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国总理谢赫·哈西娜的生活以及她的政治生涯都深受早年创伤的影响,这种创伤既是个人的痛苦,也是国家的印记。
那是1975年,她的父亲、富有魅力的孟加拉国开国领袖谢赫·穆吉布·拉赫曼和大部分家人在一场军事政变中遇害。当时身在国外的哈西娜被迫流亡印度。
她后来回到孟加拉国,并成为了该国总理,这体现了孟加拉国对更美好、更民主未来的希望。她试图控制动辄发动政变的军队,勇敢地对抗伊斯兰好战分子,并在这个贫穷国家推动经济改革,作为一名世俗的穆斯林女性得到赞颂。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变了。她变得越来越专制,镇压异议,仿佛孟加拉国就理所应当由她来继承。然后,在周一,多年的专制统治终于带来了后果,将她赶下台,她的人生故事又回到了原点:她在一场声势浩大的抗议运动的强大压力下辞职,并再次流亡国外。
她对起初本来和平的抗议运动发起了致命镇压,激怒了学生领导的抗议者,他们冲进她的官邸,将里面洗劫一空。他们毁坏她的肖像,拆毁她父亲在城中各处的塑像,并袭击了她所在政党的官员的住所和办公室。
就在哈西娜仓促下台的数月前,她连续第四次获得了五年任期,并认为自己对权力的控制牢不可破。在她走后,孟加拉国再次陷入了她父亲建国之初这个国家时常出现的混乱和暴力。
她的下台令抗议者立刻陷入一片欢腾,但他们需要面对的还有更为令人担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