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四川风情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刚刚,李子柒正式官宣复出,恭喜白月光!

送交者: 桂花酒[♂★★★和气生财★★★♂] 于 2024-12-07 14:31 已读 1869 次 3赞  

桂花酒的个人频道

+关注
  2024-11-12 19:06 来源: 心音驿站


是谁回归能引爆热搜?


唯有 李子柒 了!今天下午,李子柒发布了一条微博,正式宣告回归。即便几年不更新,归来仍是热门人物。


宠粉的她连续发了两条视频,还是熟悉的岁月静好,唯美浪漫,其中一则视频文案中, 李子柒用“漆”强调了主题,又与IP谐音,寓意十分巧妙。



再往下拉,则是两年前的“声明”。这一刻,粉丝翘首了三年,李子柒也匍匐了三年,如今终于是守得云开见月明!


喜欢李子柒的朋友都知道,与之前的mcn公司作斗争。单打独斗的她,能走到今天太不容易了。


之前就有小红书网友在昆明的三月街集市偶遇了李子柒本人。


她身着云南大理特色 的扎染裙衫,被一个非遗手工艺品的摊位所吸引,驻足了很久。


可以看到,告别镜头近千天,她还是那个仙气飘飘的样子。而她所热爱的传统文化早已融入到了她的生活之中,成为了她的生活方式。


一直以来,关于李子柒的消息少之又少,真实的生活动态更是难得一见,网友们纷纷留言表达了思念之情——



在这个流量更迭如流水的时代里,李子柒是个很特别的存在。


账号的更新动态还停在2021年,可近两年却被频繁带上热搜。


比如最近#李子柒回应回归#和#你还在等待李子柒更新吗#的词条又冲上热榜,吸引上万网友关注。


事实上,该话题有误导之嫌,李子柒本人并未露面发声。


在暂停视频更新的这段时间,李子柒鲜有露面,仅从网上偶尔传出的信息可以窥见其动态。


无论是当年镜头里的李子柒,还是如今镜头之外的李子柒,可以确定的一件事是,


她一直都走在她最初想走的那条路上——


01


乘风而起


拍视频是个意外的决定。


2014年,因为奶奶生了一场重病,在外打工的李子柒决定返乡。


她只是想陪着奶奶的同时,找一件能待在家里做的事情。


于是就有了“田园仙女李子柒”。


在她的视频里,我们好像找不到多大的目的性。


就是一个远方的朋友,跟你分享她所熟悉的山村生活,做做美食。



再把她自己爱好的传统文化里最有魅力的部分展示给你看。



《作物的一生系列》更新了二十多支视频,她说,“ 我想让城市里的孩子知道食物是从哪里来的”。


《东方非遗传承》系列完整呈现了数种技艺,她说“ 非遗文化,它像极了一个垂暮的老者,无奈又无力,他需要被很多人看见。


有些事不是有意义才去做,而是做着,做着,就看到了它的意义。


02


迎风而上


当然,这条路并不好走。


期间,李子柒喊停过两次。


一次是在2017年5月13日。


所谓人红是非多,那一年骂她的人特别多,说她“假拍”、“作秀”。本来想着清者自清,可后来事态严重到已经影响到了她的生活。


那次,李子柒在微博里发了整整八张长图以及自己来来回回拍摄的素材视频,放出所有能证明视频是她自己做的证据。


她说了很多很多细节,两三秒的镜头,实际拍摄可能需要花费两三个小时之久。作为局外人,根本想象不到会有这么多难处。


也理解了,为什么李子柒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更新一条作品的原因。



(来源于李子柒的微博)


“这一年里,除去手机镜头一共拍了20881条视频素材。光是来回按相机拍摄键就多走了260公里。”


如果你看过她的视频,一定不会觉得夸张。


李子柒的镜头,追寻万物的“源头”。


讲一个故事,就从一粒种子讲起。


水稻、芋头、土豆、南瓜、玫瑰花......她用26 个视频记录了26种不同作物生命的轮回,把自然和时间的奇妙力量具象化。


我们能看到,她亲手用上一轮的收获制作成种子,垦地播种,精心灌溉,收获后用一双巧手把它们变成色香味俱全的美食,亦或是晾干、腌制储存起来。


李子柒把这种浪漫的仪式,称作为“某某的一生”。



任何一个有农村生活经历的观众,都能从李子柒的视频里找到一种熟悉感。


挑担背筐、刀起刀落、砍瓜切菜,她的每一个动作都透露着一个农村劳动人民的精气神。


正如一位网友所言,“对农具的了解熟习,长年劳作形成的手感,还有手上的伤、手心的厚茧、指关节的粗糙,这些都不是摆摆样子就能作假的。”


看上去不可能的事就一定是假的吗?


她说,热爱可抵漫长黑夜。



(凌晨3点,李子柒在剪视频)


03


逆风而行


另一次喊停,是在2021年7月14日。


在更新完“井盐”作为她《 柴米油盐酱醋茶 》系列的完结篇后,再也没有出新的作品。


在事业巅峰期和合作伙伴对簿公堂,宁愿把账号叫停也要和资本抗争一回。如果从利益得失的角度看,怎么看都太过疯狂。


但如果是用李子柒的价值体系看,好像也不难理解了。


在短视频商业潮流里,“快”是第一生存要义。 可她想做的事,慢是必需。


中华千年文明沉淀下来的瑰宝,不亲身经历一遍,如何能生出深邃幽长的认知呢。


于是,为了呈现好 蜀绣 这项非遗技艺,李子柒特地跑去请教蜀绣大师孟德芝老师(中国仅有的两位蜀绣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之一)。


从染布开始,再到选稿、上绷、上料、配线、刺绣。



学习12大类,130余种小类的针法,学到一根线可以劈成60多根丝。


终于,用一年多的时间完成了一件精细华美的蜀绣蓝裙。



明显能感受到, 李子柒是怀着匠人之心,在发扬中国传统非遗技艺。


还有文房四宝、造纸术、活字印刷术这些非遗视频也在海外广为流传。


尽管没有配外文字幕,也并不影响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从中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评论区全是外国人的惊叹。



在 Youtube 上,李子柒每一个视频播放量,几乎都在500万以上。


李子柒自己破了自己的纪录,而她的视频所传递的中华文化也正在走向更远的地方。


04


等风来


流量时代,每个博主能存活的平均时长只有六个月。 但这个规律在李子柒身上不仅失效了,甚至还反其道而行。


两年前的视频播放量仍在上涨,评论区清一色的“miss you”。



我们想念李子柒,想念的到底是什么?


是修篱种菊,栽花种草,品茗听雨,温酒赏雪。


是那座和现代社会渐行渐远的田园小院,阻隔尘世纷扰,盛满人间清欢。



是春耕夏种,秋收冬藏,三时三餐,四季流转。


是和节气时令绑定在一起的生活方式,遵循最古朴的规律,安宁祥和地活着。



央视曾这样评价过李子柒:


“没有热爱就成不了李子柒,没有热爱也看不懂李子柒。


外国人看懂了李子柒的热爱,也解释了为何李子柒的很多作品没有翻译却依旧火遍全球。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但她讲好了中国文化,讲好了中国故事。”


李子柒的视频,就像是现代社会的诗歌,是现实里的人清醒时的梦——


活在人间烟火里,而非都市喧嚣。


允许慢,允许平凡,允许感受生活,允许做一件浪费时间但能让自己开心的事。


在她的田园牧歌里,我们总能暂时安放疲惫的灵魂。



无论是记录大自然的魅力,还是做传统文化的传播,都是李子柒在遵从内心的热爱。


而事实也证明,在观众眼里, 李子柒不只是某个受欢迎的治愈系博主,更代表着一种文化符号。


把互不认识甚至语言都不共通的一群人聚拢到一起,认真感受一片田野、一个国度深厚独特的魅力。


时代的风从未止息。


但有些人,好像总能追得上每个时代。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喜欢桂花酒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