大顺军、地方农民军,各自盘踞,明朝在四川的统治已经土崩瓦解。
八月初九,大西军攻破成都,至此,四川大部落入大西军控制,此时的张献忠志得意满,自己坐拥天府之国,而闯王却在山海关吃了败仗,所幸丢弃了大顺政权的爵位,自立为王,并随后称帝,国号大西,定都成都。
称帝后的张献忠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一方面发兵将闯军赶出四川,另一方面整顿军纪,拉拢地方乡绅,此时的四川还是比较安定的。但是短暂的安定随着大环境的变化急转直下,一方面,大西政权的横征暴敛搞得地主乡绅怨声载道,另一方面,随着南明小朝廷的逐步建立,很多西川人心系南明,而明朝在四川的残余势力也对地主乡绅百般拉拢,并缕缕反扑大西军。
因此,张献忠希望借助一场对外战争缓解内部矛盾,于是派出麾下干将李定国进攻汉中,却被大顺军挫败,屋漏偏逢连夜雨,川北作战失利,川南的明军再次反扑并与1645年春攻占重庆。
接连的失利导致大西政权更加动摇,统治区内各方势力纷纷起义,很快大西军只能龟缩川西一隅,形势的急转直下也严重挫伤了张献忠的“玻璃心”,他开始变得暴躁,下令剿匪,而这种无差别的剿匪导致了川西地区大规模的屠杀,但是此时张献忠还是有“底线”的,屠刀暂时只落在了“外人”头上。
然而,随这成都地区的乡绅集体出逃,这成了压倒张献忠的最后一根稻草。他自认为,自己不输任何当世豪杰,却被自个而百般拉拢的乡绅背叛。
1645年11月,张献忠借口举行“特科”,下令将各府县生员全部送往成都并全部杀死,随后又下令屠城,连成都的百姓都不放过,还不过瘾,又将屠刀瞄准了大西军官员的家眷,凡是有违反军纪者,皆杀之,此时的大西政权已经风雨飘摇,人心惶惶。
随着清朝入主中原,清军开始发兵入川,张献忠自知不敌,遂焚毁成都,开始流窜,后来就发生了我们很熟悉的江口沉银,而张献忠也在清军的围剿中死于乱军之中。
历史上,很多人习惯将明末四川的惨状全部归结在张献忠身上,其实这并不客观,张献忠的屠杀主要发生在人生的末期,此时大西军的势力范围仅剩川西地区。因此,川西地区的杀戮的始作俑者是张献忠这样归纳才是比较客观的。总结大西政权,可以说是一个疯子带领一群能打的士兵,导致的一场悲剧,如果张献忠晚年不过分杀戮,大西军的军心也不会如此涣散,四川的历史走向也可能有不一样的轨迹
贴主:东海独钓叟于2020_08_11 13:54:14编辑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