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刚科技观察:综合性大学应该取消专业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文理科的讨论很多,各种声音都有。大家都知道我以前曾经抨击过文科生,那是感于一部分文科生,缺乏社会实践,缺少生活常识,思想沉迷在几十年前,只知崇洋媚外,肆意抄袭,不懂自立和创新。同样也是文科生的我,觉得很有必要批评这些文科生。
然而说了关于文理的讨论,这就是一个比较严谨的问题了,不能用情绪来进行,而是应该进行细致的分析。
这个世界一开始,就不是什么分文理,我们要在这个世界生存发展,需要生活技能,需要各种技术,需要适应环境的能力,也需要星辰大海,需要男欢女爱,需要默默温情,需要丰富的理论,这些知识和能力,从来就不是什么文理分开,而是相互交融的。
大学用文理不同专业,分门别类的对学生进行培养,是人才短缺的情况下,有针对性的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是大学作为精英教育,对已经选择出来的少量的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让他们学习专门的知识。
分专业培养的弊端在今天已经非常清楚了,很多文科生出来,缺少起码的科学常识和知识,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极为浅薄,很多关于世界的理解和判断,缺少技术和经济层面的支撑。说一个简单的经济领域,中国绝大部分学经济专业的学生,并不知道什么是经济。而他们更不理解技术发展对于经济的影响。所有的经济理论基本上以抄为主,以为从国外搬一个理论就可以解决中国的问题。
我们说文科生有问题,理工科就没有问题了?很多理科生的学生,社会认知极为浅薄,头脑简单的难以理解,对于政治、哲学、文化的认识非常的单一。理解能力很差,表达能力很差,无法进行有效的沟通,更难传播自己的见解,有些人找个老婆都不会找。
今天我们的大学教育,早已经从精英教育走向了普惠时代,上大学本科已经不是精英,根本没有必要区分各自的专业,相反我们社会缺少通识教育,缺少文理兼修的人。事实上我们这个社会发展,最需要的就是文理兼修。
一个搞哲学的人,不会熟练使用计算机,理解新的技术,理解人工智能,理解技术产生的变化中的作用,理解各种工具的价值,他怎么能够搞好哲学,他怎么能够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他怎么能够理解人类的起源和人类的未来?
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他必须是一个技术专家,他也应该是个心理学家,他也应该知道成本的控制,懂得经济数据,也要了解市场心理,了解用户行为。
一个搞政治的领导人,既是要有自己的思想,也要有自己的经济理论,更要懂得民俗民情,还要了解未来技术走向,同时会做行为组织,精细化管理也是需要学习的。
所有这些什么是文科,什么是理科?这些都是文科和理科交融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提升的。
一个纯粹的文科生,基本上就是个废柴,一个纯粹的理科生,其实也好不到哪里去。对这个世界真正有价值的人,就是文理兼修的,是多种知识、多种能力交汇在一起的人。
既然现在已经有很多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在细化的专业方向去学习,去做研究。大学本科就不必分什么专业,综合性大学就应该变成文理兼收,文理兼学,毕业以后想在某个专业发展,可以去读硕士、博士。
对很多用人单位而言,也并不需要大学本科生是有专业的,只需要区别智力水平,基本的性格,和知识系统的知识,专业是没有价值的。比如说媒体招记者,记者需要什么专业?没学过新闻就不能当记者了吗?其实绝大部分媒体,什么专业的记者都招。
大部分公务员也是不需要专业的,优秀的公务员,就是需要有综合的知识,有综合的能力,而不是有某个专业的能力。
这个问题其实我并不激进,我并不主张所有的大学都不分专业,只是主张综合性大学部分专业,上完本科以后,硕士、博士也可以分专业。今天大学早已经不是精英教育了,分专业这种精英教育的思维,当然应该调整。我也相信不分专业的大学生,可能会更有竞争力,一个文理精修的人,综合能力更强的人,在社会上发展机会会更好。
说起来我们这个年代的人,是中了徐迟的毒,把科学家描绘成陈景润那样,啥都不会,只会做数学研究,这是一个特定时期,特定的人。社会上大量这样的人,这才是社会的悲剧,并不是健康的社会。
一个社会上,普遍的普通人,是应该什么都会,既有生活技能,也有技术在身,还有小情小调,也会骗姑娘,哄老公。
当然我知道我说这些,没有什么用,教育界不会接受我的,但是这是一种思路,说的人多了,也可能会出现改变。
免责声明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