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跟日本斗了个寂寞?
🌊 最近中国和日本就日本核污染水排海问题达成共识,让一些网友破了防。有人还没好好看条文就哀叹“中国跟日本斗了个寂寞”,还有人把两国政府谈了近一年的东西归结为一起偶发事件,这些人恐怕都没有看懂背后的关窍。
▲ 中国和日本就日本核污染水排海问题达成共识,给日本排海上了“枷锁”。都说情绪是理智的大敌。不如放下偏见执念,用事实厘清共识背后的几个关键问题。一、不再反对日本排海了吗?当然不是。无论是排海前后,还是现在中日达成共识,中国始终坚决反对日本排海,日本也始终是理亏的一方,因为这是无视国际公益的单方面行为。要知道,日本对核污染水排海是做出过承诺的,即“若无相关者的理解,不会采取任何行动”。所以核污染水排海首先是个态度问题、政治问题。这毕竟是被核反应堆事故污染过的水,你再怎么稀释处理,谁能保证它完全没问题、没风险?何况出事的日本东电公司早就是篡改数据、提交假报告的老油条,谁敢相信它的一面之词?至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它是去日本监测了,也确实没测出什么异常。但它去的地方、测的水样又有谁能保证有没有被做过手脚,又有谁能排除日本人给的不是超市矿泉水?
▲ 福岛核电站自建成以来共发生十余次险情,漏报、瞒报、篡改安全数据的“躬匠精神”早已让日本失信于国际社会。就是在这样的强烈质疑反对,且没有同周边利益攸关国家充分协商的情况下,2023年8月,日本我行我素开始排海,而且一排就要排30年。截至目前,日本已经累计完成了8轮排海,把超过6万吨核污染水排入太平洋。在没搞清楚这水究竟有没有问题的情况下,日本这样做,显然是将风险转嫁给别国甚至全世界。退一万步说,即使最后证明这水没问题,起码也推高了别国监测措施的成本,还导致了特定群体利益受损、民众恐慌、社会不稳等种种附加风险。这些本来都应该是日本内政,现在都成了国际官司。对日本这种自私自利、可能损及千秋万代的行径,中国当然要旗帜鲜明地反对。特别是在日本有它“美爹”撑腰,美西方集体静默,且韩国等周边国家不敢作声的情况下,中国某种程度上扮演了“吹哨人”“孤勇者”的角色。当然,你要说中国这样做完全没有政治考虑,那肯定也没人信。毕竟这些年日本成了美国遏制中国的急先锋,日本一些反华政客搞起我们来甚至比美国跳得还高。在排放核污染水这种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中国不可能不作出强烈反应。于是我们看到,近一年来,中国在中日双边磋商、世界卫生大会、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东亚合作系列会议等各种场合,反复指出日本排海不正当、不合法,要求日本切实负起责任,可以说施加了强大的外交压力。这次共识消息稿的第一句话又强调,中方“坚决反对这一不负责任的做法”。二、中国斗出了什么?中国和日本毕竟是搬不走的邻居,两国贸易额高达数千亿美元,每年双向人员往来也有好几百万,中日官方不可能永远拿着劲儿不打交道。排海这个绊脚石不搬掉,中日关系就不可能走上正轨,早解决比晚解决好。核污染水排海究竟有没有风险,这归根结底要科学说了算。要找到答案,必须先要拿到真实、有效、可信的数据,然后自己进行独立分析。但要去日本领土和领海做监测,这绝非易事。况且日本排海还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长达数十年的事,我们有必要从一开始就以最高标准给它立下规矩。打个不一定恰当的比方,这就好比是邻居家养了条狗,你不知道他到底咬不咬人,那就得早早拴上绳索和嘴套,才能最大限度保证不出事。
▲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内存贮有上百万吨核污染水的储存罐翻翻2023年底的新闻,中日领导人在旧金山见面时,消息稿里就有一句,“双方同意,本着建设性态度通过磋商谈判找到解决福岛核污染水排海问题的合适途径。”可以想象,中日之间艰难的谈判至少从那时候就开始了。也不难想象,这种高度敏感复杂的谈判,一次肯定搞不定,恐怕要谈多轮甚至十多轮。除了政治层面,专家层面也少不了要进行反复的技术对接。这次达成的共识虽短,但每个字背后必然都意味着艰苦的折冲拉锯。共识有四点,其中最核心的一点就是“日方接受核污染水长期国际监测和中方等利益攸关方的独立取样”。翻译一下,这句话至少意味着:第一,日本受到的监测不是一次性的,而是长期的,排多久就要测多久。第二,中国要到日本去取样,而且我们可以规定时间、地点、取样内容,不接受日本取好了样再给你测,不给日方动手脚的空间。而且不只中国,其他国家只要有关切,也能凭这张中国拿下的入场券参与到排海监测中。要知道,这可是历史上首次由一个国家对另一个主权国家的核电站进行排放监测。核电站不是菜市场,没有专业资质的人员肯定进不去,更何况以后要进到日本核电站里头的还是中国人。能让日本答应如此苛刻的条件,天知道中国谈判团队经历了什么。三、怎样才能恢复日本水产品进口?毋庸讳言,跟日本人谈判,光靠苦口婆心没用。中国禁止日本水产品进口,这是张王牌,也打痛了日本。首先要搞清楚的是,我们对日本水产品采取的临时性禁入措施不是乱来,而是有充分的科学和法理依据。世贸组织的奠基文件——《马拉喀什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有一份附件名为《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其中就明文规定,“为了保护人类、动物或植物的生命或健康,世贸组织各成员有权采取必需措施,包括从源头上采取封控手段”,并特别强调,在有关科学正确证据不充分的情况下,可以采取临时措施。中国的《食品安全法》《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也有相似的严格规定。
▲ 2023年6月,来自韩国各地的数千名渔民在首尔国会议事堂附近举行大规模集会,手举标语牌强烈反对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其实早在2011年福岛核事故发生后,中国就禁止从日本进口产自福岛县、群马县等10个地区的食品、食用农产品、水产品及饲料,防范日本核污染食品输华。而对于来自日本其他地区的食品特别是水产品,也严格实施100%查验。也就是说,中国对于日本水产品采取任何措施,出发点都是“人民至上”“科学至上”,而不是为了“泄私愤”,更不是“经济胁迫”。至于现在中国同意“逐步恢复日本水产品进口”,显然不意味着我们现在立马就要放开,而是日本先得满足以下几个前提,我们再做定夺。放不放开?关键在于日本必须信守承诺,允许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利益攸关方长期、有效、独立监测核污染水排海情况,这是一切的大前提,否则都没得谈。何时放开?这当然必须基于科学证据。能不能向解除禁令再迈一步,日本说了不算,还是得看中国参与国际水质监测和独立取样检测的结果,也要看中国海关对日本水产品检测的结果。两者都必须长期符合标准,缺一不可。如何放开?在满足前两项条件的基础上,一是“逐步”,意思就是边做边看,如果日本在前两项立场上有所倒退,那这一逐步的进程和速度就不好说了。二是“符合规准”,那就是输华水产品必须经过中方严格检验,在各项食品安全指标上不能出任何差错。此外,即便恢复日本水产品进口,也至少保留排海前对日本10个地区的进口限制。这不失为一个稳妥、理性的决定。在世界冲突不断、经济持续下行的背景下,在科学和合规的前提下,中日逐步放开贸易限制,也是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乐见的结果。毕竟,中日之间包括渔业、水产加工在内的不少产业都是相伴相生的关系。如果在数据可靠且长期合规的情况下,依旧无差别限制进口,只会对我们自己的相关产业和从业人员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也不利于中国在世贸组织中的角色。还是那句话,不要用日本的错误来惩罚我们自己。四、如何确保海洋环境和海产品安全?首先,上面已经说了,这次的中日共识,实际上是给日本水产品输华加上了两道“门闩”。一道是中国海关及其他监管部门对自日本进口的水产品进行直接检测。日本水产品是否符合进口标准,决定权在中国。另一道就是中国开展独立取样监测活动。相比其他国家只能在公海或本国领海内开展检测,中国不仅可以让本国专家赴日本开展现地环境检测活动,还能根据中方要求指定检测地点。事实上,中国对来自世界各地的水产品进行全面检测,标准一直是非常严格的。我们已经设立了境外—口岸—境内三道防线,做到源头可追溯,全程可监控,安全有保证。此外,中国早已建成海洋环境放射性监测网络,对中国管辖海域开展监测。自2021年以来,我们有针对性地强化了海洋辐射环境监测措施。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21年以来的监测结果显示:尚未见异常。
▲ 2024年4月,生态环境部组织开展第三次海洋污染基线调查,图为工作人员正在将装有多层海水样本的Niskin采水器升至甲板。而一旦进口产品检测出现异常,或中方独立监测数据与日本政府对外发布监测数据存在差异,则可以随时启动“熔断”机制,插上“门闩”,再次禁止日本水产品进口。还有一条,即使我们进到日本核电站里查了没事,然后恢复了日本的三文鱼进口,根据中国相关法律法规,也得明确标注原产地,吃不吃还是你自己的选择。话又说回来,即便各种监测包括中方自己的监测都没查出问题,也没人敢拍着胸脯说日本的东西100%安全。因为目前的技术手段毕竟是有限的,人类的技术水平也总是要进步的,现在安全不等于永远安全。还是那句话,作为老百姓,还得相信中国政府,只要查出问题,一定会随时插上“门闩”。一年来,中国作为国际上为数不多为事关全人类健康问题持续奔走疾呼的国家,终于赢得了“迟到的正义”。目前看,这个共识可以说是个最佳补救措施,为中国人民、世界各国人民,甚至日本老百姓都做了一件大好事。当然,共识只是阶段性成果,远没到一劳永逸的时候。对日本,还得以“时时放心不下”的状态盯紧了、栓住了,也奉劝日本言而有信,不要节外生枝。以后无论遇到任何事,我们都还是要认准以理服人。这对宵小之辈可能不管用,但国际社会终究还是讲理的。中国对人类子孙后代做的善事,终将成为我们的福报。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