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八闽大地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100年前就征服欧洲,武夷旁这座古村,微缩了整个江南

送交者: 都是可怜人间[★★★Mia&Levin★★★] 于 2020-07-11 13:57 已读 347 次  

都是可怜人间的个人频道

+关注





武夷下梅村,这里虽不及江南古镇的名气,却是名扬天下“晋商万里茶路”的起源地。



一条当溪静静穿流而过,白墙黑瓦的明清建筑群染上了岁月的沉香。


古树、茶山,宗祠里陈旧的匾额,传承百年的打铁铺,修缮一新的古码头,江南水乡的青砖黛瓦扑面而来。




白天小孩在溪里摸鱼捉虾,老人在民居前乘凉晒茶,夜晚坐在临河的木栈道上,抬头就是漫天星空。


这里离城市不远,福州市区自驾4小时抵达,穿行在前往古村的路上就等于欣赏了大半个武夷山的秀丽美景。




电视剧《乔家大院》令下梅村被世人所知,茂林修竹,微风习习,青竹栅栏,下梅这座久居深山里的村落,美艳得宛如微缩版的小江南。



从市区乘中巴或公交车前往,约3-5元,包车来回则需60元,20分钟路程即可抵达。


下车后“晋商万里茶路起点”的大石碑格外吸精,当年晋商采茶贩卖到中俄边境恰克图,到欧洲,全长1.3万公里的辉煌从这里起始。





下梅村少有钢筋水泥的恢复,是茶文化交融下原汁原味的明清古建筑,叮咚当溪环绕着每户人家的庭前屋后。


群山之中的老屋虽然残破,但那种历史积淀的味道缺不是高楼大厦都能比拟的。






门口花60元/人(配导游,停车场免费),后步行100余米,入口处重新移址修复的祖师桥是必打卡地。


当年晋商贩茶在这里停歇,祖师桥前络绎不绝的车马骡子,如今成了村民休闲的好去处。





沿着当溪两岸漫步,有南北二街,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风情在这里具现。



邹氏家祠是下梅保存最完好,也是武夷山境内保存最为完善的一座祠堂建筑。不论是建得高高的门当,大厅里的匾额,砖雕的图案,还是铺了几百年不变形的地砖,都炫耀着这个建筑的壕气。





邹氏大夫第和邹氏闺绣楼也有着雕梁画栋的意境,砖雕、石雕、木雕,古名居的三雕景观在下梅各有天地,随处可见。





如果逛累了,到梅村老店-嘻好邑(本地话真好吃)尝尝本地小吃,用各种茶佐料,明码标价好吃不贵,还有wifi哦。


景福号,这家是清代康熙年间下梅茶商邹茂章创办的第一个茶商号,里贩卖着不少好茶,还能看到不少古代贩茶的行囊和制茶的模具。



在下梅村当溪边上,还有一家百年的打铁店,夫妻经营的小作坊,虽然只有10多平方,但确是家传4代的老手艺。一敲一噹的打铁声也成了古街的另类风景。




且行且走,溜到梅溪的古桥上,微风徐徐,闭上双眼,仿佛还能感受到几百年前这里几百艘行船从古渡口,川流而下的盛况。


下梅村适合慢慢地逛,走街串巷里仿佛来到古时候的三坊七巷;登高望远,还可以将村落尽收眼底。





“鸡鸣晨光兴,祥云夹出千灶烟”的下梅民谣里悠然传出当年的繁荣和静谧。


喜欢都是可怜人间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