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中华精品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中华禅宗的智慧:穷理尽性之学

送交者: 慧可道一[☆品衔R4☆] 于 2024-12-22 8:51 已读 3331 次 11赞  

慧可道一的个人频道

+关注
禅是穷理尽性之学,其深刻揭示了禅宗思想的本质。禅宗追求的是对宇宙万物本源的直接体悟,超越了传统哲学和现代科学的局限。

穷理尽性是源自《易经》的深邃哲学思想,强调全面深入地认识事物的本质。这一概念涵盖了对理、性、命三个层次的探究:理为事物运行的规律,性为事物的固有属性,命则是最根本的天道。穷理尽性不仅指完全把握事物的本质,还包含了逐渐深化到内里的过程。这一思想后来成为宋明理学的核心,影响深远。

禅宗作为中国佛教的重要流派,其思想与穷理尽性有着密切的联系。禅宗强调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与穷理尽性的追求不谋而合。

达摩大师提出的“理入”与“行入”开创了以“理”为入道之门的先河。理入强调通过对佛法义理的深入理解来证悟真理,而行入则强调通过实践修行来体验真理。

沩山灵祐禅师 (771年-853年) 是唐代著名高僧,他提倡的“实际理地”概念强调在日常生活中体悟真理,与穷理尽性的精神相通。他主张“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万行门中,不舍一法”,沩山禅师认为应当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对真理的理解,而非逃避尘世。这种思想鼓励人们在平凡事物中见道,深入理解事物本质,并将这种理解贯穿于一切行为之中。

禅宗的教法超越传统哲学和科学的研究方法

禅学以其独特的方法和视角,超越了传统哲学的思辨和科学的实证主义,追求对宇宙万物本源的直接体悟。这种超越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超越二元对立和直指本源。

在超越二元对立方面,禅学试图打破传统哲学中常见的心物二元、理气二元等思维模式。禅宗主张“非道即道、佛即非佛”,“平常心是道”,“即心即佛”等观点,追求消解各种对立和分别,回归到一切概念之前的本来面目。这种思维方式打破了凡俗与神圣、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界限,呈现出一种圆融无碍的境界。

在直指本源方面,禅宗不满足于对现象世界的表面描述和解释,而是直接追问“一切理、一切事的源头是什么?”这种追问超越了传统哲学和科学的范畴,直指本体,追求对源头的直接见证。

禅宗强调“见性成佛”,主张通过顿悟而非渐修来达到觉悟。例如,禅宗大师们常用独特的方法启发弟子,其中以“棒喝”最为著名。

德山宣鉴禅师(782年—865年)以“德山棒”闻名,每次进入禅堂必携棒子,常言“道得也三十棒,道不得也三十棒”,意在打破学人对语言的执着。他的棒法有四种: 明头来明头打,暗头来暗头打,四面八方来旋风打,虚空来连架打。

临济义玄禅师(约780年—866年)则以“临济喝”著称,发展出“四喝”法: 如金刚王宝剑、如踞地金毛狮子、如探竿影草,以及不作一喝用。这四种喝法分别用于斩除情解、破除小见、勘验行者,和超越前三喝的向上一喝。

马祖道一禅师(709年—788年)的喝法更是威力无穷,据说曾使怀海禅师“三日耳不闻、目不见”。这些方法就是为了直指本心,助学人顿悟自性。

西方科学方法强调通过向外观察和实验验证来探索真理。这种方法认为真理并非绝对,而是一个渐进接近的过程。尽管科学方法客观可验证,但它受限于人类的认知能力。此外,人类和地球的有限性与宇宙的无限性之间存在着本质的矛盾。这种矛盾使得以有限的寿命和认知能力去追求无限宇宙的真理成为一个巨大的挑战,甚至可能被视为人类认知的一个根本困境。


(图解:放眼宇宙,不要说地球,就连跨度可达10万光年的银河系都是微小的存在。银河系只是室女座超星系团中的一个星系,这个超星系团跨度可达1.1亿光年,其体积是银河系的1000亿倍。为了探索更广阔的宇宙,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发射了旅行者号,然而当旅行者号在太空中飞行了40多年后,科学家惊奇的发现,太阳系可能是困住人类的囚笼。)

与西方科学向外观察的方法相反,禅宗方法注重向内观照,认为一切外境是心的反映。它追求直接体悟本心,超越概念和语言的局限。与渐进积累知识不同,禅宗强调顿悟,即瞬间觉悟的体验。这种方法主张通过探索心的根源,直接把握生成外境的心,从而在有限中体悟无限,在相对中把握绝对。禅宗认为,通过这种内在的探索,可以超越外在世界的局限性,直接触及真理的本质。

禅学的这种超越性,与西方科学的实证方法形成鲜明对比。它体现了东方智慧对终极真理的独特探索方式,为人类认识世界和自身提供了一条与西方传统不同的路径。这两种方法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或许可以相互补充,共同推进人类对宇宙和自身的理解。

禅宗的多元化实践方法

坐禅作为核心修行,通过静心观照,平息杂念,直观本性。公案参究是独特的智慧训练,深入思考禅宗公案,打破常规思维,开启智慧之门。

禅宗还强调将修行融入日常生活,时刻保持觉知,在平凡中体悟万物本质。这三种方法相辅相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修行体系,引导修行者从静中观照到动中体悟,最终达到穷理尽性的境界。

禅学与其他学说的关系

禅宗虽然强调直指本心、不立文字,但并未完全排斥其他学说,而是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儒家和道家的思想,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化佛教。

禅宗与儒学的融合尤为显著,特别是在宋代以后。一些理学家提出“内儒外佛”的主张,试图调和儒佛思想,将儒家的伦理与禅宗的心性修养结合起来。这种融合不仅丰富了禅宗的思想内涵,也使其更加适应中国文化的土壤。

同时,禅宗还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其“无为”“自然”等理念与道家不谋而合。禅宗在表达方式上常借用道家的语言和方法,如强调顺应自然、超越人为造作,使其更贴近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这种与儒、道两家的互动,使禅宗在中国哲学史上呈现出兼容并蓄、圆融无碍的独特风貌。

习禅的现实意义

习禅的目的是为了追求真正的独立、自由和平等。独立指的是心灵的独立,超越相对概念,达到解脱的境界。自由意味着内心不受外界影响,如《证道歌》所说:“假使铁轮顶上旋,定慧圆明终不失”。平等则是消除内心的对立和矛盾,如六祖所言:“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参禅。”

通过习禅,人们可以获得心灵的宁静和安祥,断除烦恼,实现生命的解脱和自在。习禅的关键在于正确的发心,如六祖惠能“惟求作佛,不求余物”的精神。总之,学禅的目的在帮助人们摆脱执着,面对真实的自我,获得人生的真正解脱、独立、自由和潇洒。

达摩祖师传(电影配乐)~寻找

贴主:慧可道一于2024_12_22 17:49:09编辑
贴主:慧可道一于2024_12_22 21:19:47编辑
喜欢慧可道一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已标注为慧可道一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请问,这篇文章是您写的? (无内容) - 吉祥福禄喜 (0 bytes) 12/24/24
您的这篇文章写得太好了,谢谢。 (无内容) - 吉祥福禄喜 (0 bytes) 12/24/24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