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渔樵笑谈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不打无准备的仗!

送交者: CatStevens[☆★声望品衔7★☆] 于 2025-04-23 7:07 已读 1514 次 4赞  

CatStevens的个人频道

+关注
原创: 申鹏

咱们是从来不打无准备的仗的,和懂王打过四年交道,对他的政策、习惯、幕僚群体早就研究透了。

所以,我们的对策不会等他上台作妖才开始搞,而是未雨绸缪,把网子张好,等这帮MAGA文盲往里跳。

为了狠狠切懂王和MAGA红脖子的大动脉,我们的反击措施非常早、也非常严谨!

《日经亚洲》表示,中国自今年1月中旬起就冻结了美国大豆和玉米的采购订单,并减少从美国进口农产品,同时增加了从巴西等国的采购,以确保农产品供应稳定。在4月初的一周内,中国与巴西签署了至少240万吨的大豆采购合同。《纽约时报》报道说,中国在过去10年内已向巴西的仓库、铁路、港口和其他基础设施进行了大量投资,这将为巴西大豆运往中国提供更多便利。

巴西总统卢拉访华签署的12个新港口建设协议,加速了我方参与巴西的物流网络改造,将把巴西大豆运输成本再砍18%。近几年,我国对南美基础设施进行了大量投资,巴西大豆今年的出口量将会达到1亿吨以上,大部分会进入中国,加上阿根廷的大豆,完全够我国需求。

再比如联合巴西、阿根廷建立跨境区块链溯源平台,要求大豆供应链中的港口、航运公司、贸易商上传全流程数据,包括种植地GPS坐标、收割时间、运输路径等。也就是说,美国的大豆,是休想通过“转口贸易”的方式进入中国的,我们有着世界上最强的手段和执行力,严格监控农产品流入。

再说一个事实,我们其实并不需要美国大豆,我们的粮食储备量顶的上半个地球的粮食,美国媒体不久前还在发文恐吓全世界——《中国霸占了全世界一半的粮食》。

中国的主粮高度自给,小麦、水稻自给率均超过100%,玉米自给率维持在97%以上。中国的食物消耗量是非常巨大的,我们吃下了全世界52%的蔬菜,吃掉了全世界70%的西瓜,还吃掉了50%以上的猪肉,49.8%的鸡蛋,56%的鱼肉,我们的人均蛋白质消耗量早就超过了美国,我们的蔬菜水果消耗量更是美国的十几倍……人均营养水平也远远超过,所以,我们需要进口大豆为主的饲料去保障我们的养殖业。

我们80%进口大豆用于生产豆粕,支撑全球最大生猪养殖体系‌。美洲的大豆在我们这儿只是牲畜饲料,进口这点大豆,本质上只是为了“生意好做”,既然你不准备做生意了,那就一拍两散,面子里子都别想得到。

踢掉美国这个供应商之后,南美各国就太开心了,巴西阿根廷等国家多年来一直在为中国农产品市场而努力,荒地一直被铲平种大豆,原有的农田也在改种大豆和中国大米,人家早就为了“世界第一市场”而努力了,咱们不太重视的东西,在南美国家看来,那是经济命脉。

2024年中国从巴西进口了7400多万吨大豆。而从美国进口的只有2200万吨大豆。2024年巴西大豆产量是1.6亿吨……全世界生产多少大豆,其实是我们说了算。

实际上,我们未雨绸缪的远不止这些。

首先是产业链的去美国化,确保我们生产的工业品在核心环节上不受美国限制,其次是开拓更多更大的世界市场,寻求美国之外的世界,这个就要上溯到更早的“一带一路”战略了,总而言之,我们的决策层早就研究到了美国和我们彻底决裂的一天,没有特朗普,也有X朗普,所以必须提前布局,让全世界“去美国化”。

这将会对美国的经济造成深远的影响。

首先是农业领域:中国对美大豆进口额从2024年的128亿美元骤降至2025年预估的15亿美元以下,美国农民面临库存积压和价格暴跌的双重打击。

其次科技产业:中方同步实施稀土出口管制(美国80%中重稀土依赖中国加工)和“不可靠实体清单”,限制16家美企技术合作,卡住半导体、军工产业链。他们的飞机、无人机、军舰将会变得更加“难产”。

最后是民生成本飙升:摩根大通测算,美对华加征的关税中92%成本由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承担,iPhone若转嫁成本,售价将从799美元飙升至1142美元…….美国人将渐渐买不起普通的工业品、实物、日用品,这场“关税战”不但不会让美国“制造业”回归,反而会进一步摧毁美国的产业,让更多人陷入贫困和失业。

关税战,看起来是美国发动的,但实际上是我们等着他们发动的。

这是堂堂正正的阳谋!

喜欢CatStevens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