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手机数码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他们正在用AI,疯狂给互联网“下毒”

送交者: 狂心中[♂★★★★如狂★★★★♂] 于 2025-03-23 7:17 已读 163 次 1赞  

狂心中的个人频道

+关注

先上一张图,这是一组 AI 生成视频的封面,如果你看到这些图片就已经感到不适,再细想一下,这要是你随手下滑,自动播放的短视频呢?



上图的每一张封面,可能都是一条这类视频。10 秒左右,前几秒是平淡无奇地日常,画风突变后,AI 生成出一幅极其诡异的景象,最终停留在让人不寒而栗的一帧。


该视频 Instagram 上观看量达到 3.62 亿,收获 349 万赞


这种传播量意味着它作为爆火内容,会跳出算法随机推送给用户,如果你不小心刷到了,好奇心让你多看了一会儿,而后又过于震惊,以至于没有快速划走,那算法会把你推向 AI 生成视频的深渊。


那里是一个人类利用 AI 生成出的恐怖谷,将给你造成极大的精神污染,毁掉你的上网体验。


01 精神污染的「AI 深渊」


发布这条「蜘蛛长颈鹿人」的短视频博主的主页里,全是类似视频,这也让他在建号 2 个月时间里,收获了 12 万的关注者,和上万美金的平台收入。


想象一下,有成千上万的类似账户每天产出数十条这类视频,再投放到各大短视频平台里。


这类视频都有着「AI 生成,十秒左右,画风突变,精神污染」的共性,这些人只要调教好对 AGI 视频模型的提示词和参数,可能在你被吓到之前,他们就诞生了一条新「作品」。


而这类视频和其他 AI 短视频不同之处在于:在画面上极度诡谲和猎奇。它已经跳出了 AI 和现实擦边的恐怖谷,而是在普通的生活场景里,突然让人畸变,长出异常的肢体,变成不可名状的怪物,


不同于人类导演精心编排的恐怖片,AI 生成的视频是一种「无意的恐怖」,比刻意制造的恐怖更令人不安,因为它没有任何轨迹可以预判


在看这些内容时,它超出了人类的理性认知,我们会不自觉地感到「这个东西不应该存在」。


而这类视频的本质就是触发你深层的不适和惊悚感,瞬间让你大脑短路,甚至不敢点击屏幕把视频划走。



猎奇成人内容也是一大主题|图源:Instagram


在 404 Media 报道这种乱象的文章里,作者 Jason Koebler 把这种用 AI 生成内容,去赌算法推荐的方法比喻成「暴力破解」。


这些视频制作者的目的并不针对个人,而是为了操纵平台算法。利用 AI,他们可以批量生成并投放内容,不断试探流量机制,总有一条能钻进流量的缝隙,一旦某条视频被推爆,更多同类视频就会接连涌入,形成恶性循环。


哪怕平台快速出手,把这类猎奇视频限流。但这些人换一批提示词,又可以开始新一轮「流量赌博」。因为 AI 生产内容太快了,远远快过人类创作和平台的算法变化,无论平台怎么调整,都会面临政策赶不上对策的窘境。


人类创作者需要研究平台算法、策划选题、拍摄制作,耗时耗力耗钱制作出一条优质视频。AI 分秒钟生产数十条垃圾视频,发到平台上不火也没关系,马上再上传几十条。


人类用质量换流量,AI 只需要用数量


就像一位密码学家正在绞尽脑汁研究密码算法时,AI 已经把 00000 到 99999 的 10 万种可能性都试过了,总有一个对的,这就是最简单的「暴力破解」。


与此同时,由于 AI 生成内容的泛滥,让真正由人类创作的内容越来越难以被发现。低质量、假信息占据了用户的信息流,不管是创作生态还是平台内容,都往劣币驱逐良币的方向滑落。


至此,视频制作者获得了流量,每一个刷到视频的用户受到精神污染,整个内容平台被这些猎奇、低质的 AI 生成内容所侵蚀。


只有这些毫无底线利用 AI 的人赢了。然而流量带来的快钱,正在驱使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这个行当。


02 流量和财富密码


Jason Koebler 每天都会收到一个 17 岁的 YouTuber Daniel Bitton 的营销邮件。


点开这名 YouTuber 的主页,他有 11.7 万订阅者,最火的一条视频《我复制粘贴一个 YouTube 频道,让我每个月赚到 10 万美元》有 74 万播放量。这条视频的主旨就是:雇人作内容太贵了,我们决定用 AI 复制爆火视频。



小伙另一个爆火视频是《16 岁的我如何成为百万富翁》|图源:YouTube


于是他随便修改一下爆火科普视频的脚本,再加一些争议性话题比如《亚洲人为什么眼睛小》,配上 AI 制作的惊悚动画,大量投放到各大短视频平台,不火就马上调整选题,加入更多争议要素。


而 Bitton 营销邮件就是卖他这套「成功公式」,他在邮件里写道「花时间制作高质量的 YouTube 视频在经济上没有意义,其他人花 5-6 个小时制作一个『完美』的视频,我们不到半小时就能做出 8-10 条短视频。」或是「YouTube 短视频的算法已经坏了,现在正是用 AI 短视频来利用这个漏洞最佳时机。」


Bitton 的引路人是 Mustafa,去年 Mustafa 就靠同样的玩法赚到百万美金。如今他已经「产业升级」,靠出售 AI 工具和营销服务赚钱,他的付费社区共有 80000 名会员,40 美元/月的会费。这还只是学习 Mustafa 理论的价格,实操工具又是另一个费用。


具体到这条产业链上,他们出售的 AI 工具有 AI 视频文案模版,AI 语音和自动剪辑,TikTok 账号批量管理,他们甚至开发出了绕过 TikTok 版权检测的工具,可以自动抓取 YouTube 片段转制成短视频



任何人都能几分钟内批量生产垃圾短视频|图源:Crayo.ai


以最受社区推崇的 Crayo.ai 为例,该平台号称「一次制作出无限短视频」,提供了各类专门迎合 TikTok 算法的内容模板,比如「无真人出镜内容」、「Reddit 故事改编」以及「科普解说短视频」。


从内容抓取到配音剪辑,再到一次性大量上传,Crayo.ai 可以让 AI 短视频生产流程全自动化,10 秒钟就能做出来一条 1 分钟的短视频,基础套餐只需要 19 美元(约 140 元),每月提供 20 条 AI 短视频。


而 Mustafa 在社区里直言「在 TikTok 上起号最简单和最常见的方法,就是从著名内容创作者和热门长视频里抄内容,重新剪辑后上传。」


03 算法和数据思维的挑战


抄袭其他创作者,猎奇视频恐吓用户,无限投放 AI 制造的垃圾内容……这些乱象难道平台方就坐视不管吗?


TikTok 暂未有明显动作,但 Meta 不仅放任这些内容泛滥,还在助长这一现象。


去年,马克·扎克伯格在投资者会议里就提到「AI 帮助人们创作,能让用户刷短视频的体验更好……我们将增加一个全新的内容类别:AI 制作。」


Meta 甚至调高了用户信息流里 AI 内容的比重,同时把 AI 制作工具卖给广告商,他们推出的 Advantage+ 服务能让广告商一次性生成 50 条广告,再投放到平台里去赌算法推荐



Meta 提供的一站式 AI 创作服务|图源:Meta


扎克伯格秉持着「AI 生成内容是趋势,用户终将会习惯」的立场也不奇怪。根据 Meta 去年的数据显示,AI 内容大量注入平台后,用户在 Facebook 留存时间增加了 8%,Instagram 增加了 6%


对 Meta 来说,只要 AI 能带来更多流量和广告收入,AI 垃圾内容的泛滥就不是问题,反而是内容平台紧随 AI 趋势的进化,如果用户对 AI 生成的内容不满,那是他们跟不上时代,不是平台的问题。平台的首要目标是有源源不断的视频上传带来流量,有流量就有广告商,从而创造营收。


的确如此,文章开头那条视频带来了 3.62 亿的播放量,哪怕评论区有大量用户评论表达了厌恶、反感、不适,但就像互联网的流量定律:负面内容越极端,评论和转发就越多,算法就越爱它


扭曲畸形的婴儿、拟人化的畸变动物、深度伪造的名人影像、披着科普外衣的阴谋论……这些原本只会在特定圈子内流传的猎奇内容,如今被 AI 工具批量复制,投放到大众化的社交平台。



上面爆火视频的某条留言|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就像开头视频下方点赞破千的评论所写:某人的奶奶肯定会觉得这视频是真的


这让未来的社交媒体,可能不再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平台,而是一个赌场,AI 垃圾制造者在赌平台算法,用户在赌下一条视频,不会给自己造成精神污染,平台在赌自己能在流量和内容崩坏之间找到盈利的平衡。


而如果事情走向极端,这可能会导向一个 AI 生成内容主导,人类创作沦为边缘,真假信息难以辨别,用户被垃圾内容「Mindfxxk」的互联网时代。


现在不少平台已经要求创作者,在 AI 生成内容上标明「AI 制造」的标签,但或许人们需要一个更细分、更周详地对于 AI 生成内容的规范,来保护「不明真相」的用户。


至少,对于因为写下稿件,而被这些 AI 噩梦折磨了一周的我来说,就非常需要一个「一键屏蔽 AI 内容」的按钮。而读这篇稿件的你,也同样需要。

喜欢狂心中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