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的4类用药
气虚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类,其中尤以肺、脾气虚为多见,而心肾气虚亦不少。气虚虽有脾气虚与肺气虚等之分。而肺气的来源,又赖于脾胃运化水谷之精华以润养,故补气以补脾为主。脾气旺,则肺气自充。选用合适的补气中成药,就能很好的解决各类气虚导致的病症。
一、脾气虚
症状:饮食减少、食后胃脘不舒、腹胀、消瘦、倦怠乏力、大便溏薄、面色萎黄、水肿、稀痰多。舌淡苔薄、脉弱。
治法:健脾益气。
方药:补中益气丸、人参健脾丸、参苓白术丸等。
(1)补中益气丸:该药为OTC类药物,功用为调补脾胃、升阳益气。适用于脾胃气虚引起的气短懒言、肌肉消瘦、身体倦怠、肌热有汗、头痛怕风、渴喜热饮、食欲不振、小腹坠胀、以及气陷脱肛、子宫脱垂等。另外,对于气虚下陷所致的胃下垂、肾下垂等也有较好效果。一般慢性脾胃虚弱、气短懒言,身体乏力、自汗、动则气短、食欲不振等均可使用。
(2)人参健脾丸为OTC类中成药,具有健脾益气、和胃止泻的功效:可用于脾胃虚弱引起的恶心呕吐、腹痛便溏、不思饮食、体弱倦怠等。
(3)参苓白术丸:为OTC类中成药。功用为补气健脾、调中止泻。适用于脾胃虚弱引起的饮食不振、脘腹胀满、大便溏泻、身体消瘦、四肢无力、精神疲倦等。可用于慢性肠炎者、慢性肾炎尿蛋白日久不消而属脾虚者、小儿消化不良脾虚腹泻者。
还可选用中成药:补益资生丸、黄芪精口服液、北芪五加片、气血康口服液(复方三七口服液)、温胃舒颗粒、益气养血口服液、参杞酒、片、参芪力得康片、人参健脾丸、人参首乌精、复方扶芳滕合剂、康复春口服液、人参补气胶囊、人参北芪片、人参补膏等。
二、肺气虚
症状:呼吸无力、少气不足以息、短气自汗,声音低怯、身倦无力、时寒时热、平素易于感冒、面色苍白、痰液清稀、舌质淡。
治法:补益肺气。
方药 :补肺汤。
补肺汤具有补益肺肾、敛肺肃肺的功效。方中以人参、黄芪益补肺,熟地黄、五味子益肾敛肺,紫菀、桑白皮肃肺止咳。无咳者,可去桑白皮、紫菀。自汗较多者,加牡蛎、麻黄根固表敛汗。若气阴两虚而兼见潮热、盗汗者,加鳖甲、地骨皮秦艽等养阴清热。
还可选用中成药:蛤蚧党参膏、参麦地黄丸、琼玉膏、五加参蛤蚧精、康寿丸、薯蓣丸等。
三、心气虚
症状:心悸、气短(劳则尤甚)、神疲体倦、自汗、舌质淡、脉弱。
治法 :补心气、温心阳。
方药:七福饮、养心汤。
七福饮具有益气补血、养心宁神的功效,适用于气血亏虚、心失所养所致的心悸、气短、自汗、神疲、不寐等。五福饮加酸枣仁、远志而成。方中以人参、白术、炙甘草益气养心,熟地黄、当归滋补阴血,酸枣仁、远志宁心安神。自汗多者,可加黄芪、五味子益气固摄。饮食少思,加砂仁、茯苓开胃健脾。
还可选用中成药:参芪五味子、参芪五味子糖浆、灵芝北芪片、益脑胶囊、参麦颗粒、琥珀安神丸、安神养心丸、参桂养荣丸、参鹿补膏、片、古汉养生精、参鹿安神丸、强身健脑片(脑灵通片)、参鹿片、参鹿三七酒、党参养荣丸、益气养血口服液、益气养元颗粒(冲剂)、人参五味子颗粒等。
四、肾气虚
症状: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小便频数而清、白带清稀、舌质淡、脉弱。
治法 益气补肾。
方药:大补元煎丸。具有益气补肾、生精养血的功效。方中以人参、山药、炙甘草益气固肾,杜仲、山茱萸温补肾气,熟地黄、枸杞子、当归补养精血。神疲乏力甚者,加黄芪益气。尿频较甚及小便失禁者,如菟丝子、五味子、益智仁补肾固摄。脾失健运而兼见大便溏薄者,去熟地黄、当归,加肉豆蔻、补骨脂温补固涩。
还可选用中成药:鹿鞭补酒、参芪首乌补汁、人参鹿茸丸、河车补丸、复方蛤蚧口服液、补肾益寿胶囊、参鹿大补膏、参鹿珍宝片、健脑补肾丸、健身长春膏、抗衰复春片、鹿茸参鞭酒、三宝胶囊、阳春玉液、阳春胶囊、壮腰补肾丸、三鞭参茸固本丸。
提示
上述中成药,均含人参、或黄芪、或党参等补气药材,补气药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这些中成药有些是OTC类药物,有些属于处方药。用药者根据自身病症,在中医师或药师的指导下辩证选用药物,做到合理用药,使用药物精准。在使用上述药物中,湿热者,内火盛者、流感初起、水痘患者、血热者、肝阳上亢等症者应忌用。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要详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注意药物的禁忌症及注意事项,或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含人参的制剂,要注意人参反藜芦,畏五灵脂。饮食上要注意,忌食萝卜、绿豆、螃蟹;忌强碱性食物葡萄、茶叶、葡萄酒、海带芽、海带等。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