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乌克兰袭击布良斯克与俄罗斯新版核政策
原创 方方的航空小筑捋一下时间线:
11月17日,路透社报道,拜登政府已经解除了禁止乌克兰使用美国提供的武器袭击俄罗斯境内纵深目标的限制。俄罗斯国家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斯卢茨基就此回应:使用美制导弹对俄罗斯进行纵深打击必然会导致极其严重的局势升级,可能带来更加严重的后果。
11月19日凌晨,乌军使用6枚美制陆军战术导弹系统导弹,对位于俄罗斯布良斯克州的目标进行了袭击。
11月19日晚,俄媒报道,普京已批准新版核学说。
很明显,这几件事构成了明确的因果关系。对于袭击事件本身以及由此带来的后果,个人有几点看法。一,袭击的目的
任何事情背后都有利益驱动。那么,这次袭击事件的利益何在?
如媒体报道,在俄罗斯已经明确警告的情况下,乌军(也可能是换皮美军)依然发起此次袭击,足以说明西方决策层认为其利益要明显高于与俄罗斯发生核冲突的风险。
俄乌战争打了1000天,乌克兰的家底早就没了。现在还能继续撑着,靠的是西方不断输血——但这血不是免费的,各种矿产资源甚至土地资源都被抵押出去了。所以西方既得利益集团绝对不可能接受乌克兰战败的结局。要阻止俄罗斯的攻势,就必须在至少一个方向上让大毛遭到惨重损失。库尔斯克攻势曾经被寄予“厚望”,参与进攻的乌军中就包括了部分换皮北约军队。但很明显,这次攻势已经失败了,还连累了乌东防线。
在这种形势下,使用远程武器打击俄罗斯后方目标就成了救命的稻草——无非就是在俄罗斯国内制造恐慌、厌战气氛,迫使其停止进攻。其背后的逻辑就是,俄罗斯只能承受这类打击而不敢还击,并且也无力掌控国内局势,只能被迫结城下之盟。不过要真是这样,俄乌战争还能打得起来?
这可以算是第一层目的。
第二层,是针对特朗普的。这个估计全世界都能看出来——加剧局势升级,增加结束俄乌战争的难度和成本。
第三层,针对俄罗斯海外资产。假如俄罗斯没按捺住使用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在西方看来只能是针对乌克兰,那就以制裁的名义没收俄罗斯海外资产(现在还只是冻结,总额约3000亿美元)。所谓的G7,自然是人人有份。
第四层,针对欧洲经济。
不要以为是盟友就不坑你了。在《从韩国无人机事件说起》说过:
如果俄乌冲突因此扩大化,外溢到欧洲,最高兴的就是美国——国际热钱又少了一个去处 。
当然,上面这些有个基本逻辑——俄罗斯不敢还手;如果还手,会局限于乌克兰;如果战争扩大,也局限于欧洲。作为最后的大boss,美国总是安全的,并且是获利最大的。事实上在最近披露的美国对华战略也可以看到同类逻辑——话说西方智库现在就这水平了?
二,俄罗斯的应对
俄罗斯的公开应对,就是立刻签署了新版核学说。跟旧版相比,有几个明显改变:
1,降低核武使用门槛
2,扩大核武保护范围(目前仅限于白俄罗斯,但未来就不好说了)
3,扩大核反击范围——原来是谁打我,我打谁;现在是谁打我,我连你背后的人一块儿打。
基本上,就是针对上面说的西方智库那个低幼逻辑。5月俄罗斯进行非战略核武演习时,《从大毛非战略核武演习想到的》就说过:
新版核学说的出炉,放开了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限制。乌克兰的导弹袭击,可以说是触动了新学说的红线。打个比方的话,本来说“枪不可以指向人”,新学说已经允许了。但即使如此,枪的保险还没打开,还打不死人——乌克兰干的就是开保险的活。所以现在能够约束俄罗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只剩下其战略需求。
三,是否会应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上面说取决于俄罗斯战略需求。那么,至少在现阶段,俄罗斯还没有这方面的需求(或者说没有战败的迹象),但随着形势变化,随时可以发起此类攻击。
就个人看来,可能的应用场景有几个(不一定是核武,也可能是大规模常规武器):
1,坚固筑垒地域
如果再出现战争初期马里乌波尔那种坚固军事目标,俄罗斯不会手软。
2,交通枢纽
交通枢纽是西方援助入乌的基本通道。破坏后可大幅减少西方军援入乌的数量和效率。此类攻击之前也有,但主要针对运载工具,而非针对基础设施本身。
3,能源设施
这个其实已经开始了,估计今后还会加大打击力度。
4,再次举行各个级别的核武演习(不限于战术核武),包括少量战术核武前出部署,加大威慑力度。
总之,就目前的形势来看,俄罗斯暂时还不会实际使用核武器,而是利用乌军提供的理由,加大打击力度,同时威慑北约。但,如果出现乌克兰对俄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或者北约地面部队正式介入俄乌战争,那估计后面就收不住了。
贴主:熠熠童心于2024_11_21 23:38:07编辑
贴主:熠熠童心于2024_11_21 23:39:00编辑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