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两岸要“武统”还是“和统”?
台湾与中国,在历史上相互关系复杂, 且系多层次!因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并贯穿几千年的演变。可以概述如下:1, 古代至清朝之前:a, 台湾的早期在中国历史上,较少被直接记载,主要因为它地处海洋,且当时的中国没有强大的航海力量。b, 根据考古学家发现,台湾最早的原住民,属于南岛语系,他们的祖先可能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从东南亚岛屿迁徙至台湾。c, 明清之前的对台湾的联系,中国的文献中,最早提到台湾的名字大约在汉朝时期。三国时的《吴志·东吴志》有记载,认为台湾是一个岛屿。d, 明朝时期,海上活动频繁。台湾附近的海域成为了中国渔民、商人以及航海家活动的区域,但当时台湾并未被完全纳入中国的统治范围。e. 明清时期,台湾的中国化:(1) 荷兰与西班牙殖民时期(17世纪初):17世纪初, 葡萄牙人首先发现台湾島, 称它为美丽之島(Formosa), 后来荷兰人与西班牙人也来了, 分别在台湾建立了殖民地,尤其是荷兰人于1624年,建立了台南的热兰遮城,成为了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一部分。荷兰人在台湾进行了经济开发与文化交流,这时就有部分汉人移民, 开始迁往台湾。(2) 明朝末期与郑成功:1662年,郑成功(国姓爷)驱逐荷兰人,接管台湾,建立了以郑氏为统治核心的台湾政权。郑成功的政权标志着台湾的第一次有效统治,且郑氏政权具有较强的汉化性质。郑成功去世后,他的后代继续统治台湾,但在1668年遭遇清朝的入侵。2, 清朝的统治:a, 1683年,清朝帝国征服台湾,并将其纳入福建省的一个行政区。清朝的统治使台湾与中国内地的联系日益紧密,特别是在移民、文化、经济方面。大量福建和广东的汉族移民进入台湾,进一步推动了台湾汉化进程。b, 清朝统治时期,台湾成为中国的一个边疆地区,设立了“台湾府”,并在18世纪后期开始进行更深入的开发。清朝对台湾的控制逐渐加强,直到19世纪末。3.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a, 甲午战争后与台湾割让: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朝在《马关条约》中将台湾割让给日本。台湾成为日本的殖民地。日本对台湾进行了长期的殖民统治,实施现代化的改革,这对当时的台湾社会、经济和文化, 有着深远的影响。b, 日本统治下的台湾:在日本的统治下,台湾经历了较为高强度的现代化和工业化进程,尽管台湾人对日本的统治有许多反抗,但日本的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普及以及经济发展, 对台湾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台湾人逐渐形成了较强台湾认同。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1949年:a, 二战后台湾归还给中华民国:二战结束后,台湾按照《开罗宣言》与《波茨坦公告》的安排,于1945年归还给中华民国,成为中华民国的一省。此时,台湾和中国内地的政治联系恢复。b, 内战与分治:1947年,台湾发生了“二二八事件”,这是一场由台湾民众与中华民国政府之间的冲突, 所引发的政治事件,进一步加剧部分台湾人民与中华民国政府, 两者之间的紧张关系。1949年,中国内战帮暂时停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宣告成立。中华民国政府在蒋中正领导下退守台湾,继续存在于台湾岛屿上,仍然是一个具有主权独立政治体制的国家。所以台海两岸, 自1949年分治, 就一直纠结在是要“武统”(武力统一)还是“和统”(和平统一)?两岸的“武统”, 还是“和统”? 这是一个高度敏感且复杂的话题,它涉及到两岸分治后的历史、政治、法律、国际关系等多个层面。在不同立场和语境下,彼此的理解和主张, 当然也会有所不同!1, 现在中国大陆官方的基本立场是:主张国家完整统一,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坚持和平统一、或一国两制!同时必要时, 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主要的这是针对美日外部势力干涉和台湾内部贸然宣告法理“台独”, 而保留采取的必要措施的选项。也就是说:“合统”是优先考虑选项;“武统”是被视为最后迫不得已的手段!“合统”, 即和平统一, 基本设想, 可能采取以下的路径:a, 政治对话与协商:在“一个中国”框架下进行协商;b, 经济融合, 带动政治融合:两岸在经贸、科技、文化等领域的深入合作, 可以带来政治上的和解;c, 民意变化驱动:如果两岸内部人民的生活、思维都倾向统一,则可以推动和平统一进程;但难点在于:大陆实行一党专政的共产主义多年, 人民生活方式与台湾民主自由的生活方式, 彼此有所不同。2, 现在台湾的基本立场是:因为台湾是民主自由社会, 内部的主张:除有“统一”与“台独”的主张外, 其实还有其他的归属主张。主张“统一”的:是希望“对等统一”, 与大陆主张的“整个国家统一”不同!主张“台独”的:是要宣告台湾法理独立, 成立台湾共和国。但台湾的主流民意, 目前普遍倾向于“维持现状”,而非统一;也非台独。同时台湾内部, 对于“一国两制”接受度极低。3, 现在两岸局势, 因有美日势力的积极介入, 因此大陆实行“武统”的可能性升高。“武统”是指中国通过军事, 采取国家统一的非常手段!但如果真的开打, 可能爆发:a, 台独势力正式宣布“台湾独立”;b, 外部势力(如美、日)严重介入,突破底线;c, 统一谈判, 当然立即停止,形势发展, 促使大陆决策改变;但“武统”一旦实现, 两岸所付代价极大:a, 军事冲突, 带来两岸人员大量的伤亡;b, 两岸经济受创, 全球经济震荡, 台积电可能会被炸毁;c, 国际舆论与制裁, 导致中国外交风险升高。4, 现实趋势:a, 两岸经济联系仍在维持,但政治互信已大幅下降;b, 民意层面, 大陆年轻一代, 极盼早点统一;台湾年轻一代, 对统一意愿偏低, 趋向赞同台独;c, 地缘政治紧张,特别是中美关系,更是影响两岸局势走向。我的结论:“武统”还是“合统”,并不是简单的二选一,而是一种动态思维的权衡。中国大陆在战略上仍强调:“和平统一是最理想、最符合民族利益的方式”,但在现实操作中, 也做好了多种必要的准备:譬如, 如果台湾宣布法理台独、或美日势力积极介入, “武统”则是唯一选择!但结果究竟如何?局势如何发展?是“武统”, 还是“合统”?我们小市民, 也只能拭目以待!
贴主:yousong于2025_04_20 5:01:00编辑贴主:yousong于2025_04_20 5:05:33编辑贴主:yousong于2025_04_20 8:08:41编辑贴主:yousong于2025_04_20 8:14:46编辑贴主:yousong于2025_04_20 8:17:08编辑
贴主:yousong于2025_04_20 9:04:42编辑
已标注为yousong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