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系列(五) 聪明杯
尝试聪明杯(Clever Dripper)是一个偶然的决定。三个星期前,我买了一些咖啡青豆,恰好看见聪明杯在同一家网站打折,顺便买了一个。到手后,我几乎天天使用,发现它实在是太方便了,而且几乎不需要什么冲煮技巧。因此,我认为值得写一写并且强力推荐这个产品。聪明杯由台湾公司Abid Co.于2008年发明。现在这家公司改名为EK Int‘l Co. Ltd.(宜家贸易股份有限公司)。聪明杯的名字可能来自于它的“聪明”设计,即使是新手也能轻松使用。原来的公司名Abid 据说是Absolutely Best Idea Development的缩写。看来发明者真的是聪明绝顶。聪明杯的外观和形状与手冲杯(如V60)相似。内部也有肋骨,重要的区别在于底部有一个阀门。它需要使用滤纸,滤纸底部是平底的。咖啡粉放在滤纸内。当聪明杯放在平面上时,阀门关闭,咖啡液不会流出,咖啡粉一直泡在水中。阀门的最关键组件是一个活塞,当聪明杯放在咖啡杯上时,杯底被咖啡杯的边缘顶起,活塞上升,阀门打开,咖啡液流出。滤纸得作用是把咖啡粉留住,从而粉液分离。
聪明杯的优缺点优点
聪明杯结合了泡制(Infusion)和冲制(Percolation)的优点。泡制法如法压壶,简单且萃取均匀。但是最后总是需要粉水分离,法压壶在这方面不理想(参考初学系列(三)法压壶)。冲制法如手冲,将咖啡粉固定,水流过咖啡粉,把咖啡因和其它的物质带出来。用滤纸做出的咖啡特别干净。但是手冲要做到萃取均匀,恰到好处(既充分又不过萃),还是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练习。聪明杯避免了手冲中的旁路水问题,提供了简单且稳定的一致性(consistency),对于初学者最友好。用聪明杯做咖啡,在同样的豆和参数下,我们可以和职业咖啡师一比高低。聪明杯还可以当成手冲杯使用,只需一直开着阀门即可。聪明杯做出的咖啡味道怎么样呢?以我自己的感觉,跟手冲比更圆润醇厚,很明显口感(body)更厚重,感觉咖啡更“浓”。其它没有太多区别。一开始我并不是特别喜欢,但是在减少冲煮时间和增粗研磨度之后,味道接近手冲。在喝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自己也开始喜欢厚口感的味道了。缺点
没有!操作步骤聪明杯冲煮质量主要通过以下五个参数控制:粉水比、粉研磨度、萃取时间、搅动和水温。建议从常用的配方和参数开始,然后调整各个参数,以找到适合自己口味的搭配。最快速有效的可调参数是粉研磨度。如果磨豆机还不错的话,建议其它参数不变,专注于调整研磨度。当然萃取时间也是非常容易调整的。 1. 烧350克水至93度。 2. 折叠滤纸,放入聪明杯。 3. 磨20克咖啡豆,中度研磨。 4. 用烧好的水冲滤纸,打湿滤纸并温杯。倒掉水。 5. 把磨好的咖啡粉倒入滤纸中。轻轻晃一下使得粉面平整。
6. 将聪明杯放在(包装盒内带的)圆形平板上,再将平板放在电子秤上。这样电子秤和聪明杯不会直接接触,保证食品卫生。 7. 电子秤清零,启动秒表(很多电子秤有秒表功能,手机也可以)。 8. 注入320克水,盖上(包装盒内带的)盖子,以保温并减少芳香物质挥发。
9. 在两分钟时用勺子轻轻搅拌咖啡3-5次,并把浮在水面的咖啡粉轻轻推入水中。 10. 在三分钟时将聪明杯放在合适容量的杯子上,阀门打开,咖啡液流出,这个过程约需一分钟。
11. 冲洗聪明杯。这些步骤看似很多,但都非常简单。聪明杯的设计非常用心,考虑周全,提供的圆形平板和盖子也显示了发明者的细致和贴心。如前所说,聪明杯非常值得一试。希望这些内容对你享用咖啡有帮助。初学系列写到第五篇了,短期内没有计划写别的。如果要写,估计是手动的浓缩咖啡机,但是不便宜,而且写完之后大概率是当摆设。不过咖友如果对任何别的冲煮方式感兴趣,请留言或发信。我非常乐意跟其他咖啡爱好者互动和交流。
贴主:tianxia2于2024_08_05 21:23:15编辑
已标注为tianxia2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