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酒趁年华”,原来出自这首词
有些诗句,只读一次,就美的令人窒息。
纳兰性德的“人生若只如初见”算一句,另外一句估计就是“诗酒趁年华”了吧!诗酒趁年华,多么美妙的青春、多么肆意的年华啊。曾有多少人神往过这样的生活境界,又有多少人默默的将其作为自己的“人生签名”,在微信圈子里流传,经久不息。
在年轻人的世界,诗酒趁年华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有资本的生活态度。因这句话太过走心,网络上曾有众多网友将其与别的诗句搭配,毫无违和感,依然隽永唯美!
“人生须尽欢,诗酒趁年华”,“诗酒趁年华,归来仍少年”,“一壶酒、一窗月、诗酒趁年华”,“临窗吟柳看飞花,浮生诗酒趁年华”,“诗酒趁年华,干杯找老炮”😂,网友们的每一词句,都饱含着深深的生活理想。那么,“诗酒趁年华”究竟出自哪个作品?又是何人所作呢?
在《全宋词》里我们找到了答案,它出自宋朝最伟大的全才诗人苏轼笔下。
苏轼,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全才”人物之一,他的才华和学问皆优,可以说是全宋最全面文学人物。他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还收有很多知名门徒,黄庭坚就是其中之一。
另外《庚溪诗话》还有记载,宋神宗问身边的近臣,苏轼可以与哪个古人比作?有人说“唐李白文才颇同。”神宗说:“不然。白有轼之才,而无轼之学。”这十二个字真是一语中的,宋神宗眼光十分独到。确实李白才华旷世,但是论学问之深,苏轼为胜。
与众多诗人词人相比,苏轼不仅胜于学问、诗词、文章,他的旷达的人生态度、超然物外的人生追求、洒脱无拘束的人生境界,也是常人难以企及的。
“诗酒趁年华”出自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全词如下: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春天还没有过去,微风细细,柳枝斜斜随之起舞。这时候,登上超然台远远眺望,护城河内的春水微微闪动,满城处处春花明艳,迷迷蒙蒙的细雨飘散在城中,笼罩着千家万户。刚刚过了寒食节,酒醒之后更加思念故乡,思念而不能归去只有叹息不已。唉,还是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乡了吧,姑且点上新火,来烹煮一杯刚采的新茶吧。所谓作诗醉酒都要趁年华尚在,不是吗?
通过译文我们可以得见,词的上阙描写的是登上超然台眺望城中的景观所见,下阙描摹的是思乡之情,继而话锋一转,变忧伤为乐观、为旷达,最后引出“诗酒趁年华”。
这首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暮春。熙宁七年(1074年)秋,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次年八月,他命人修葺了城北旧台,并由其弟苏辙题名“超然”二字,成为“超然台”。“超然台”超然二字取自《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之义。
在苏轼《超然台记》中也有记载:“移守胶西,处之期年。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
自古文人多怀旧,苏轼由杭州调到密州,首先便修葺了城北的一处旧台,这与很多文人的情怀一致。但是能够思乡而不陷入沉溺,多愁而又有旷达者,苏轼算作第一人。
这首词,是苏轼融豪放与婉约兼具的经典之作。苏轼的词,总有一种向上的力量,超越逆境和悲哀,把他乡变故乡。近五年的生活,黄州早已成为他生命里的另一重“故乡”。另外,苏轼的词文化更有着一种文化故乡的感觉。正如学者朱刚所说:“每一个中国人,如果认真审视自己的精神世界,必会发现有不少、甚至很多根本的东西是直接或间接来自苏轼”。如果称他为中国人的‘灵魂的工程师’,也绝不为过。
贴主:黄小兔于2024_11_20 10:20:05编辑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