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老 炮 儿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浅淡三国高校的师生关系(二), 德国篇

送交者: 万湖小舟[♂☆★★声望品衔11★★☆♂] 于 2024-12-17 20:16 已读 1532 次 7赞  

万湖小舟的个人频道

+关注
浅淡三国高校的师生关系(二), 德国篇

文/万湖小舟

到德国高校做博士和工作时,发现德国人是讲“师道尊严”的。我们汉语中有“您”和“你”之称。对长辈或礼貌用语上称对方 “您”。英语中没有“您”和你的区别,统称“you”。但德语中有非常严格的规矩来称呼“您”(Sie)和“你”(Du)。乱用会显得非常的无礼。

和我们中国人不同的是,德国人对家庭成员,包括父母,祖父母用“Du”(你)称,表示亲近。对不熟悉的人,上级,教授等一律用“Sie”(您)称。表示尊重。所以听德国人之间的相互称谓,就大致知道他们之间的熟悉程度。 

上级对下级,教授对学生也一律用“Sie”称,表示礼貌,也维持着上级和教授的尊严,并与对方保持一定的距离。

如果对老板,对教授用"Du"称是非常无礼的。

同级别的陌生人熟悉后,在用"Du"(你)称前,也一般征求对方的意见,是否可以用"Du"称。例如"Übrigens, können wir Du sagen?" (顺便问一下,我们可以用"你"称吗?)。 

在大学里德国教授有很大的权威。不像北美的教授,就是一个教书搞科研的人员。德国教授是一种官职,一般是研究所的所长,有人事权和财务权。这和德国教授的选拔有关。

简单地叙述一下我知道的德国高校和北美高校的不同。

德国大学对中国学生的学历认可比较低。很多中国大学毕业的学生要重新从一年级开始念起。如果自费很难坚持度过德国大学6-7年的大学学习阶段。所以当时德国大学里的中国留学生大多数都是以学生的签证来到德国打工。很少有自费读书的。这和现在很多印度学生以学生签证来加国或美国做工一样。"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好在我当时是做博士,由德国研究所给我提供了几年奖学金和几年的全职研究工程师职位,才能度过八年的德国留学生涯。

当我来到加国后看见很多中国留学生都在认真地读书,而且北美高校对中国的学历认可度高。当时IT行业很热,我看见很多学英语,或经济类专业毕业的中国留学生也去学IT专业。加国大学只要求他们念两年专业,就能毕业,全部认可中国大学的基础教育。这让我很感动。我个人认为到北美的大学留学,在时间上和成功率上比去德国大学划算。

在北美的大学,学生经过博士后,一般就可以申请助理教授。得到faculty (教员)的职位。德国的工学博士是没有博士后的。这和德国大学教育的实验环节多和长有关。德国大学六年或七年中有一年多甚至两年的时间要做实习和做跟毕业论文有关的课题(Studienarbeit和Diplomarbeit)。正规的德国大学没有学士和硕士学位(Bachelor and Master), 这些学位是英美的教育体系授予的学位。德国大学6-7年,工科院校的学生毕业后授予Dipl.-Ing. (TU) 学位(技术大学, 学位工程师)。学生在德国4年制的专业高等学院(FachhochSchule) 毕业后被授予Dipl.-Ing. (FH)学位 (技术学院, 学位工程师)。这相当于英美大学的本科学位。德国人自认为德国大学6-7年教育毕业后取得的Dipl.-Ing. 学位比英美的Master学位高。90年代初我在德国期间,知道英美教育体系(中国也属于英美教育体系)毕业的硕士生要在德国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尤其是工学博士),很多德国大学要求她/他们要通过博士资格考试(2-3门课程考试),和做一个和德国大学毕业生毕业论文(Diplomarbeit)相当的工业界课题,并用德语写出论文。还要求所有的考试至少要达到2.0分。德国高校1.0分最高,4.7分及格。2.0分相当于英美大学的80分。

当时面对我所在的德国大学对中国硕士生的博士资格考试要求,我一度想放弃在德国做博士。我认为我早过了考试的年龄,是正搞科研工作的年龄,在国内时科研工作正做得热火朝天,获得过部级和省级科研成果奖,现在要花这么多的精力去准备考试,觉得是浪费时间。好在一位留德的同学给我说,考试你怕什么,这么多年你都考试考过来了,关键是有没有奖学金。他的这一席话,让我坚定了信心。经过准备,两门课考试结果,一门流体动力学1.0 ,另一门控制系统2.0,,另外要求做的德国特许工程师的课题,研制的激光测量仪器和论文也获得1.0分。当系主任通知我,我通过了博士资格所有考核,可以在他们系里正式做博士时,我心里感谢中国我的母校和老师们给予了我们扎实的基础教育和科研训练。

做博士时,研究所不再把博士生作为学生,而是作为研究所的工作人员,一般发全职工资。既然是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就要承担研究所的科研课题。而这些科研课题不完全和博士生论文直接相关。首先是完成工作。一般要完成三到四个工业界的课题,才可以从科研工作中选取一些有学术价值的题材写论文。这导致德国工学博士很长,一般需要六到八年所以德国工学博士毕业以后,也就没有专门的博士后的环节。

做完博士想在德国高校做教授,必须去工业界做出成绩。德国教授在工业界选拔。一般都是在工业界有声望,做出过贡献,是工业界的领袖人物才能成为教授。一个几十人到二百人的研究所往往就一个或两个教授。他们是研究所的所长,是官员。所以在这样的教授面前是不能和他称兄道弟,用"Du"称的。同时这样的选拔制度,很少有外国人能在德国大学担任教授职务。

这就在教授和学生面前筑起了"师道尊严"的规矩。我在德国高校很少看到学生对教授发表不同意见。一般是教授吩咐,学生照办。

我们研究所有个传统,当博士生正式到学校答辩前,要组织一次所里的预答辩。教授邀请各个研究室的室主任,在读博士生和各科室的研究人员参加。

我在预答辩完后,由教授总结,提些对论文的修改意见。我还记得当他提到我的论文有一处需要修改时,我感觉他漏掉了我论文中的一段叙述,这段叙述刚好回答了他的意见。所以我想告诉他在论文的什么地方我叙述过这个问题,我的话还没有说完,教授脸上就不高兴了。我旁边一位德国女同事,悄悄碰了一下我的手臂,好意的小声对我说,"Einfach Ja sagen"("就说照办")。可见德国教授的权威是不容质疑的。

当然教授也是很认可我做的工作,对博士生也是很负责任的。在他的休假期间,去湖边他的游船上休息的时候,往往就是他在船上认真审阅博士生论文的时候。最后我的论文在学校答辩时以最高分1.0分通过。还由研究所推荐给德国工程师协会评选优秀论文。这跟教授对博士生认真负责有很大关系。所以德国高校,教授在学生面前有威严,但同时教授对学生也很认真负责,乐于帮助学生。

(待续)

相关阅读:
浅淡三国高校的师生关系(一), 中国篇
https://web.6parkbbs.com/index.php?app=forum&act=view&bbsid=2156&tid=5024994


贴主:万湖小舟于2024_12_18 6:31:06编辑

贴主:万湖小舟于2024_12_18 15:16:16编辑
贴主:万湖小舟于2024_12_18 15:23:53编辑
喜欢万湖小舟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已标注为万湖小舟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多谢太湖兄鼓励。问好。 (无内容) - 万湖小舟 (0 bytes) 12/18/24
长见识了。 (无内容) - 我不是小兔兔 (0 bytes) 12/18/24
(^-^) 熠熠童心 给 万湖小舟 赠送一只金笔! - 熠熠童心 (128 bytes) 12/18/24
(^-^) 万湖小舟 给 黄小兔 温好一坛黄酒! - 万湖小舟 (127 bytes) 12/18/24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