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清幽闲适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清朝灭亡,仍欠外国7.3亿两白银,这笔账毛主席是如何解决的?

送交者: yanziaz[♀★★★★声望勋衔17★★★★♀] 于 2024-10-15 8:16 已读 1091 次 1赞  

yanziaz的个人频道

+关注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代表伊里布,英国代表璞鼎查等人在英国军舰“皋华丽号”上签署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在过去的两年里,仅有4000余人组成的英国舰队击败了东方第一大国——清帝国。鸦片战争是清政府与西方文明的第一次较量,这场战争击碎了清政府天朝大国的美梦,也让国人看到了中国与世界的差距。


《南京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英国2100万银元,赔偿金额虽说不及后来签订的《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但这一条约的签订是中国屈辱近代史的开端,为了攫取在华利益,西方列强蜂拥而至。1911年,清王朝覆灭时,中国仍然欠列强国家7.3亿两白银。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领导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至于晚清政府欠下的账,毛主席是如何看待的呢?


债台高筑的晚清政府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7.3亿两白银的外债必然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首先我们应该先了解一下这笔巨额外债的源头。

大英博物馆的中国馆里,有一封1793年乾隆皇帝写给英王乔治的一封信,全篇976字,其中有一句话最为著名: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互通有无。”

乾隆的这封信旨在拒绝英国的通商请求,殊不知当时英国早已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生产力空前发展,现代化的工业制品早已占据了世界各大市场。乾隆的这封信让中国失去了与现代文明接触的机会。

乾隆皇帝的认知偏差主要源于明末的海禁政策。海禁政策虽说在防范倭寇、海贼时发挥了作用,但也导致中国与世界彻底隔绝。

康熙年间,为了防范台湾的郑经政权,海禁政策被发扬光大,导致清王朝统治阶段,中国基本背离了海洋。在这个蓝色星球上,背离了海洋,也就意味着背离了文明。

有些历史学者们比较喜欢用“康乾盛世”四个字来形容清朝中期的繁荣。其实这只不过是历史学者们的一厢情愿罢了。

康熙年间,连年发动战争,平三番、收台湾、战沙俄、西征葛尔丹,雄才大略的康熙虽说奠定了中国的版图,但也耗空了国库,尤其是南部省份,饿殍遍野。

雍正执政时期,励精图治,国库财富有所积累,但其子乾隆继位后挥霍无度,仅七次南巡就耗费了国库两千多万两白银。

国库亏空,清政府必然会加大对底层百姓的剥削,朝廷的剥削加剧了地方官员的腐败,嘉庆上台初期,四川、陕西等省爆发了白莲教起义,虽说白莲教起义被镇压,但清政府损失了十万军队,经济损失更是不可估量。

所以,到了道光年间,英军用坚船利炮打开国门时,中国已经不再是那个八方觐见的大国了。

2100万银元,当时折合成白银相当于1470万两,好在中国国家体量比较大,清政府即便没落,这笔钱还是拿得出来的,《南京条约》的签订虽说是中国国运的拐点,但并没有让清政府债台高筑。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后,清政府失去了浙江、两广等南方税收大省,为了平息叛乱,清政府几乎掏空了国库。

1853年,江苏巡抚杨文定向咸丰皇帝上奏,请求批准雇用外国船只,并以江海关税为担保,佣金共计12.7万两白银,这是清政府第一次向外国借钱。从此之后,每当清政府资金周转不开,第一选择便是从国外借钱。

随着战争强度日益增大,消耗的白银也越来越多。从1853年到1872年,清政府共借债19次,共计536万两白银。这笔钱成功的帮助清政府平息了太平天国叛乱。

除此之外,左宗棠收复新疆时,也严重依赖外债。由于西北地区经济落后,左宗棠不能从当地筹集军费,无奈之下选择向国外借钱。

收复新疆的过程中,左宗棠的西征军共消耗白银5237万两,其中借款金额为1595万两,年利息为10%。


洋务运动兴起后,中国开始大量引入西方工业设施。仅从兴建铁路而言,由于国内资金有限,洋务派再次把目光投向了海外,为了修建铁路,清政府共欠下外债3695万两。

洋务运动为中国带来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但这些工业设施中有大量海外资本的身影,从海外筹集经费时,往往需要以路权、关税等作为担保,清政府无形中又丧失了一部分主权。

当然,除了刚才提到的正当借款,清政府大约八成的外债都源自不平等条约。


以中日《马关条约》为例,李鸿章据理力争之下,中国仍需要向日本支付2.315亿两白银,其中包括2亿两战争赔款、3000万两“赎辽费”、150万两驻威海屯军费。

甲午战争时期,清政府每年的财政收入只有1亿两白银,无奈之下,清政府只能从海外借款。虽说支付了《马关条约》涉及的赔款,但也让清政府背上了连本带息3.5亿两白银的高额债务。


1901年,清政府与列强签署的《辛丑条约》是清政府陷入债务危机最重要的原因,条约规定,清政府需要向列强支付4.5亿两白银,须要在39年内还清,年息4%。也就是说,仅《辛丑条约》,清政府就连本带息共需要支付9.82亿两白银。

综上所述,清政府之所以债台高筑,主要有两点原因。外因是帝国主义通过武力,强迫清政府签下了诸多不平等的条约。

内因是当时的清政府本身就不富裕,受“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当时的中国经济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各国。


民国时期的还债之路

1911年10月,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爆发,革命爆发初期,西方列强美其名曰“保持中立”,实则是在坐山观虎斗。

当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时,列强们也是采取了相同的态度。由于洪秀全不愿与列强妥协,导致列强的在华利益受损,所以西方各国步调一致的支持了清政府。

两个月后,革命军占领了中国南部半壁江山,列强们预测这场战争短期内不会结束,他们的在华利益也将受损,于是督促清政府与革命军进行谈判。


列强的态度非常明确,如果革命军不同意议和,将不会承认他们的合法性,并且在经济上对他们进行封锁。为了给革命军施加压力,英军将军舰开到了长江,并将炮口瞄准了南岸的革命军驻地。

在帝国主义的淫威之下,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体现的淋漓尽致,由于革命军亟需列强的支持,经济上对海外的依赖程度也很高,所以只能向列强妥协。

1912年初,孙中山发表了《告友邦人士书》,公开表示:

“民国政府尊重各国的在华利益,之前清政府签订的各类条约一律承认。”


见革命军已经表明了态度,英、法、俄、日等国公使与袁世凯相互勾结,逼迫隆裕太后颁布退位诏书。袁世凯领导下的北洋政府对西方列强阿谀谄媚,清政府的那笔巨额外债也继承了下来。

蒋介石执掌国民政府后,中国处于军阀混战的局面,为了战胜实力强劲的北洋军阀,蒋介石同样需要外部势力的援助,所以同样不敢废除晚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从北洋政府到南京国民政府,中国共向包括日本在内的列强国家支付了近6亿两白银。

到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面临的处境十分艰难,为了抗战需要,中国的债务只增不减,每一个中国人都面临着沉重的负担。


不承认一切不平等条约

列强与晚清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其主要原因是看中了潜力无穷的中国市场(沙俄、日本除外),外国资本如果能够进入中国市场,条约涉及到的赔款其实不值得一提。

二十世纪初期,西方国家大多尝到了对华贸易的甜头,为了改善与中国的贸易关系,列强们纷纷抛出了橄榄枝。

1902年,英国政府宣布放弃《辛丑条约》中的赔款,成为了第一个放弃赔款的国家。美国、法国紧随其后,也在二十年后返还了这笔赔款,并且还将这笔钱用于建立高等学府、医院,以及作为中国留学生的经费。


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在一战中战败,所以也宣布放弃了《辛丑条约》的赔款。

沙俄政权虽说在“二月革命”中被推翻,但后来的苏俄、苏联继承了沙俄的衣钵。1949年新中国成立,苏联第二天与中国建交,所以也放弃了赔款。

以上七个国家主动放弃了赔款,促进了与中国的合作,实现了互利共赢。当年的八国联军中,只有一个国家始终坚持索要《辛丑条约》的赔款,这个国家就是日本。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在抗日战争中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国民政府考虑到中日两国关系的发展,未向日本索取战争赔款。

新中国成立前,除了清政府向西方民间借的钱,7.3亿两白银中,有很大一部分债权人都是日本政府。

第一次政协会议前夕,个别国家想要故技重施,试探新政权对列强的态度,于是将晚清政府签下的借条寄给了毛主席,并要求新中国归还晚清政府签下的债务。

毛主席给出了十分强硬的回应:

“谁签订的条约,这笔钱就应该找谁去要。”


领袖的这句话还有一层意思,清政府不能代表中国人民,中国政府不承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大多数不平等条约均是因为屈服于帝国主义的淫威,有志之士们从未停止探索救国之路。

洋务派、维新派、改良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虽说代表着国人的不断觉醒,但终究不能克服自身软弱性。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权则不同,他们永远不会向帝国主义妥协,任何损害中国主权的条约均不被承认,新中国的成立,意味着一个全新时代的到来。正如毛主席所说:

“没有哪个人会在新房子中摆放旧家具。”

1955年,经过中苏双方的多次谈判,驻守在旅大地区的苏军分批次撤回了苏联境内。

旅顺港是亚洲难得的不冻港,苏军对此十分不舍,但中方态度坚决,经过五个月的交接工作后,旅大地区终于回归了祖国。外国军队驻扎在中国领土的现象已经成为了历史。

当时中苏关系尚未破裂,苏联是中国最重要的合作伙伴,苏军撤出旅大地区,让国际社会看清了新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决心。

之后的半个世纪里,中国的综合国力日益强大,香港、澳门先后回归祖国,清政府丧失的国家主权被一个个收了回来。当《七子之歌》在大街小巷播放时,想必每个中国人都会感到无比自豪。

如今的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的一极,2020年,美国发生了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一名美国议员拿着一张泛黄的债券,要求中国支付1.6万亿的债务。据悉,这张债券来自晚清时期。

不知这名议员是出于政治目的的作秀,还是对中国历史的无知,竟然拿出了一张文物级别的债券向中国要钱。

结语

任何一个不平等的条约,背后都是一段心酸的历史。我们应该吸取历史带给我们的教训,无知导致落后,曾经的中国被迫打开国门,如今的中国展开双臂,积极迎接经济全球化的到来。

只有在对外开放的道路上坚定不移的走下去,中国才能与世界接轨,从而更具国际竞争力。


另外我们应该明白一个道理,任何一次外交活动,都要有强大的综合国力作为支撑。

“弱国无外交”这句话在当今国际社会依然适用,我们只有铭记历史,奋发图强,才能永远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喜欢yanziaz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