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产到户是历史的倒退
教员在1959年4月29日指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本,没有机械化,现代化也就无从谈起。包产到户从不管是理论上还是实践都严重的阻碍了农业机械化的进程。在人民公社时代,生产队的土地都是成片的,一片地少则几十亩,多则上百亩。成片的土地无论是对于机耕,还是灌溉都是非常有利的。包产到户以后,情况就大不相同了。以我家乡为例,4口之家大约可以分12亩土地。由于土地肥力的不同,离家有远近,人人都想要离家近,肥力好的土地。为了制定大家都能接受的分地方案,好地坏地,远地近地就要互相搭配。这样一来,4口之家的12亩地就会分割成4块,5块甚至6快。原本50亩成片的地,就会分割成30多块(一个生产队有30多户,对于人人欲得的土地,只好每户都分一点在人民公社时代,拖拉机翻地很方便,没什么阻碍,定个时间翻了便是。单干以后,翻地就麻烦了许多。雇那家的拖拉机,花多少钱,这30多户人家就有得商量的了。因为为人翻地的不止一家,张三家跟王嘛子走的近,要王嘛子翻地,李四和刘瘸子要好,所以要刘瘸子翻地。如此一来,50亩的地就极有可能要分两批,甚至三批才能翻好。 50亩地分30家,家家都有地界。翻完地以后,许多时候地界找不到了,要重新确定地界,也要花费时间。相对于人民公社,这些都算浪费,是无用功。种过地的人都知道,种地是要打垅的,每家分到的地可以正好打3条垅,4条垅,或5条垅,不会有半条垅的时候。每年春天打垅的时候也是纷争较多的时候。在地头边界清楚,张家6尺打3条垅,李家4尺打2条垅。有的人喜欢占便宜,刚开始时是按边界走,但往里边就往相邻的地里拱,这样他的垅就比邻居的垅宽。邻居发现了肯定不会相让,这样就容易起争吵,原来和睦相处的乡邻慢慢的变成了对头。 种地的时候也麻烦,在人民公社时代,一片地种植同样的作物,或是玉米,或是高粱。无论机耕还是人工,成片的地种下来,效率可想而知。单干后,30多户人家,你种玉米,我种高粱,一家3到5亩地,耕种的效率如何人民公社相比,如何实现机械化。许多时候播种机的宽度大于一家农户土地的宽度,在不能和邻地主人协调的情况下,机器播种就成了不可能。 人民公社时代,庄稼地里打了许多机井用于抗旱灌溉,在洼地也挖了沟渠用于排涝。分田到户后,排涝用的沟渠慢慢的都填平的,在涝灾年份毫无办法。一是排涝沟渠没了,需要排涝的时候根本来不及挖。二是没人肯为了排整片地的水而把自家的庄稼毁了。涝灾如此,旱灾也是如此。离机井近的庄稼灌溉容易一些,一但庄稼和机井相隔两三家或更多,要想灌溉就势必要经过别人的地,给别人的庄稼造成损失,想达成人人接受的方案并不容易。现在的农村已经很难见到当年社员团结互助的那种气氛了。 把改开一段时间后把老百姓吃饱归功于包产到户或分田单干是拜错了庙。吃饱饭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四三计划,看下图:
所列项目并不完整,还有其它项目。这些成套设备一部分是生产化肥的,多数都是改开后开始投产,这些化肥对粮食生产起了巨大推动作用。还有一些设备是生产尼纶化纤等化工材料,是用来做纺织的,这样就节约了大量棉花,从而增加了粮食播种面积。二是新品种的普遍推广,杂交玉米,杂交高粱,杂交水稻,这些新品种繁育都是开始于教员时期,有些当时就已经开始种植了。包产到户确实能提高人的积极性,但这种积极性的提高起不了决定性作用。因为中国人均耕地太少,大多数农村,人均土地不过5亩地左右,很少超过6亩的。在人民公社时期,田间里基本无杂草,社员已经把那点耕地照顾得够好了,本人知道的公社基本做到三铲三趟,已经没有多少改进的余地了。相反包产到户后农民的抗灾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消失了,旱不能浇,涝不能排,家里劳力少的播种,田间管理和秋收都有困难。总而言之,想比集体化的人民公社,包产到户是历史的倒退,逆农业现代化的历史潮流。那种包产到户政策使国人吃饱饭的说法即经不起理论上的推敲,也经不起实践的检验。
已标注为落叶无声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