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清幽闲适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1937年,甘肃一地主偶遇女红军,害怕惹事的他,竟答应了她的请求

送交者: Breezea[★★★声望勋衔14★★★] 于 2024-09-14 8:29 已读 2362 次 3赞  

Breezea的个人频道

+关注

 

前言

好人自有好报,身份代替不了什么,但可以在一段特殊的时期里,留下一段广为流传的佳话。

“你们的恩情我这辈子都还不完,没有你们,就没有我这儿子。”

1950年一名女同志对着王学文夫妇说出了这一感激的话。


1937年,这位女同志也对着他们说了感激的话,但所处环境却大不相同。她说:

“你们的恩情我现在无以为报,你们没有因为我红军的身份而怕麻烦,还愿意收留我的孩子,真的很谢谢你们。”


一转眼,新中国迎来了光明,流落在外的儿子也等到了母亲接他回家,这份感情越发的深厚,此前的故事也更加刻骨铭心。


一、革命女同志

这名女同志是吴仲廉,对她我们并不陌生。作为红军部队少有的女性人物,她的故事从革命热烈的时期开始了。

吴仲廉在1928年加入红军部队,与其他的贫苦妇女不同

,吴仲廉是经过了很不错的教育。他们一家本是在湖南开小店生存的,勤勤恳恳的工作下,足够日常生活是没问题的。


而这多余出来的钱财,父母全数拿出让吴仲廉上学,他们没有因为吴仲廉是女子,有什么封建思想,反而跟着革命的思想认为:

“我们的女儿也会有出人头地的一天,到了那一天我们也是光彩的。”


如此,吴仲廉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成长起来。

在学习时,她非常的开心,是老师喜欢和拿出来夸赞的学生,放学了回到家还会同父母说自己学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好玩的事。


性格开朗但不失恬静的吴仲廉,让父母更加的觉得自己此前的想法是正确的。

不仅如此,与吴仲廉性格相同的是,她写得一手好字,还会吹箫操琴这一才艺,家里以及邻里街坊时常让她出来展示展示。

可以说此时的吴仲廉就已经给父母脸上添彩了。


父母、学校等带给她的先进思想为其革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而吴仲廉给父母带去的骄傲,却是经历了生离死别以及颠沛流离的生活的,但吴仲廉说:

“这些都是值得的。”

1926年,吴仲廉跟随革命脚步,在湖南展开革命斗争。1927年,再提起吴仲廉,她不再是学生,而是共产党党员吴仲廉。


二、收养红军“娃娃”

多才多艺的吴仲廉,是红军部队少有的女性知识分子,她在政治方面展开工作,一点都不输男子。

1937年,她像自己的母亲一样,也迎来了自己的孩子,但想法不同的是,当时的吴仲廉只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平安的长大成人,过程什么的在当时已经无关紧要了。


因为当时的她刚刚经历了生产以及马家军的袭击,岌岌可危的红军部队自身的威胁就很大,更别提让刚出生的孩子跟着了。而她能做的就只有将孩子保护起来。

于是在甘肃临泽县,吴仲廉很聪明的选择了一位势力较大,且有能力养这个孩子的人家,也就是当地的地主王学文家。


王学文家的口碑很不错,与其他地方的地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行为处事上有自己的准则的,对待百姓和红军部队也很宽容、大气。

并且他还有做保长的经历,人们谈论起,还有人会说他是个大好人呢。在大是大非面前,王学问无疑看的非常通透。


针对这一前提,吴仲廉就想:

“他若是不收,恐怕没有人敢收了。”

很快,吴仲廉趁着夜色,冒着寒风刺骨的天气,来到了吴仲廉家门前,瘦弱的身影似乎风一吹就倒,但胳膊却将孩子抱得非常的牢,生怕冻着摔着孩子。


吴仲廉此行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因为当时马家军就在附近,与红军部队走进,那就是离死更进一步了。

与王学文见面后,双方都提心吊胆的。看着抱着孩子来的吴仲廉,就已经明白了这个女红军此行的目的,王学问率先开口说:

“你是怎么想的我知道,但我这也一家老小,也得为他们考虑啊。”


此话一出,吴仲廉的希望更渺茫了,她没有死活劝说,而是表示理解:

“行,王大哥所想我很清楚,我也不能在你们家多待,我这就走,给你们添麻烦了。”


王学文也很心疼这对孤苦的母子,但实在没办法。在吴仲廉临走时,转机出现了,王学文的妻子出来说:

“让她们留下吧,和咱们刚出世的孩子做个伴,也算是积个善德了。”

妻子的提醒,让王学文发现了“留下来”的机会,这样一来,大家都安全了。如此,开头吴仲廉感激的话说出口。


作为一名母亲,让孩子平安健康长大的想法实现。吴仲廉说:

“虽然我错过了孩子最重要的成长时刻,但在王大哥家,我儿是幸福并在爱意包围中成长起来的。”


三、巾帼不让须眉-吴仲廉

巾帼不让须眉,早期的吴仲廉就已经是毛主席重视的对象了,一手了不得的好字

,不仅毛主席让其展示过,更见证了很多次红军的重要时刻。


吴仲廉曾执笔抄写下三万字,而这三万字的内容是关于建军原则的。她抄写之中更将这些内容记在了骨子里,在实际经验中规范并重新认识着。

如此,不管吴仲廉面对的是百姓还是地主,她都有商有量,绝不会让对方难办。


这就像红军部队即使再艰难也不会多拿百姓的分毫一般,吴仲廉在新中国成立后找回儿子,

而儿子的孝心有一大半在王学文夫妇身上,吴仲廉也尽可能的帮助生活艰苦的王学文一家,将这份恩情牢记一辈子。


建国后,吴仲廉展开工作非常的信任百姓,将百姓们提出的建议放在首位。

她将与百姓联系的渠道简单化,百姓的所有信件,吴仲廉都会一一看过,并认真记下并改正。


做到了毛主席所说的“深入群众”,也做到了“事事有回应”。吴仲廉经受了百姓们的帮助,也用自己的行动回应着百姓。后来,毛主席视察时,见到吴仲廉后还说:

“小吴做的真不错,有你在我放心。”

在毛主席面前,吴仲廉时而严肃,谈论的是工作事宜。时而开朗大方,笑容满面,他们讨论的是家常、习惯。


在吴仲廉的教导下,她的儿女也在这些影响中越来越好。吴仲廉父母盼其成才,吴仲廉盼儿女平安长大,报效祖国。

结语

在动荡、复杂的年代,王学文一家是讲义气,善良的一个。虽是地主,但本性善,是吴仲廉的恩人,也是红军的助力者。


吴仲廉的事迹光彩耀眼,她的精神令人敬佩。作为母亲,她是合格的。作为国家的贡献之人,她是坚定的。

红色的革命故事,将照耀一代又一代。

喜欢Breezea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