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11月:十三个月朝鲜战场供应消耗情况和明年的补给预算
回答: 绝不认输,以绝对劣势战胜绝对优势的志愿军反卡脖子战 由 CatStevens 于 2025-04-10 9:08
中央军委作战部一九五一年十一月十三个月的朝鲜战争证明,后勤保证乃是现代战争中十分重要的工作,必须大力的加强,并把它提高到战略地位才行。这是战争走向计划性、组织性的表现。我军在朝鲜作战中,消耗供应之大是空前的。例如:一、兵员补充:截止今年十一月廿五日,我补充志愿军的兵员(含一部地方武装及老兵)数达六十八万二千八百四十名(第一期补充四十二万二千八百八十名,第二期补充二十五万九千九百六十名)。二、弹药:今年共运入朝步机枪弹四亿三千二百万发,各种炮弹一千二百八十二万发,手榴弹六百八十七万枚,炸药二百零一万斤,爆破筒十六万三千根,地雷十七万一千个。三、粮食:十亿七千二百万斤,副食品一亿八千九百万斤。四、被服:衣服(棉、单、衬衣)、鞋子等,每样均超过二百万套(双)以上。五、汽油:六万零八千七百五十三桶。六、汽车:一万三千一百一十二桶。七、大车:五千五百八十辆。八、手推车:四万三千三百五十九辆。九、火车:经常在朝鲜的机车二百七十七台,占全国总数的百分之十九点七。棚车六千一百四十三辆,占全国总数的百分之五十五点四五。铁路各种车辆合计为九千一百六十三辆,占全国总数的百分之二十点三四。即在上述情况下,我们还是经常发生供不应求的现象,以至影响到作战(三、四、五次战役不能扩张战果,即受粮食、弹药等影响)。其原因:一、为运输困难(敌人破坏不能及时送到,运输中的抢修、抢运是一个极为严重的斗争)。二、物资所需数量太大,及时供应有困难,特别是武器、弹药、汽车、汽油等,多为订货供应,运输都有困难。三、这样庞大复杂的后勤工作无经验,故东西送上之后,未能很好地调剂使用(五次战役后有很大进步)。四、前方要求太大(如步机枪弹截止今年十月共入朝三亿千六百万发,而一年战斗消耗数仅为二千七百万发,超过十一倍,结果前方还是说子弹不够。各种炮弹,截止今年十月共入朝七百九十七万发,而一年战斗消耗仅九十九万六千发,超过八倍,结果前方还是经常来电话说没有炮弹等)。根据今年的经验,明年朝鲜战场的补给问题,军委必须有一个大致的预算。算的基础既不能以一、二、三次战役为基准,也不能以五次战役为基准,而应以敌人秋季攻势为基准,再加上若干机动数及非战斗消耗数。例如:一、人员补充可以十月份的战斗减员数为基谁,即每月二万三千九百六十四人,全年二十八万七千五百六十八人。根据今年情况,非战斗减员数共十三万人,伤病员归队数则为十一万余人,两数相抵只差二万人。在战线稳定,工作加强的情况下是可以解决的。再加上敌人绝不可能每月都发动秋季攻势,故我之战斗减员数也会小于廿八万七千人。为应付意外可按三十万人准备。二、弹约均以今年十月份为基准,再加百分之三十的非战斗消耗与百分之百的机动数计算。如此:步机枪弹全年共需二亿二千六百五十五万发。各种炮弹全年共需一千七百七十七万发。三、粮食可按供给标准增发百分之二十五的消耗数,并争取经常囤积两个月的粮食。四、汽车根据每月需补五百辆的标准计算,全年共计六千辆。假如主席同意此意见,则可由总参谋部会同总后勤部与志后洪学智同志拟定一个预算,并征求志司同意后由军委掌握,不然将经常处于被动。以上所提是否妥当,请批示。参考
^这是中央军委作战部写给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朱德、周恩来、林彪副主席《关于一年来朝鲜战争情况的报告》中的第三部分。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