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小姐心善施舍小乞丐,不料家道中落,小乞丐:我来娶你
南宋年间,在山东济宁一带有一户人家。这户人家姓王,是这附近的大户人家。王家光
丫鬟就用了不下数十人,再加上其他看家护院的家丁,这些人加到一起少说也得五十人。而王老爷为人还不错,今年他已经五十开外,家中有两个少爷,两个女儿。
大少爷叫王炳文,今年二十六岁。孩子也七岁了。二少爷王炳富,今年二十三岁,也有了孩子。三女儿今年十八岁,已经成婚,嫁到了邻县的一个员外家,也算是嫁到不错。这小女儿呢,今年才刚刚十五岁,叫葛玉莲,人生的也很美,而且性格特别好。
王老爷对这个小女儿是十分的喜欢,哥哥姐姐也喜欢这个妹妹。所以这玉莲小姐,自然是从小就十分的受宠。小女儿玉莲从小就心地善良,见了乞丐就会去施舍。周围的人也都知道王家这个小女儿,玉莲有时候在街上见了玉莲,都会尊敬的喊玉莲为善心大小姐。
在玉莲五岁的时候,镇里有个比较大的庙会。这庙会一年一次,很能吸引南来北往的人。王老爷这一天让三个家丁跟着,坐著马车,带著孩子们去逛庙会。庙会上真是人山人海,他们一家人在家叮的护送下,还算玩的很开心。
就在回来的时候,玉莲看到一个头发蓬乱、衣服也是破衣烂衫的小乞丐,在庙会上乞讨。这小乞丐看到王老爷这一家人,就知道他们都大户人家,于是就走过来乞讨。家丁李二壮看到了,便把这小乞丐赶到了一边。那小乞丐大声的说了一句:“老爷,行行好吧,行行好。”
由于人特别多,王老爷光顾著看庙会上各式各样的表演了,根本没有听到。不过五岁的玉莲却听到了,她扭头就看到家丁李二壮正在推开一个小乞丐。于是她就走了过去,对着李二壮说道:“不要推他,让他过来说话。”李二壮听到是玉莲说话,于是也不再推那小乞丐,而小乞丐便来到了玉莲的身边。
这小乞丐声音很细,他说道:“行行好吧,请给口吃的。”玉莲拉了拉父亲王老爷的手,这时王老爷才注意到,原来有个小乞丐在乞讨。王老爷顺手拿了有十几枚铜钱,就递给了玉莲,意思是让玉莲看着给。玉莲接过来铜钱,就一股脑全部都给了那小乞丐。王老爷看到了,说道:“玉莲,你可大方,爹爹给你的铜钱,你全都给了那小乞丐了。”玉莲说道:“是,爹爹我看他真是很可怜,年纪也就跟我差不多大吧。”
王老爷听了便不再说话。那小乞丐接过了钱,对玉莲是千恩万谢。玉莲问她叫啥名字,那小乞丐说自己叫张生,今年六岁。玉莲听了,说道:“我叫玉莲,今年五岁。”小乞丐张生听了,说道:“谢谢玉莲小姐。”说完他便走了,他去买吃的了。
玉莲看到那小乞丐拿出刚给他的一文钱,买了三个馒头,他并没有吃,而是往远方跑去。等王老爷准备上马车走的时候,就看到小乞丐张生又跑过来了,这次后面还跟着一个妇女。这妇女也是穿的补丁的衣服,小乞丐张生说:“娘,这就是刚才给我铜板的老爷和小姐。”那妇女便走过去,给王老爷和小玉莲说谢谢。
这时候王老爷注意到,这妇女虽然穿的是带补丁的衣服,不过服饰并不像普通人穿的衣服。刚才乞讨的小乞丐虽然看著是个乞丐,但是礼数也是十分周全。这时候那妇女说道:“老爷,一看您就是富贵心善的老爷,今天多谢您了。”王老爷听了,微微点头示意。
就在这时候,那妇女说道:“我想请求您一件事情,我还有个小女儿,今年才四岁,我真的养不住她了。我男人走的早,眼下小儿子张生虽然年纪还不大,但是能帮助我乞讨,能帮助我做事。可是我四岁的小女儿还太小,我想让她留在您府里,将来给这位善良的大小姐做个丫鬟也行,赏她一口吃的,让她长大就好。”
这妇女红住眼圈,说的特别动容。王老爷听了,心里怔了一下,看向自己的小女儿玉莲。玉莲听了说道:“是小妹妹,她在哪里?”那妇女听了,便给王老爷一家说道:“请您等我一会,我马上把女儿接过来。”王老爷安排家丁在这原地等会,然后点点头说道:“好,我等会你。”
不多时,那妇女带住一个小女孩过来了。这小女孩没有想到,并不像张生穿的那样,一看就是个乞丐,头发又乱。而这小女孩衣服虽然不算新,但是还算得体,头发也梳理了脸庞也很干净,而且长的还算清秀。玉莲一看就喜欢上了,说道:“小妹妹,你叫什么名字?”那小女孩看到眼前跟自己差不多大的小姐姐,便说道:“我叫春燕。”玉莲听了说道:“我叫玉莲。”说完就把小手拉起了春燕。
王老爷看到眼前的场景也很是感慨。他看到这女孩让他的母亲孩打扮了一番,心里也是十分的感慨。他又看到小女孩春燕的脸庞是面黄肌瘦,就知道平时肯定也是吃不到什么东西。于是王老爷就起了恻隐之心,他说道:“这小女孩春燕,跟着我回府吧,我姓王就在城南居住,到了城南一打听都知道我。”说完王老爷有掏出几两碎银子,然后给了那妇女说道:“春燕虽然才四岁,但是我王老爷做事讲规矩,既然成了我府里的家丁,那不论年纪多小都会有工钱,这是春宴的工钱,先提前让你预支出来,以后想孩子了就去城南找我即可。”
那妇女听了,赶紧拉住儿子张生给王老爷下跪。王老爷说道:“起来吧,看你礼数周全,不像是普通农户家的人,拿住这几两岁银,好好让你儿子张生学本事,我看张生也是既懂事又聪明的好孩子。”那妇女听了,心里十分的感动。后来那妇女从衣服里拿出一个木牌,木牌中间有个字,是用篆字刻的一个章,然后给自己的小女儿说道:“这个木牌一定要留好,这是娘亲给你的最重要的东西,明白了吗?”别看小春燕才四岁,她知道眼下就要和自己的娘亲分别,她虽然不忍离开娘,但是她却十分听娘的话,她点了点头,便说道:“娘,我记住了。”
就这样那妇女给王老爷道别后,一把拉住儿子张生,头也不回地消失在人群之中。春燕没有跟。玉莲小姐拉住春燕的手,说道:“过几天,你娘会来看你的,放心吧。”王老爷看到眼前的一切,也是十分的动容。就这样,王老爷让玉莲和春燕都上了马车,他们便回了家里。
到家后,王夫人看到王老爷带回来一个小女孩,便十分的惊讶。王老爷便一五一十地说出了今天事情的经过。王夫人听了,不禁的看住春燕这个小女孩,她看到春燕正在和玉莲玩呢,玉莲呢十分的喜欢这个小妹妹,她拿出了自己喜欢的糖果让春燕吃,春燕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糖果,她特别开心,笑起来脸上满是灿烂。王夫人点了点头,她对着王老爷说你今天做的对,这么好一个小女孩,咱女儿玉莲又喜欢,将来也能让她跟玉莲做个伴,咱家也不缺她这一口吃的。
王老爷也是点了点头,王老爷说玉莲比我还善心呢。就这样,春燕算是慢慢地在王姥爷家里稳定了下来。由于春燕来王老爷家的时候才四岁,王老爷和王夫人也是把春燕看成半个丫鬟半个女儿,是年龄太小了。每当王老爷想起来春燕和他娘亲分别的场景,王老爷的心就十分的动容,是啊对于他们来说太难了。
春去秋来,时光悠悠。这一年玉莲十岁了,春燕也九岁了,家里的其他哥哥姐姐更大了。不过玉莲和春燕玩得最好,玉莲和春燕一个屋里住,不过她们有主仆之分,在外人看了玉莲是小姐,春燕是丫鬟,她们回到屋里就变成了好姐妹了。是当年认识的时候,他们的年纪太小,而且年纪又相仿,从小天天一块玩,这样的感情真的是情同手足,亲如亲姐妹。
随着王老爷的儿女们都逐渐成婚常大,现在家里就剩下玉莲了。这年玉莲十五岁,丫鬟春燕十四岁,他们都是十分的懂得礼数。王老爷最喜欢玉莲,把小女儿玉莲视为掌上明珠。这些年,丫鬟春燕就再也没有见过自己的哥哥张生和娘亲,她所有对母亲的记忆,就是母亲给她小木牌的那一刻,母亲说让她永远记得这块木牌。
有时候丫鬟春燕在晚上,经常在想自己母亲时,会拿出那块木牌,她就会想娘,这些年来你在哪里,女儿现在长大了,过得也很好,只是不知道娘如今会怎么样。有时候玉莲也能看出春燕的心思,经常在晚上的时候,玉莲对春燕说,将来有机会跟着她去找找她的娘亲,春燕总是感激地说多谢小姐。
到了第二年,玉莲十六岁了,也到了说亲的年纪。王老爷和王夫人有心给玉莲说个好的人家,只是这县城,他知道的好人家真是寥寥无几。所以媒婆倒是来过,只是都过不了王老爷的眼。就在这一年,王老爷家的生意不知道是怎么了,一天不如一天,不是当铺买卖亏了钱,就是布匹行卖出去的布匹有瑕疵,人们退货的退货,来要账的要账,把王老爷急得直上火。
他的两个儿子虽然都成婚了,但是都没有太大的本事,全家人都指望王老爷呢,三女儿虽然嫁到了员外家,可是毕竟没有在本县,也不能说来帮忙就来帮忙,毕竟是两家人。到了这年的后半年,王老爷家里的钱财就少得可怜了。后来二女儿知道后,女婿和女儿从家里拿了些钱财接济,才让王老爷家勉强过了这一年。
刚刚过年,本县一个大财主便登了王老爷的家门,他也是直言不讳,想跟他儿子说亲事,让玉莲和他的儿子成婚。说实话要是在前两年,王老爷都不带正眼看他的,这财主姓丁,有个儿子叫丁富贵,小名叫个狗剩,这县城里都知道,这个狗盛长的不怎么样,却是不干好事的主,经常是花天酒地的,王老爷怎么能看得上他。
可是现在家里没有钱了,见人就得低三分,王老爷没有敢直接拒绝,而且先委婉地说,让他和夫人小姐商量商量。丁财主听了,说道好我就给你们七天时间,我到时候就拿着彩礼来了,说完丁财主扭头走了。王老爷目送丁财主走远,无奈地坐在屋里的椅子上,一时不知道如何是好。
夫人其实在屋里听得一清二楚,夫人跟王老爷说道这可如何是好,现在那丁财主家理财大气粗,他说是来商量,其实哪里有商量的余地,这要是不同意,将来更不好过,这要是同意了,你还不是把咱女儿玉莲往火坑里送啊。当天晚上,家里就召开了家庭会议,让大家商量对策。两个儿子坐在父亲王老爷跟前,也是没有主意,玉莲心里十分的着急,急得小脸红通通的。
后来王老爷说如今之际,咱们惹不起躲得起,明天就遣散家丁,咱们全家离开此地。家里还有些钱财,等将来再挣了钱,咱们再回来。家里就留一个老家丁看家,有人来问,就说咱们远行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再回来。过个两三年,也许丁财主的儿子就成婚了,他也不会再招惹咱们家玉莲。全家人听了王老爷的想法,都没有意见。
于是到了第二天,王老爷就把家丁的工钱结清,把他们都遣散了,家里就留下了一个老家丁。春燕姑娘没有离开玉莲,她说她不要钱,她只要陪住玉莲就行了。王老爷和夫人这么多年,早已把她看成是半个女儿了,王老爷点了点头,于是就在这天晚上,他们找来马车,一家人乘着几辆马车往南走去。王老爷打算去扬州,扬州有个王老爷的故乡,曾经王老爷和那位朋友十分的要好,到了扬州让他那位朋友扶持一下,也许一年就会缓过来。
他们就这样一家人离开了济宁,往扬州赶去。到了第七天头上,那丁财主带着彩礼,便往王老爷家里走去。到了王老爷家,敲开门后,一个老家丁出来了,说道王老爷一家人都出远门了,可能三年五年也回不来。丁财主一听,觉得非常不可思议,他还非常的怀疑,这老家丁说的是不是真话。那老家丁也看出了丁财主的心思,于是就让丁财主去家里看看,丁财主进来家里,看到家里确实是收拾的前前净净,于是丁财主才走。
后来他又暗地里派人在王老爷家附近盯了个把月,发现没有一个人来,只有那个老家丁,时不时地会去买些简单的东西。丁财主这才相信。再来说王老爷,王老爷到了扬州后,路途还算顺利,不过他却没有找到他想要找的人,原来他多年前的顾交早已经离开了扬州城。王老爷又打听了一下,最后也没有打听到去了哪里。没有办法,王老爷只好先在扬州城的边上,租了一处院子,全家人先暂住在这里。
王老爷曾经也是白手起家,所以现在手里没有多少银钱了,这日子就只能清贫的过住。王老爷现在常常跟自己的两个儿子说,现在家里可不是以前了,如今我们家家道中落,你们也要想办法自食其力。大儿子王秉文,二儿子王炳富,以前不知道什么是粗茶淡饭,也没有考虑过柴米油盐,现在才知道,原来当手里没有钱的时候,应该怎样才能够过活。好在这两个兄弟念过今年书,还算有点文化。
这年扬州城里有个刺史,他计划招些写字差不多的人,要重新抄些书来存放。很多有钱的书生,看不上抄书给的这点钱财。王秉文和王秉福知道了,便天天去抄书,多少也能挣些钱财。当然了,他们挣的钱财也就是勉强能够度日。王老爷在扬州坚持了一年,这一天,王老爷给家里的家丁去了书信,他想问问那丁财主的儿子丁富贵,成婚没有,如果他家儿子已经成了婚,那么就再回去山东济宁。
再来说王老爷的老家山东济宁,这一天济宁来了一个马车,在这对马车前面的是一个翩翩少年郎,这少年今年刚刚十八岁,长的是一副书生的模样,他头戴著状元帽,身穿着官服,原来是一个中了状元的状元郎。状元郎是路过济宁南下去宁波的,他路过济宁市来打听王老爷家住处的,找了好久才找到王老爷的家。到了王老爷家后,发现开门的就一个老家丁,而且感觉王老爷的府上并没有其他人。
那家丁看眼前的这位少年,穿著状元的服装,就知道他来历不凡,于是就问这位少年找王老爷干什么。这少年说道自己叫张生,多年前在这里的庙会上乞讨时,遇到了王老爷一家人,后来,自己的妹妹便在王姥爷家里做丫鬟,她叫春燕。后来承蒙王姥爷的收留,还设施给母亲几两碎银,我家曾经也是大户人家,只是出了变故,所以才会变穷。后来我母亲拿住这几两碎银一路北上,终于是来到了我远方的三舅家里,后来我们在我三舅家里稳定了下来,我母亲又让我读书,我最后终于是考中了状元。
母亲让我先去找自己的亲妹妹,再跟着妹妹去老家,见见我自己家的族人。王老爷的老家丁听了点了点头,他说道真是有志不在年高,真是一个好样的少年郎,我家老爷去了扬州,他刚刚还来了书信,问这边的情况。张生听了点了点头,那老家丁说春燕在王老爷府上多年,王老爷待你妹妹春燕,就像他的女儿一样,这书信上有王老爷的地址,你想找他就去吧。
告诉王老爷,那丁财主家里的儿子今年后半年成婚。张生听了点了点头,于是张生又带住人马,继续南下往扬州赶去。过了几天,张生来到了扬州,他根据书信的地址,很快就找到了王老爷租的房子。张生这就敲开了王老爷的家门,看门正是王老爷,这么多年过去了,王老爷已然是老了不少,不过张生那年六岁,他时刻记得恩人的相貌,所以当张生看到王老爷时,张生说道您就是王老爷吧。
王老爷看到眼前这个状元打扮的年轻人,他使劲地擦了擦眼睛,可是就是想不起来这人是谁。是当年张生,只是个六岁的娃娃,王老爷的变化可能还不太大,但是小孩子的变化那就大得多了。王老爷听到张生问他,于是王老爷点了点头,说道我是,不过你是不是找错人了,我并不认识你。张生说道王老爷,我没有认错您,我是张生,当年您收留我妹妹春燕,施舍我们银子,还记得吗。
王老爷听了原来如此,张生说今年的殿试我中了状元,于是他把事情的前后又给王老爷说了一遍。王老爷听了,心里十分的动容,原来这就是那个小乞丐,真是没有想到时过境迁啊。王老爷赶紧把张生让到了家里,然后他去找丫鬟春燕了。春燕正在和小姐玉莲学女工呢,她们也计划要学会一技之长。王老爷赶紧找到女儿玉莲和春燕,他说道春燕真没有想到,你哥哥张生来了,他现在中了状元来找你了。
春燕一听是自己哥哥张生,赶紧就出门了。玉莲也依稀记得当年那个小乞丐张生,于是玉莲也走了出去。当春燕看到哥哥张生,张生也看到自己的亲妹妹春燕,他们兄妹二人眼圈都红了。张生知道妹妹会问什么,他直接说道咱娘现在很好。春燕听了,拿出那个已经磨平的木牌,眼睛就湿润了。大小姐玉莲看到眼前的张生,不由得怦然心动。张生现在是一表人才,又是当今的状元郎,真是可喜可贺。
张生看到玉莲,想了一下,说道你是当年的大小姐吗?玉莲点点头,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她说道你还记得我。张生说道自然记得,在下感激不尽。玉莲心里听了,心里十分的开心。就这样,张生给王老爷说了济宁丁财主的情况,王老爷听了,便计划过些日子再回去。张生说他要带妹妹先回老家见自己族人,然后也会去济宁任职,自己正好被分配到了济宁,先到地方任职。
就这样他们先分别了。半年后,张生带著妹妹春燕又来到了济宁,张生把自己娘也接了过来。等张生把自己的公事都办请后,张生便去了王老爷的家。原来张生是来提亲的,他希望能迎娶玉莲小姐。玉莲听了特别开心,原来张升跟妹妹春燕走后,春燕就在路上说了,她说大小姐玉莲喜欢哥哥,王老爷又有恩于咱们,希望哥哥考虑玉莲小姐。张生知道玉莲心地善良,他心里自然愿意。
就这样张生和玉莲成了婚,王老爷和王夫人也特别开心,真是没有想到自己女儿嫁给了状元郎。后来王老爷家里的生意再次做大,而且比以前做的更大,成为了富甲一方的大家族。他的两个儿子经过这次的历练,也成长为了王家的人才。人们都说老爷一家心地善,乞丐常大中状元,办事女儿扮丫鬟,常大报恩,恩情如山。
已标注为九梦儿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