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清幽闲适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他是毛主席唯一活下来的儿子,07年去世,临终遗言提及妈妈杨开慧

送交者: Smiley1[♀★★★★声望勋衔17★★★★♀] 于 2024-12-08 16:45 已读 1512 次 1赞  

Smiley1的个人频道

+关注

2008年12月22日,毛岸青的骨灰自北京运抵长沙,随着安葬仪式举行过后,毛岸青的骨灰被葬在了杨开慧烈士陵园中。


骨灰葬在杨开慧烈士陵园,这是毛岸青临终前的遗愿,之所以要这么做,是因为毛岸青对母亲杨开慧、对韶山有着炙热的感情。


毛主席的所有子女中,毛岸青是回韶山次数最多的一位,从与邵华结婚开始,一直到2007年去世,毛岸青回韶山近30次。



作为毛主席的次子,毛岸青的人生十分坎坷,自幼与母亲分离,流落上海街头,被巡警打得精神失常,留下了终生无法治愈的顽疾。


或许正是这样的经历,才使得毛岸青内心极度渴望母爱,1957年时,毛主席到大连视察,毛岸青对父亲说:


“我昨晚梦到母亲了,说来也奇怪,好久都没有梦到母亲了。”


听儿子这么一说,毛主席一时语塞,不知如何作答,父子二人心中都充满了对杨开慧的思念。

1962年,毛岸青与邵华成婚,婚后,这对新人第一次返回韶山,带着幸福的喜悦去迎接家乡亲朋的祝福。



到了1977年,毛岸青和邵华第二次返回韶山,这次的情况与第一次大不相同,两人怀揣浓厚的思念祭奠了亡母杨开慧,之后又合著了散文《我们爱韶山的红杜鹃》。


毛岸青因为生病,常常无法有效表达内心的情感,邵华就成了一个“窗口”,有一年,邵华在韶山指着杜鹃山说:


“它象征爸爸和妈妈在韶山点燃的农运火种,也象征着韶山人民的热情,烈士的鲜血洒满了这片英雄土地。”


1983年初,毛岸青的病情稳定了许多,于是他再次回到了韶山,并在家乡人民的陪同下参观了毛主席生前的旧居。


当工作人员邀请毛岸青题词时,毛岸青思索一番后写下:


“让毛泽东思想永放光芒,搞好共产主义。”



从这以后,毛岸青的身体状况逐渐恶化,但是他依然渴望返回韶山,于是1984年春节刚过,毛岸青就在亲人的陪同下回到韶山,给家乡亲朋拜年。


离开韶山之际,毛岸青在宣纸上写下:“我酷爱韶山。”


在毛岸青的心中,韶山不仅是记忆的中故乡,更是心中思念的寄托,每次回到韶山,毛岸青的心情总是很激动。


晚年的毛岸青心如止水,在家中除了看电视,就是下国际象棋,生活十分惬意,但是只要一想到韶山,他的情绪就会出现波动,恨不得立刻回到韶山。


1986年正月,两年没回韶山的毛岸青对邵华说:“我想回韶山拜年。”


就这样,毛岸青一家又一次回到了韶山,到家乡以后,毛岸青第一时间给母亲扫了墓。


第二年,毛岸青到井冈山视察,遇见堂弟贺麓成,两人一商议,决定结伴返回韶山,途中,毛岸青心情大好,反复给贺麓成讲述毛主席和杨开慧的故事。



到了离开的日子,毛岸青依依不舍,含泪表示以后每年都要回来看看,可是身体情况已经允许他兑现诺言了。


2007年3月,毛岸青在北京病逝,临终前,他对家人说:


“请将我的骨灰葬在杨开慧烈士陵园,我要靠着母亲的墓地。”


毛岸青逝世后,骨灰先是被安葬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第二年,邵华离世,组织上才按照毛岸青的遗嘱,将两人的骨灰一同迁至杨开慧烈士陵园。

喜欢Smiley1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