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清幽闲适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大词人引用杜牧的诗,还理直气壮地说出来,成就一曲千古绝唱

送交者: Breezea[★★★声望勋衔14★★★] 于 2024-11-08 7:56 已读 1244 次 1赞  

Breezea的个人频道

+关注

在诗词艺术中,有人讲究的是新、奇,不光是题材,就是内容、诗句,都追求标新立异,这样才能让人耳目一新。但是,历经多少年的沉淀,题材已经被说尽了,甚至连句式等手法也被前人所用,那该怎么办呢?有一位大词人就采取了另一条思路。

这位词人叫做姜夔,号白石道人,在宋代词人之中他绝对能排进前十名。更为难得的是,这位姜夔是苦命人,他从小失去了父母,家境也不好,可谓孤贫。在仕途上他屡试不第,终身没有出仕,靠着卖字画和朋友的接济度日。在情场上失意,现存的八十多首词作中,有二十多首都是在反复哀悼那段合肥初恋。


然而,就是这位世人看来生活得极为失败的破落文人,却对诗词歌赋,音乐书法无一不精通,是苏轼之后的通才。他的词作,更是兼备“清空”和“骚雅”,语言清新自然,思想内涵丰富。其中,这首《扬州慢淮左名都》就是千古流传的绝唱: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这首词是咏史怀古词,作者在之前还有一个小序: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这个序言,其实有助于我们理解全词的含义。那是姜夔在淳熙年丙申月冬至这天经过扬州,在初雪放晴之时,看到全部是荠草和麦子。扬州城内,一片凄凉萧条,河水碧绿清冷,天色渐晚,号角悲鸣。他感慨这与曾经繁华的扬州天壤之别,因此做了这首词。他的好友蒋德藻认为有《黍离》的悲凉之意。


扬州为何如此?这是因为在绍兴三十一年时,金主完颜亮南下侵宋,扬州就是在这次战争中被洗劫,而完颜亮也在不久之后附近的瓜州被臣下所杀。时年才二十多岁的姜夔路过,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

词的上阕从自己的行踪说起,他说自己初来扬州,那时候全部是旺盛而齐整的荠麦。人们谈起这段战争,仍然流露出恐惧的心理,而且号角回荡之处,不过是一座空城而已。在此处,姜夔的“过春风十里”,显然是援引了杜牧在《赠别》中的“春风十里扬州路”。


上阙是今昔对比,下阙依然是采用了这种手法。他感叹即使是俊逸潇洒的杜牧,看到现在的扬州也会大惊失色。即便是他的才情出众,诗意很高明,也很难写出那么优美的文章。二十四桥还在,景色却随着心情而变得凄冷,不知道那桥边的红芍药,年年还为谁而开?

在下阙中,姜夔活用杜牧的诗句就更多了。所谓“豆蔻词工”,还是来自《赠别》中的“豆蔻梢头二月初”,所谓“青楼梦好”,是来自于《遣怀》中最为知名的“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二十四桥仍在”则是来自于《寄扬州韩绰判官》中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其实,百花争艳有雷同,诗词一家总相似,化用前人的诗词,进行再次创新,并不是一件丢脸的事情。而且,在这首词中,姜夔不仅大量化用了杜牧的诗,而且已经在词中说明了。这不仅是一种高超的写作手法,更是以这种方式,向偶像致敬!

喜欢Breezea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