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野山鹿鳴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众回帖褒贬不一,楼主一律感谢。这是在实行胡适说的,...(详见内文)

送交者: 海隅停云[☆品衔R3☆] 于 2024-11-13 15:12 已读 157 次  

海隅停云的个人频道

+关注

回答: 我对胡适的认知 由 森姆99 于 2024-11-12 7:00

胡适 晚年(1958年,时年 67岁) 回国,担任了随国民政府迁到台湾的中央研究院的院长。 他观察中国大陆和台湾的社会、政治中的现象之余,还支持当时台湾的一家杂志 《自由中国》 半月刊。这家杂志,是提倡欧美式的 自由民主的体制的。 当时台湾许多知识分子,都常时阅读这份杂志,因为这份杂志,往往有与当政的国民党当局有不同的论调,可以算是 统派中的 国民党自由派。

1959年3月12日出版的 《自由中国》 上登出了 胡适署名的一篇文章,篇名是 《自由与容忍》 :

“我(胡适)总以为容忍的态度比自由更重要,比自由更根本。我们也可说,容忍是自由的根本。社会上没有容忍,就不会有自由。无论古今中外都是这样:没有容忍,就不会有自由。人们自己往往都相信他们的想法是不错的,他们的思想是不错的,他们的信仰也是不错的:这是一切不容忍的本源。如果社会上有权有势的人都感觉到他们的信仰不会错,他们的思想不会错,他们就不许人家信仰自由,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所以我在那个时候提出这个问题来,一方面实在是为了对我们自己说话,一方面也是为了对政府、对社会上有力量的人说话,总希望大家懂得容忍是双方面的事。一方面我们运用思想自由、言论自由的权利时,应该有一种容忍的态度;同时政府或社会上有势力的人,也应该有一种容忍的态度。大家都应该觉得我们的想法不一定是对的,是难免有错的。因为难免有错,便应该容忍逆耳之言;这些听不进去的话,也许有道理在里面。 ”

熟悉中国近代史的人都看见过历史上的例证,要提出宗旨容易,实行起来困难,要躬体力行自己提倡的原则,尤其不易。 例如,毛泽东在二战末期,为了讨好美国派到中国的观察员,曾经多次的赞扬美国的民主制度,还加上许多赞语。 毛在1943年7月4日 《新华日报》 署名发表社论 《民主颂——献给美国的独立纪念日》,文中说 “每年这一天,世界上每个善良而诚实的人都会感到喜悦,自从世界上诞生了这个新的国家之后,民主和科学才在自由的新世界里种下了根基。一百六十七年,每天每夜,从地球最黑暗的角落也可以望到自由神手里的火炬的光芒---它使一切受难的人感到温暖,觉得这世界还有希望”。 无论谁读到这篇文章,都会同意这作者是在对 民主和科学加以称赞。 非但如此而已,毛在文章最后的结论中还说,“中国人对美国的好感,是发源于从美国国民性中发散出来的民主的风度、博大的心怀。”, 并且还在末了 高呼 ,“七月四日万岁!民主的美国万岁!”
但是后来的发展如何,大家都看到了。

1957年4月30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召集民主党派负责人座谈,再次提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但不过是两个月功夫,毛看到批评中共的人多得超乎自己想象之外,就反悔了,在6月14日的 《人民日报》 社论中说,“让大家鸣放,有人说是阴谋,我们说,这是“阳谋”。因为事先告诉了敌人:牛鬼蛇神只有让它们出笼,才好歼灭他们”。 到了7月日的 《人民日报》 社论中更说,“整个春季,中国天空黑云乱翻,……这种人不但有言论,而且有行动。他们是有罪的,‘言者无罪’对他们不适用。” 接下来是 五、六十万的知识分子被打成右派,二三、十年不能摘去帽子。这其中还包括研发导弹的 钱伟长,毛死后担任过总理的朱镕基。 后者算是相对幸运的。

无论毛泽东有什么创建,什么理论,他不能实行自己高唱的口号和原则,那么他的理论,也就顶多是一种空谈罢了。

我想要说的是,口头上赞成、支持一项原则,又在实际生活中也做到,是不容易的。 但 胡适可以算是其中的一位。

而对楼主这篇文章,众多回帖,褒贬不一。 楼主不分褒贬,一律道谢。 这也是胡适所说的,“容忍的精神” 的实行。
喜欢海隅停云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