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四川风情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史载大禹在四川,为何夏朝在中原?

送交者: 东海独钓叟[♂★★★★风清云淡★★★★♂] 于 2024-11-01 23:56 已读 1603 次 1赞  

东海独钓叟的个人频道

+关注


2024-11-01 18:16 

全文共2026字 | 阅读需8分钟


关于大禹来源,很多史书记载为四川,比如汉晋皇甫谧称“孟子称禹生石纽,西夷人也;传曰禹生自西羌,是也”,三国志记载 “禹生石纽,今之汶川郡是也”,扬雄蜀王本纪记载 “禹本汶山郡广柔县人也,生于石纽”。总之,相当一批古人认为大禹源于今天的四川地区。


如今考证可知,夏商都是中原王朝,其中夏朝都城何在或有争议,但大抵也在晋南豫豫西、或鲁东到豫东一带,商朝都城相对清晰,基本都在河南,前期在郑州、晚期在安阳。总之,无论文献记载,还是考古发现,都表明夏朝建立在中原地区。


问题在于:既然夏朝理应在中原地区,那么为何史书上大禹会在如今四川,两种说法显然存在矛盾,难道大禹在四川建立的夏朝后来迁到中原地区?对于大禹与四川的关系,三星堆考古给出了一个充满想象空间的回答,更可能揭示了夏朝灭亡之后的秘密。



三星堆文明的源头


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三星堆文明可谓一醒惊天下,迥异于中原的文化风格,带给世人无限遐想,于是关于来源探索,其中不乏“外星人说”、“苏美尔说”等等。但实际上,三星堆文明主要源于中国本土。


成都宝墩遗址的考古队队长唐淼指出:三星堆文化在宝墩文化(被称为“天府之根”)的基础上,大量吸收了中原文明因素、长江中下游文明因素综合发展而来的。其中,三星堆遗址中的一些夸张造型,就有史前陕西西安杨官寨遗址(属于仰韶庙底沟文化)与安徽马鞍山凌家滩遗址的影子。


因此,距今5000年前,四川与长江黄河流域的很多古文明存在联系,并非处于封闭环境。而到了夏商更迭之际,三星堆与中原的联系进一步紧密。


社科院学者杜金鹏在《三星堆文化与二里头文化的关系及相关问题》中指出:“二里头文化曾对三星堆文化产生过比较明显的影响,即三星堆文化吸收消化了某些二里头文化的因素。”比如,三星堆二期中突然出现的陶盉,就源于二里头文化。


通过考证之后,杜金鹏指出:“三星堆文化中的盉、豆等陶器,璋(二里头王权象征)、戈、圭等玉器,最初系从中原二里头文化中传来,是大体可信的”,传入时间大约在商汤灭夏前后数十年。


四川师大李竞恒等学者得出的结论大致相同,比如“三星堆所在的古蜀,是接受‘夏礼’覆盖过的方国,(夏朝灭亡后)还保存着二里头所属夏文化或夏王朝的某些礼制。”


总之,三星堆文明有其本地文化元素的传承,但也大量吸收了外来文化,尤其在夏商之际吸收了大量二里头文化元素,当然后期也吸引了商朝文化。



夏人逃亡到三星堆?


上文谈到,三星堆中不是有二里头普通文化元素,而是还存在高等级的文化,比如象征二里头王权的牙璋,还有戈、圭等。另外,考古发现的青铜神树,极有可能就是山海经中的“扶桑神木”,是上古“十日”宇宙观的具象化。那么,三星堆中的二里头文化因素,到底是如何来的?


三星堆一期(距今 4500±150年)较为粗陋, 二期(距今3765±80年)文化面貌出现显著变化,新出现了盉、高领罐、小平底罐、高柄豆、平底盆和杯碗等。三期与二期文化面貌相似,属于三星堆文化的繁盛期,时间是约为商代中期及其前后,四期距今3005±105年,大约为商朝晚期与周朝初期。因此,三星堆长期与中原交流,从而引入二里头文化。


问题在于:一般器物传播到四川,其实属于正常现象,但完整的青铜技术、代表王权的牙璋等能传播过来,理应存在一定的隐情,即 夏朝灭亡之后夏人四散而逃,其中一支逃到四川。



商汤伐夏之后,史书记载夏桀逃到南巢(安徽巢湖边上发现三官庙遗址,高度疑似夏桀南逃后被追杀的场景)、还有部分逃到北方。夏桀南逃的过程,也是二里头高端技术文化扩散的过程,或许这就是南方多地出现牙璋的原因所在,也是三星堆人掌握完整青铜技术的原因。


除此之外,三星堆中存在笄发与辫发之别,两者之间存在权争。 到了金沙遗址时代,却只有一种辫发青铜人像,预示着笄发群体在权争中失败。但有一支蜀人迁到汉中,后迁到宝鸡(弓鱼国),其中也没有辫发。那么,笄发与辫发各自代表什么人群?或许,一方是外来的夏人、一方是本地人,两者除了王权与神权之争外,可能还存在外来与本地的族群之争。


总之,以如今考古事实看,虽然还不能证实残余夏人迁到三星堆遗址,但这种可能性非常大,也恰好可以解释很多“异常”现象。



综上,三星堆中的二里头文化元素,甚至出现完整青铜技术、代表王权的牙璋等,说明夏朝深度影响过三星堆,甚至部分夏人迁到三星堆。


原本源于山东的秦人西迁甘肃,最终将东夷少昊带到西部,让少昊成了“西方白帝”。如果夏人迁到四川,将大禹落籍石纽、变为西羌或西夷之人,其实属于正常现象,这也可以解释为何夏朝在中原、大禹在四川的矛盾。最终,在与辫发的权争中夏人失败,部分迁往汉中,部分迁往不远的汶川石纽(山东有汶水,且很多地名与四川相同)等地。



笔者怀疑,浙江绍兴大禹陵、大禹后代建立越国,以及很多地方的大禹传说,可能都与夏朝后人迁徙有关,否则何以解释全国多地存在大禹起源传说!与之类似的是各地尧舜传说等,或许也是这个原因,也是迁徙产生的多地起源传说。


参考资料:《杜金鹏:三星堆文化与二里头文化的关系及相关问题》等

喜欢东海独钓叟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