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特约评论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什么才是杜鲁门与麦克阿瑟的根本冲突?

送交者: 刀锋[♂☆★★★仁党政治委员★★★☆♂] 于 2024-12-11 11:02 已读 643 次  

刀锋的个人频道

+关注

麦克阿瑟被杜鲁门解职,而杜鲁门也因此第二年放弃了中期选举,那么杜鲁门和麦克阿瑟的矛盾何至于此?


麦克阿瑟算是大家最熟悉的美国五星上将了,其最出风头的莫过于在太平洋战场打败了日本,甚至占领了日本本土,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但在二战之后,麦克阿瑟并没有把自己的焦点放在区区日本数岛,而是一心想着如何打败世界上另一个超级大国——苏联。



在朝鲜战争爆发之后,麦克阿瑟毋庸置疑意识到这是和苏联宣战的最好时机。二战刚刚结束,苏联百废待兴,虽然苏联经过了数年的休养生息已有相当的成效,但是比起下半场才入场的美国,处境要凄凉得多。


于是在战争之初,麦克阿瑟抱着摧枯拉朽的信心踏上了仁川的土地,他决心要将战火引到中国,直至烧到莫斯科去。所以在美军攻势受挫的同时,麦克阿瑟声明要对中国进行核武器打击。因为他认为只要对中国的各大工业重镇进行核打击,新中国就会军事瓦解,再通过台湾的蒋介石掌控中国,以中国为桥头堡进攻苏联。


可是麦克阿瑟万万没想到的是,就在他发出声明后的第5天,也就是1951年4月10日,正在日本宴请宾客的麦克阿瑟被妻子告知自己被解职了。


我们不难想象麦克阿瑟内心的震惊。作为美军远东司令部总司令,二战之后声望到达了顶点,当时美国人都认为“只要麦克阿瑟参选,必然就可以接替罗斯福成为美国总统”。但是桀骜的麦克阿瑟却并不在意,表示不会参加选举,而是一心在日本当上了太上皇。


麦克阿瑟永远也想不到,曾经被自己视如敝履的美国总统结束了自己的政治生涯,这让一向眼高于顶的麦克阿瑟心痛不已。


对于当时的美国总统杜鲁门而言,这也是一个难下的决心。没有人比他更了解麦克阿瑟的影响力,在他上台之前都需要特地去日本见麦克阿瑟一面,以博得麦克阿瑟的支持。


而与麦克阿瑟决裂,意味着杜鲁门自己的政治生涯也走到了尽头,美国第一英雄的陪葬者只能是这位签署文件的总统。第二年,杜鲁门鉴于参选必败,所以劝艾森豪威尔参选,而自己永久退出了政坛。


那么,既然是两败俱伤的局面,杜鲁门为什么一定要解除麦克阿瑟的职务呢?

杜鲁门与麦克阿瑟虽有一些冲突,但是麦克阿瑟当时已经交出了朝鲜战场的指挥权,回到日本当自己的太上皇,而接过指挥权的李奇微又恰好十分听话,不似麦克阿瑟那般桀骜不驯。


两人的最大冲突点已经没了,至于麦克阿瑟的声明,难道杜鲁门没想过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难道没想过帮助蒋介石反攻?明显这只是噱头,下面就由梅子雨带您看看这对“君臣”的纠葛情长。



什么才是麦克阿瑟和杜鲁门的最大矛盾?


在麦克阿瑟离开朝鲜战场那一刻,可以说,无论麦克阿瑟说什么样的话,都是徒劳。也许很多人会认为麦克阿瑟位高权重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但是这是中国的规矩,在美国是没这样的传统的,例如当前的美国总统特朗普。


那么只能说明麦克阿瑟与杜鲁门的矛盾发生在朝鲜战争之前,在朝鲜战争之前麦克阿瑟的确与杜鲁门发生了一点不愉快。


其一是,麦克阿瑟不经杜鲁门统一私自拜访了台湾,并和蒋介石达成协议,只要朝鲜战争打起来,国民党就将出动50万大军支援“友邦”。而麦克阿瑟也许诺帮助蒋介石反攻大陆,这本来也是他的未来图景之一。可是当麦克阿瑟回到日本,他只向华盛顿提交了一份毫无实质的报告,却对与蒋介石的交易闭口不谈,把杜鲁门气得够呛。


其二是,当杜鲁门当上美国总统之后,想要见一见这位二战英雄,但却被麦克阿瑟要求坐飞机去太平洋上的一个名叫威克的小岛上会晤。当时,杜鲁门为了挽回面子,刻意要求专机在威克岛上空盘旋了好几圈才落下,故意营造麦克阿瑟在岛上等候的场面。而当杜鲁门下了飞机,麦克阿瑟迎上来与他拥抱,按照规矩,麦克阿瑟是需要给杜鲁门敬礼的,但他没有,以至于当时美国的报纸直接认为这是“两位元首的会晤”。



这至少犯了杜鲁门两个忌讳。


一是杜鲁门在蒋介石后期冻结了援助国民政府的资金,在杜鲁门眼中,蒋介石的国民政府已经烂透了,无论援助多少钱都是徒劳,对于美国而言,重要的不是蒋介石而是台湾,杜鲁门甚至计划找一个新的代言人取代蒋介石。而麦克阿瑟不经杜鲁门同意,私自联系蒋介石,甚至谈拢了蒋介石出兵朝鲜的交易,这既是对杜鲁门政府的背叛,更何况蒋介石去了南朝鲜,共产党就不会来吗?如果蒋介石有用,又怎么会被赶到小小一个海岛上去?


二是罗斯福去世得很突然,作为副总统的杜鲁门自然上位,但却没有经过选举。就如同中国古代篡位的皇帝一样,对自己不正式的出身很敏感,这也是为什么杜鲁门一定要私人飞机威克岛上盘旋,所以当麦克阿瑟不对他敬礼,而后各种报纸更是称之为“两个元首的会晤”,一边是美国英雄,一边是美国总统,人们选择了英雄,他们更赞赏麦克阿瑟的不羁。


杜鲁门当时狠狠诅咒了一句广为流传的话:“麦克阿瑟怎么就没在二战中当烈士呢?”



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杜鲁门是珍惜美国总统之位的,至少他在此之前并没有与麦克阿瑟翻脸的觉悟,那么是什么促使杜鲁门解职麦克阿瑟,不久之后又永久退出政坛的呢?


那么我们就要理一理这个漩涡中的几个人的关系,杜鲁门是当任民主党美国总统,麦克阿瑟是共和党远东司令部总司令,艾森豪威尔是共和党欧洲盟军总司令以及下一任美国总统,李奇微是无党派人士。


所以为什么民主党杜鲁门卸任却推荐了共和党的艾森豪威尔呢?


美国无数的政治漩涡的中心都是党争,而这一次也不例外,作为海外最大的两个军事长官竟然都是亲近共和党的人士(当时不是),这明显不符合民主党的利益。而在罗斯福之后,民主党获得了空前的支持,如果没有民主党让步,共和党很可能往后都出不了总统了,这也不符合共和党的利益。


于是交易产生了,以无党派偏向的李奇微取代麦克阿瑟,而后让李奇微再去欧洲取代艾森豪威尔,作为交易,杜鲁门需要推荐艾森豪威尔继任美国总统。


所以可怜的麦克阿瑟就成为了这场政治交易的牺牲品,但麦克阿瑟并不是傻瓜,在西点军校的演讲中他不无抱怨地提到:

喜欢刀锋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MARK MILY (无内容) - ming1000 (0 bytes) 12/11/24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