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老 炮 儿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莫天真,勿糊涂:“运十”造假太多,理应下马》(上篇)

送交者: 太湖清奇[★★★实事求是★★★] 于 2025-04-23 21:09 已读 447 次 2赞  

太湖清奇的个人频道

+关注
《莫天真,勿糊涂:“运十”造假太多,理应下马》(上篇)

近来“运十”项目又被一些人高调翻出,一时间成为“民族骄傲”“航空工业灯塔”,而质疑其合理性的声音反被打上“崇洋媚外”“自轻自贱”的标签。但我们不妨冷静问一句:所谓“运十精神”,到底是技术自立的象征,还是一场被政治与情怀粉饰的技术闹剧?

要讨论“运十”,先得摆明技术账。

一、技术尸体的复刻样本

真正了解“运十”技术出身的人都知道,它不过是美制波音707的套壳复制品,而且不是先进型号,而是美军退役的民用废型——707-320C。甚至在结构上都没有本质创新:整体布局、气动外形、起落架、机翼构型,乃至座舱布局都几乎完全照搬。

发动机方面,“运十”使用的四台JT3D涡扇发动机,全数进口,不仅是上世纪60年代的老型号,而且还存在严重的油耗问题。其推重比、可靠性、维护性全面落后于当时波音公司新一代产品。张仲麟的研究早已指出,运十在发动机、航电系统乃至飞控系统上,基本无一项为国产或自主设计。

说白了,这根本不是一架中国人站起来的飞机,而是一具被美国淘汰的技术尸体的复刻样本。它不是自力更生的“长征”,而是一场“技术填鸭”。

二、航电、飞控全靠“借尸还魂”

所谓“自主研制”的航电系统,实际上大多依赖国外转让与外汇采购。飞控系统更是问题重重,其反应滞后、控制不灵敏的老旧设计与当时民航机安全性指标严重脱节。如此一架依赖外援拼拼凑凑出来的飞机,被包装为“民族希望”,可笑之余,更该警惕。

技术层面的问题还不是最严重的。更致命的,是在明知其技术落后、性能不足、经济性低劣的前提下,依然有人要将其奉为“象征”,继续投入巨额国家资源,甚至还妄图复活。

《莫天真,勿糊涂:“运十”造假太多,理应下马》(下篇)

三、情怀裹挟下的外汇黑洞

“运十”项目在1980年代末期被叫停,背后并非所谓“技术民族主义失败”,而是一次冷静的战略收缩。按照当时的测算,仅维持“运十”的基本运行、维修、外购零部件与仿制技术,就将消耗大量宝贵的外汇资源。

那是一个外汇极其紧张的年代,连普通药品、先进机床都要靠出口创汇来换。而继续为一架连设计思想都源自美军废弃技术的飞机烧钱,毫无战略价值。

中国航空工业真正的起点,不是“运十”,而是歼-8、歼-10这样真正围绕战术目标、围绕国家需求进行系统设计的项目。是敢于正视差距、敢于逐步突破的工程体系,而不是幻想“高起点”搞出个波音壳子就能自我感动。

四、“造假精神”不能代替工业精神

“运十精神”的最大问题,是它将失败包装为荣耀,将落后涂抹成坚持,把一次本应坦然总结的技术教训,变成一种不容质疑的民族神话。

这种精神上的“造假”,比技术层面的落后更可怕。

一如“汉芯一号”,其真正的问题从不是芯片的参数,而是从一开始就未曾建立起符合工业逻辑的研发体系。外壳贴牌,数据造假,最后反倒变成“为国争光”的样板。

同样的,鸿蒙操作系统起初宣称为“完全自主研发”,实则大量依赖于AOSP(Android Open Source Project)框架,甚至初期版本连名称都未曾更改。科技项目最可怕的,从不是一开始的依赖,而是用“自主”去掩盖依赖。

五、真正的航空业崛起,靠的是体系而非情绪

国家的航空崛起,不能靠一场追思会完成。也不能靠一次情怀营销换来。它需要十年如一日的试验数据积累,需要工程师与技工的体系协作,需要一整套供应链优化与教育系统的匹配。

“运十”最大的问题,不是失败,而是不让它失败。每一个失败项目,如果不能在阳光下被彻底解剖、总结、吸取,那等待我们的,就将是新一轮的资源浪费与系统误导。

我们不该遗忘“运十”,但更不该美化“运十”。它可以是纪念碑,但不能是方向盘。

历史必须面对真相,技术不能靠造神。真正的自立,是从拆解幻觉开始的。
喜欢太湖清奇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已标注为太湖清奇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