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在西方职场坑过我的中式“好学生思维”
那些在西方职场坑过我的中式“好学生思维”
Original Diane666Diane的只言片语进入西方职场后,发现很多保留下来的东亚经典好学生思维不仅不能让你升职加薪,而且真的很坑人会让你身心俱疲,我下面总结了坑过我和很多人的几种“好学生思维”,希望大家引以为鉴。
1️⃣过度负责任
我发现东亚人因为从小缺乏享乐教育,而造成了长大后很容易在职场中过度负责。过度负责就是很容易为了一个好的结果而去承担那些本不属于你的责任,结果造成你的活越来越多不堪重负。常见的是一项工作需要其他部门人的input,但他们就是拖拉不给你做,但其实你也能做,但这时候你到底要不要自己做呢?相信我,自己做看似是短期内最快的解决办法,但实际上设立了一个非常不好的先例,之后别人就会期待/依赖你来做,workload的逐渐累积就是这么来的。过度负责其实本质上还是不知道怎么设立好自己的边界。
过度负责的另一个表现是过于靠谱,靠谱本来是好事,但过于靠谱的性价比非常低。我刚进入职场时就过度靠谱,即使下班了脑子里还在想着这个任务做的怎么样/会不会出什么差错,导致身心俱疲。适度靠谱就可以了,没必要牺牲自己任何的个人生活。而现在的我跟那些白人们一样,上班磨洋工下班关上电脑再也不想一秒钟工作。
其实在西方职场,你真的要学会自己照顾好你自己,无论是身体心灵还是个人利益,因为过度工作并不一定会被appreciate,也不一定会被老板看在眼里。还是那句话,work smarter, not harder。
2️⃣完美主义
这一条是听很多朋友说过的,虽然我自己并没这个习惯。东亚好学生的另一个典型思维模式就是完美主义,就是总想把事情做的滴水不漏做到极致,结果发现自己工作上80%的时间都用来雕琢那最后的10%为了达到100分。但工作不是答考卷,工作质量带来的收益在达到一定水平后也是边际效益递减的。每项任务做个还可以70分但在同一时间内做了很多项任务,是比只做了两三个任务但每个都是90分质量要更明智的。
工作本就是质与量要达到一个平衡,要学会抓大放小,有些浪费时间还不重要的细节就赶紧过,毕竟不是搞学术研究写论文。Done is better than perfect.
3️⃣做特别多事,等待着被看见
很可惜,职场并不是考试,你只管答题就可以了,分数自动出。职场上的“分数”都是需要你自己去争取的,可能六分靠做,四分靠说(当然取决于不同行业)做了不代表就能有人看见,也不代表功劳就是你的,很容易一不注意就被人抢功了。
另外,做事的时候一定要挑能对自己能力有提升的活儿。做再多没意义很简单的活还是不能让你变得不可替代,所以在职场上你应该有这种思想:我是来提升我自己的价值让我变的更有竞争力的,而不是来替公司产出的。当你的能力变得不可或缺了,即使你工作量不大,公司还是离不开你。这就跟在dating中提升自己魅力而不是取悦他人的道理是一样的。只不过在职场中确实很难,因为能争取到有价值的活儿的前提还是会建立关系和营销自己。
4️⃣共情能力过强
这点虽然不是典型“好学生思维”但确实也坑过我,说白了就是还是太有道德了。我当时请burnout假发邮件交接工作时,我内心居然还闪过一丝这个念头,天别人要做我我做一半的工作,肯定觉得特别讨厌。因为我平时就特别讨厌接手别人碰过但没做完的工作,涉及到不同思路的调整等等。赶紧打住了这个想法,it is not my problem anymore. 真的共情能力不需要太多运用在职场中,特别是对不值得的人。看似你 “损害”了他们的利益,但其实都是他们责任之内的事情,共情别人的时候想想他们能不能共情你。
还是多跟白人学习:工作生活分的特别清、很少为工作内耗、自己不爽/心情不好了工作就可以不做、你休息几天天不会塌、always advocate for yourself.
希望这篇能为你从学生到职场思维的转变、东方职场到西方职场的转变提供一些帮助。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