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博弈論:先關稅 後協議
【名家專欄】川普博弈論:先關稅 後協議 英文大紀元專欄作家黎麗撰文/信宇編譯)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特朗普)在2025年初重返白宮後實施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其中一項引起世人關注的計劃,就是他在4月2日這個被他稱為「解放日」(Liberation Day)的日子裡在白宮正式宣布,對所有進口產品加徵10%的關稅,對中共產品加徵54%的關稅,對越南商品加徵46%的關稅,對歐盟商品加徵20%的關稅,並對其它國家商品加徵一定比例的浮動關稅。
2025年4月8日,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特朗普)在首都華盛頓國家建築博物館舉行的全國共和黨國會委員會(NRCC)「總統晚宴」上發表講話。(Saul Loeb/AFP via Getty Images)
更新 2025-04-13 10:00 AM川普總統被譽為「交易之王」(King of Dealmakers),只要他在談判桌上,從鋼鐵到大豆到戰爭,一切都可以談判。他認為憑美國的經濟實力,或許可以通過談判讓全世界予以配合。中共正在咆哮著進行反擊,然後川普正在加大力度,於4月7日對中共商品再徵收50%的關稅,並將關稅推高至104%,然後是145%。川普總統認為,中共「非常」想談判,但還沒有勇氣打電話。
川普總統不僅提高了關稅,還重新確定了計算方式:用美國對一個國家的貿易逆差除以進口額,然後減半,再加上10%的下限。要知道,此前越南的平均關稅率僅為5.1%。中國在2024年的平均關稅率為3%。然而川普總統的壓榨藝術將對外貿易逆差轉化為籌碼,讓其它國家要麼達成協議,要麼支付關稅。
川普總統的策略:定義博弈
博弈論(Game Theory)為我們指明了方向。想像一下著名的「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兩個博弈者,各自選擇合作或叛變,收益取決於這兩步棋。合作意味著低關稅、不進行傾銷(廉價商品充斥市場)、不操控貨幣貶值(保持匯率公平)等。
如果雙方合作,貿易自由流動,成本降低,經濟繁榮;也就意味著消費者買到廉價商品,企業獲利,就業機會增加。雙方皆大歡喜,這是一個三贏的結果。
如果一方以高關稅、補貼出口和貨幣貶值來違反公平貿易原則,違規的一方則會保護其產業並獲得市場份額。一方可以獲得5%的收益,而另一方則為零。然後,另一方進行報復,雙方都徵收關稅,導致商品價格飆升,貿易萎縮,最後兩敗俱傷。
問題是,如何讓雙方都能抵擋短期利益的誘惑,保持合作的狀態?如果雙方都看到了可信的威脅:如果一方違規的話,將面臨嚴重的後果,那麼雙方都可以選擇相互合作,而不是相互毀滅。
玩家平均匹配的教科書式囚徒困境示意圖。(大紀元製圖) 在圖2,矩陣中的數字代表相對戰略結果,而非字面經濟數字。數字5反映了一國通過違規而另一方合作可能獲得的巨大收益:獲得市場份額、保護國內產業並使對手付出代價。
教科書上的「囚徒困境」示例假定兩個囚徒的權重相等,雙方的收益和損失相等。
川普總統和他的團隊並不認同美國經濟與其它國家經濟具有相同的質量。川普聲稱,他的關稅中只有25%會使美國物價上漲,其餘部分將由外國出口商承擔。他相信,而且他也希望他的對手相信,外國的違規成本要比美國高得多。
圖3說明了川普總統的觀點:美國在貿易爭端中擁有更大的影響力。在川普版本的 「囚徒困境」中,無論是合作還是違規,美國都會損失更少、收益更多。這就是為什麼單靠威脅就能促使加拿大和墨西哥進行重新談判的原因。川普堅信,擔心經濟受損的其它國家也會在美國改變立場之前,糾正他們的方向。
川普規劃的囚徒困境示意圖。(大紀元製圖) 中國在WTO的喧囂:最初的違規者
川普總統目前正扮演著「違規者」的角色,主張美國能渡過難關,而其它國家卻不能。然而,中共是這個困境中的早期違規者,早在2001年,中共就與世界貿易組織(WTO)達成合作協議,關稅從15.3%降至2024年的3.0%。但他們在關稅之外又採取了行動,對進入美國市場的商品進行補貼和傾銷。
2024年1月,美國商務部認定,從中國進口的錫磨機產品(Tin Mill Products)在進入美國市場前享受了中共政府的補貼和傾銷政策,這個調查導致中國被徵收122.5%的反傾銷稅。2001年至2018年期間,僅在初級金屬、機械和金屬製造產品這三個行業,美國就因為對華貿易逆差不斷擴大,失去了37.27萬個工作崗位。
中共的知識產權(IP)盜竊行為已被廣泛記錄在案。據美國國會眾議院國土安全部2024年發布的一份題為「中國威脅簡況」(China Threat Snapshot)的報告估計,中國的知識產權盜竊每年給美國造成3,000億至6,000億美元的損失,即每個美國家庭大約損失4,000至6,000美元。據美國CNBC新聞2019年發布的一項首席財務官調查顯示,每五家公司中就有一家報告稱中國在過去一年中竊取了他們的知識產權,每三家公司中就有一家表示在過去十年中發生過此類事件。與此同時,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the U.S. Office of the Trade Representative)在《2023 年國家貿易估算報告》(2023 National Trade Estimate Report)中詳細說明了中國的數字貿易壁壘如何削弱了美國公司跨境移動數據的能力。
雖然中共官員否認了操縱匯率的指控,但4月8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跌至19個月來的最低水平,為1美元兌7.2038元人民幣,與此同時,雙方貿易緊張局勢也在不斷升級。
中共:公雞還是戰狼?
中共現在怒不可遏,誓要抗爭到底,上週對美國商品實施了34%的報復,本週又實施了84%的報復,並削減了稀土出口。
2024年,中國對美國出口4,398億美元,占中國GDP的2.38%,而美國對中國出口 1,435億美元,僅占美國GDP的0.5%。2024年,中國對俄羅斯的出口增加到2,370 億美元,但這並不能替代美國;美國23萬億美元的消費市場是不可替代的。
中國9.95萬億美元的國內需求與美國相比相形見絀。儘管中共黨魁習近平推出了 1.3萬億元的刺激政策,但占GDP僅54%的內需仍不足以填補空白。此外,人口減少增加了經濟壓力。2022年中國人口減少85萬,2023年減少200萬,2024年減少 140萬。
中美消費與出口對比示意圖。(大紀元製圖) 川普總統正在努力填補這個差距:以消費為動力的美國可以甩開中共的出口,然而中共卻如履薄冰,一旦失去美國市場就會咬得很緊。中共正在迎頭趕上針鋒相對和美國對抗,然而扭轉方向可能才是其唯一的出路。
美國的底氣:邊緣重整的高科技
目前,市場正在經歷著嚴重的衝擊。川普總統宣布加徵關稅後,美國納斯達克(Nasdaq)綜合指數大幅下跌:4月7日,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了5%,4月8日繼續下跌,納斯達克指數又下跌了2.15%,導致整個市場下滑,標準普爾500(the S&P 500)指數四天內下跌了12%,逼近熊市區域。
然而,在川普宣布對許多國家(不包括中國)暫停徵收關稅90天後,標普指數在4月9日大漲9.5%,創2008年以來最大漲幅,納斯達克指數上漲12.2%,創2001年以來最高漲幅。
中國是全球供應鏈的核心,中國製造的產品占美國進口智能手機中的78%、筆記本電腦和平板電腦的79%以及遊戲機的90%。在2024年美國從中國進口的4,390億美元總額中,消費電子產品占了很大一部分。
客觀而言,從中國轉移供應鏈不會一蹴而就。雖然沒有明確的數字可以量化美國供應鏈對中國的總敞口,然而四大國際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總部位於英國倫敦的德勤公司(Deloitte)指出,建設新的生產能力(如新建工廠)通常需要2年半到7年的時間。以蘋果公司(Apple)為例,由於生態系統的深度固化和其它地方的技術短缺,蘋果公司需要5到10年的時間才能將大量iPhone手機生產轉移出中國。
川普總統主動激進的關稅戰略旨在向中共政權施壓,然而直接的市場反應和潛在的供應鏈中斷與2018年的貿易緊張局勢遙相呼應。
歷史的回聲:2018—2019年的關稅戰
川普總統的關稅措施既是經濟層面的,也是心理層面的,是一場高風險小雞遊戲中的敲門磚。截至目前,中美之間還沒有達成停止貿易戰的協議。
中共首先選擇違規。川普總統回擊。中共反擊。川普加倍還擊。我們是在走向川普版本的博弈論(Game Theory),還是雙方背叛的兩敗俱傷?
回顧歷史,我們以前經歷過這樣的局面。2018年,第一個任期的川普總統發起中美貿易戰,對價值5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徵收25%的關稅,矛頭直指與中國產業政策相關的行業。
到2019年,這個數字激增至2,500億美元,並對另外3,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徵收額外關稅,使總額達到約5,500億美元。中國採取報復行動,對美國主要出口商品徵收關稅。對華大豆銷售額驟降75%,從2017年的123億美元降至2018年的31億美元,給美國農民造成重大損失。
當時川普政府採取的應對措施是提供280億美元的援助以抵消損失。與此同時,美國工業也感受到了擠壓:通用汽車公司以市場變化和關稅成本上升為由,宣布計劃在2018年底裁員1.4萬人,並關閉多家工廠。
面對越來越大的壓力,中共於2020年1月簽署了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承諾在兩年內向美國增購2,000億美元產品。而相比之下,今天這一次的賭注可以說更大,中國經濟更加疲軟,美國的科技供應鏈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多樣化。2018—2019年的貿易戰顯示了川普總統的邊緣政策(Brinkmanship)天賦,而這一次,他認為賭注是值得的。(譯註:邊緣政策,是指在冷戰時期用來形容一個近乎要發動戰爭的情況,也就是到達戰爭邊緣,從而說服對方屈服的一種戰略術語。)
川普主義:勝利還是災難?
當前的貿易衝突已超越中美雙邊爭端,升級為全球貿易格局的變化。越南首先尋求改變,急於緩解緊張局勢,計劃增加進口美國商品,並請求將關稅實施時間推遲45天。
截至今天,川普政府公告稱,包括日本、韓國和印度在內的超過75個國家正在排隊等候與川普政府談判。
歐盟的回應是多方面的。歐盟委員會提出了一項「零對零」關稅協議,即取消美國和歐盟之間工業產品關稅的協議。歐盟仍對談判持開放態度,但並沒有停滯不前。4月9日,歐盟成員國預計將批准第一波關稅,對摩托車、家禽、服裝和水果等產品徵收25%的關稅。此外,他們還在探索建立戰略夥伴關係,使貿易關係多樣化,減少對美國進口的依賴。
川普總統的貿易閃電戰看起來正走在正確的軌道上:懲罰貿易赤字行為、迫使進行交易談判、重置全球秩序。至少在某種程度上,這種策略正在奏效。一長串國家爭先恐後地尋求股權分拆、互相讓步或臨時停戰。
無論是教科書版本還是川普版本,博弈論強調的核心就是,在別人違規的情況下仍然保持友好是一手必輸的牌。川普總統的賭注是:用邊緣政策重置談判桌,恢復平衡。這是前總統理查德‧尼克松(Richard Nixon)的「狂人理論」(Madman Theory)與前總統羅納德‧里根(Ronald Reagan)的「我們贏,他們輸」(We Win, They Lose)理論的結合,用的是關稅,而不是坦克。我們相信川普總統是對的。這可能是目前這個時代最大膽的貿易策略調整。
作者簡介:
黎麗(Li Li),特許金融分析師(CFA)、投資業績管理師(CIPM)兼認證金融理財師(CFP®),曾就讀於位於新澤西州的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和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 Diego)的經濟學專業,長期在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擔任策略師和分析師。她目前是總部位於紐約的森林山金融集團(Forest Hill Financial Group)的註冊代表。她的聯繫方式是li.li@fhfg.com。
原文: Tariffs Now, Deals Later: Trump’s Game Play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贴主:Haisen2023于2025_04_13 5:19:20编辑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