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公司的宿命已经揭示了美国的未来(六)
那么麦道的客机为什么一开始也卖得不错呢?
主要是靠政策。
以前的客机发动机可靠性还没有现在这么高,所以当时的欧美航空局就有一条规定:
跨洋飞行的大型宽体客机必须安装多于2台的发动机。
波音是老实人,他们严格按标准进行了设计:
不需要跨洋飞行的近程窄体客机一边翅膀安一台发动机,总共两台发动机;
需要跨洋飞行的远程宽体客机一边翅膀安两台发动机,总共四台发动机。
而麦道则钻了个空子:
规定只要求安装“多于2台发动机”,没说一定要“安装4台”。
于是麦道就安装了3台发动机,搞出了一个三发客机。这就是DC-10,它的第三台发动机安装在垂直尾翼上。
三台发动机当然比四台发动机更便宜且省油,于是该机型一上市就得到了市场的青睐。
但很显然,这个设计并不是从产品的性能和安全的角度出发去考虑问题的,因此它在技术上存在着巨大的隐患。
比如说发动机维护困难、尾翼容易受到发动机故障的影响等等...
但更严重的,是这种“为了眼前利益可以轻易牺牲产品质量”的思维。
抱着这样的思维去造飞机,结果可想而知。
DC-10服役后果然各种奇葩故障一大堆,最终喜提“空难之王”的头衔一点也不意外。
后来随着政策的改变,这款靠钻政策空子脱颖而出的产品便逐渐被市场淘汰,顺带还带崩了麦道公司在民航市场的口碑。
于是麦道公司就只剩军用战斗机市场了。
结果后来碰上冷战结束,军机订单锐减,再加上几次关键的竞标又输给了其他军工集团,这个曾经的巨头便直接倒地不起了。
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公司嘎了肯定不是好事;但从乘客的角度来看,这是感谢不杀之恩啊。
不过这么大个公司也不能说没就没了,总得找人接盘。
找谁呢?就波音吧。
彼时的波音如日中天,急需大量的新生产线来提升产能。
它去收购麦道,不仅可以保住麦道员工的饭碗,还可以利用麦道现成的设备加快自己称霸美利坚的步伐,皆大欢喜。
于是在1997年,波音正式兼并了麦道。
就当人们期待着麦道员工在波音的管理下“改邪归正”时,“寄人篱下”的麦道人居然反过来向波音表示:
我有一些发财的秘诀可以传授给你。
这帮人的脸皮着实厚得令人意外,公司都折腾黄了还搁这传授经验?
然而更令人意外的是,波音居然觉得他们说的有点道理。
那么麦道的这个“秘诀”是什么呢?
在这里我先问一下大家,作为一家飞机制造商,应该怎么个赚钱法?
你肯定会觉得这个问题很简单。
无非就是把产品做好,赢得客户口碑,然后大卖特卖,自然就赚到钱了。
而好的客机主要有这么几个标准:舒适、安全、省油、高效。
所以你就往这几个方向攻关,跟对手卷起来就完事了。
但麦道不是这么个逻辑。
在他们看来,想赚钱很简单:公司股价涨了就行。
这好像也没错。
公司说到底是股东的,公司赚钱的最终目的就是股东赚钱。而对于股东来说,股价上涨就是最大的利润。
在这套逻辑下,拉股价才是公司运营的终极目的。
当然,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
“公司股价上涨”跟“把产品造好”并不矛盾啊。
产品好,业绩才能好;业绩好,股价才能上涨嘛。
道理虽然没错,但现实中的股票市场是非常复杂的。
公司产品的表现确实会影响股价,但不是唯一因素,很多时候甚至不是最重要的那个因素。
拉升股票最直接的办法,是砸一大笔钱买入这个股票。
大资金买买买,股价自然涨涨涨。
所以麦道的秘诀很简单:咱公司花钱去买自己的股票,把股价炒起来就成功了。
但这样操作的话不就成冤大头了吗?
并不会。
因为市场里面的投资者不仅数量很多,而且有很强的从众心理。所以你只要带个头把股票拉起来,自然就会有很多路人蜂拥而上。
你出三成,股民出七成,最终你这三成不仅能回来,还有的赚。
当然,这个操作也有个前提,那就是公司的基本面要过得去。
毕竟股民也不是傻子。
这么说还是要把产品做好咯?
那不一定。
所谓的基本面,本质上只是一堆纸面数据。
财报好就是基本面好,至于这个财报怎么做,麦道这帮老师傅们有的是经验。
于是在麦道人的倾囊相授下,波音打开了“轻松赚钱”的新世界大门,走上了碾压麦道、收购麦道、学习麦道、成为麦道的“康庄大道”。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