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多以来中美人工智能竞争态势(三)
第三点是中国的 AI在各行各业的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已经非同一般,这方面我认为已经超越美国。
当地时间12月20日,美国《华盛顿邮报》发表了对前谷歌CEO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的专访视频。他说中美两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在进行史诗般的斗争,印象最深的还是他说了以下两句话:
“中国能够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现实世界中,这是我们只能梦想的事情。”
“我认为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即使我们赢得了比赛的第一部分,中国最终也会赢得比赛,因为他们能够在批量生产中更快地应用这种技术。”
施密特在中国其实算比较有名了,就在一年多以前的2023年10月,他还很自信地说中国的人工智能落后美国,但一年多后已经开始担忧中国会最终赢得比赛了,理由是中国能把AI用起来。
人工智能在中国最让我们熟知的应用就是智能手机以及自动驾驶,现在没有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功能的汽车,在中国市场已经卖不出去了,而智能化程度高,自动驾驶功能强大的汽车,比如问界M9则在2024年大定20万辆,占了中国市场售价50万人民币以上汽车销量的一半,历史上第一次在该领域超过了国外品牌。
1月8日,中国科协、清华大学和环球时报社联合发布了2024年“新质生产力产业实践示范案例”50强榜单。
我看了下这些案例,发现AI在国内各行各业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几乎各行业的头部企业都已经进行了实质性的 AI应用,我这里从这些案例里面举几个例子:
1)物流行业
顺丰的丰语大模型,这是专为物流行业设计的AI语言模型,摘要准确率超95%,已在20多个业务场景中应用。快递小哥要是有专业问题可以用手机问丰语,比如某个物品能不能寄某个国家,答案就会立刻出现,这显著提升物流服务效率和质量,而且能让新员工的工作效率接近老员工,减少出错概率,更快学习成长。再比如自动填单功能,用户在输入的时候,丰语大模型会自动猜测想填的内容,直接点一下就自动填好了,无需各种文字输入。
2)互联网行业
腾讯音乐打造MuseLight大模型推理加速引擎,能为用户个性化推荐音乐,根据歌曲的内容自动生成合适的歌单封面,还能为创作者作曲提供各种推荐和灵感,并快速地创建乐谱,大大提升创作效率;另外还可以进行音乐版权检查,版权纠纷显著下降。
3)制造行业
安徽海螺水泥集团也将大模型应用到了生产流程。水泥熟料是一种半成品,主要用于制造水泥。它是由石灰石、粘土和铁质原料按适当比例混合后,经过高温煅烧部分熔融并快速冷却而得到的产物。国家规定要求水泥熟料3天和28天后的强度要达标,才能用于生产水泥,很显然如果放置这么多天后才发现强度有问题,那就影响了生产。而通过大模型则可以进行3天和28天强度的预测,可以在早期就发现问题。值得一提的是,海螺的大模型开发依托的就是华为云盘古大模型。
中国应用了 AI的行业远不只是以上。上海宝武钢铁热轧生产线每次调整生产钢板的种类和尺寸,都需要工程师重新调整7道精轧机组的300多个参数,需要耗费约5天的时间。他们使用了华为云盘古大模型后,能够对最优参数进行预测,显著降低热轧生产线调优时间,并提高预测精度和钢板成材率。盘古大模型在宝钢1880热轧生产线上线后,预测精度提高5%以上,钢板成材率提升0.5%,预计每年可以多产钢板2万余吨,年收益达9000余万元。
中国的动车也大量使用了AI技术。全国每天需要检测的动车大概有3.2万节车厢,过去需要大量的巡检工人在凌晨时段去完成,耗时耗力。如今结合盘古大模型和巡检机器人,可精准识别一列动车的3.2万个项点(检查点),覆盖8大类、350多种复杂故障,极大提高了高铁运营效率,降低了成本,也减少人工在凌晨时段去巡检的艰辛作业。
能源行业的山东能源,电力行业的南方电网、国家电网等等,都已经在应用AI,像国家电网的输电线路竟然长达两百多万公里,他们已经购买了至少几万架无人机做巡检,它们通过AI视觉就可直接判断有无问题。
贴主:峻声于2025_01_22 8:53:34编辑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