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赖岂止是小儿
图中这物事不但于老外是化外之物,怕是八零后九零后生在城市里的中国人认识的也不多了。这是莲蓬,初夏荷花开过后生长于荷梗顶端的果实,其中的莲子可以食用,亦可入药,有清心热、健脾胃之效。国人习惯于把传统形状的淋浴头称作"莲蓬头",也是因为其状与一个倒扣的莲蓬相似。在柬埔寨𨗴粒旅游。早晨正在街边喝咖啡呢,却见路上有老妪推了自行车叫卖新采摘的莲蓬,不禁眼前一亮,怀念起这久违了的儿时味道来。我的童年是在湖北度过的,湖北江汉平原一带湖泊众多,因此对莲蓬并不陌生。母亲早上去集市买菜,如果是初夏时节,回来时菜篮里很多时候便有几个莲蓬,而这对那时生活普遍清贫的孩童来说,也就是个很不错的小确幸了。莲子其实没什么味道,如果过于成熟,中间的绿芽(也是一味中药,莲心或莲子心)还味苦,吃时要剔除,但这并不妨碍小伙伴们吃得津津有味,现在回想起来,与其说是在品评莲子的味道,倒不如说是在享受口里有什么东西咀嚼的厌足感,这里或许用得着小时候看什么回忆录时印象很深的一句话:"我们的先辈,奋斗得有多么艰难!"如果一定要说莲蓬有什么味道,可能也只能归于"清香"一类了。而所谓"清香",大抵是东方人并且是成年东方人才可以领略和欣赏的味道,不足与外国人道也,也很难用文字描摹形容,"沁人心脾"、"韵味悠长"之类的只能专凭意会了。这有点像喝茶,茶洋人也喝,但他们大多喜欢喝色泽和味道都浓烈的红茶,还习惯加糖加奶,我还真没见过欣赏以"清香"见长的诸如毛尖、龙井、碧螺春之类绿茶的洋乡巴佬的。话说那卖莲蓬的老妇人卖的是五六个扎成一束,我还正犹豫要不要去买,如果买了,一个成年人吃那么多莲蓬好像到底有些不雅驯;咖啡店的小姑娘却已经冲出去买了两束回来。我好奇地问她价格,她说是两千瑞尔(合0.5美元)一束,然后又很可心地掰了一个给我:"Do you want to try it? "我谢了她,接受了她的好意,几十年后,终于又吃到莲蓬了!辛弃疾《清平乐.村居》有句云:"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且容我今天在异国他乡也发一回少年狂,再亲炙一次这儿时的味道吧!
已标注为沙喉咙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