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养生保健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身体出现这5个信号,胃病可能变胃癌!

送交者: Smiley1[♀★★★★声望勋衔17★★★★♀] 于 2025-04-20 10:08 已读 902 次 1赞  

Smiley1的个人频道

+关注

时不时胃疼、反酸、胃酸、胃胀……胃部不舒服时,你是不是忍忍就过去了?有些被忽视的疼痛,可能是胃病向胃癌转化的征兆!



01


胃的“危险信号灯”

胃癌前病变主要包括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胃溃疡等,其病理变化主要包括胃黏膜上皮异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特征性改变包括胃黏膜腺体数量减少、腺体结构异常,以及胃黏膜变薄。 


胃息肉是指胃黏膜表面长出的突起状乳头状组织,是胃良性肿瘤的一种,比如胃底腺息肉等。 


胃溃疡是由饮酒、幽门螺杆菌感染、止痛药和激素过度使用等多种原因导致的胃黏膜破损。 


肠上皮化生是指胃黏膜中出现类似小肠或大肠黏膜的上皮细胞,通常属于萎缩性胃炎的继发性变化。 

上皮内瘤变也被称为异型增生或不典型增生,是细胞开始“变坏”的阶段,临床上一般分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相当于轻中度异型增生,有可能发展为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相当于重度异型增生或原位癌,需要尽早治疗。 


有上述疾病的患者可能出现胃部疼痛、食欲下降等症状,有时与胃癌的症状无法准确区分,因此要尽早就医。



02


哪些症状提示可能有胃癌前病变?


胃癌前病变很隐蔽,多无明显体征, 上腹部深压痛可能是需要重点注意的体征。 另外患者可能出现一些不典型的症状:


1.消化不良和胃部不适,如隐隐作痛、反酸等;


2.进食后有饱胀感;


3.轻度恶心;


4.食欲不振;


5.胃部灼热感。


胃癌进展期会出现一些典型症状,如便血、呕吐、非特异性的体重减轻、持续性上腹闷痛、黄疸(巩膜和皮肤变黄)、腹水(腹腔积液)等。



03


胃癌容易盯上哪些人?


年龄在45岁以上(含45岁),且 具有以下任意一条者属于胃癌的高危人群,建议定期筛查: 


1.长期居住于胃癌高发区;


2.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3.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


4.一级亲属有胃癌病史;


5.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高盐、腌制、熏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04


守护胃健康,从预防做起!


改变饮食习惯


改变饮食习惯


1.多吃新鲜蔬果;


2.控制食用盐摄入,少吃腌制食物,每人每天摄入食盐不超过5克;


3.少吃油炸、烧烤、酸菜、烟熏、霉变等食物;


4.限制加工红肉摄入量(如香肠、熏肉等),增加白肉摄入量(鱼、虾等);


5.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


6.吃饭要细嚼慢咽,减轻胃的负担。



养成并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养成并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1.戒烟限酒,保护胃黏膜不受伤害;


2.适当运动,控制体重;


3.保持充足睡眠,让胃有充足的休息时间;


4.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紧张、焦虑;


5.提倡分餐制,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


6.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要及时治疗根除。



定期筛查、早期发现和治疗


定期筛查、早期发现和治疗


推荐上述高危人群进行机会性筛查,筛查方法包括血清学检查、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内镜检查。其中,内镜及其活检是目前诊断胃癌的金标准。及早发现胃部疾病和癌前病变,及早治疗。建议到正规医院进行规范治疗,遵医嘱定期随访复查。


总之,胃癌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从正常胃黏膜细胞、癌前病变到浸润性胃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出现癌前病变,不要过分恐慌,但要足够重视,适当干预,减少或阻止其向胃癌进一步发展。不要让胃癌癌前病变悄悄变成胃癌,才后悔莫及。提前预防、远离胃癌!

喜欢Smiley1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