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中将68岁被逼自尽,毛主席愤怒批示八个字,儿子后来也成中将
在新中国的开国将帅中,大多经过了长期艰苦环境和斗争的磨练,这些苦难使得他们拥有了艰苦朴素、廉洁奉公的高尚品格。其中,刘培善将军更是如此,他也被人们称为“廉洁奉公、艰苦奋斗的将军”。
1912年9月4日,刘培善出生于湖南茶陵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其父亲刘鼎元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不过也曾上过四年学,认得一些字。
1921年,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9岁的刘培善进入了私塾读书。然而,仅仅一年后,他便因家庭贫困交不起学费而中途辍学。
此后,刘培善便跟随父亲干起了农活,白天他就劈柴、放牛,到了晚上,就在昏暗的油灯下看书写字。
1927年,茶陵地区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受此影响,年仅15岁的刘培善参加了家乡的农民协会,并担任少先队队长。小小年纪的他,组织了30多名少先队员参与看管土豪和站岗放哨的任务。
1929年,刘培善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并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后,他先后担任班长、连长、团政治委员等,并多次身先士卒,参加了国民党军对我党根据地的反“围剿”战争。
1934年,红军主力长征后,刘培善奉命指挥部队坚持游击战争,掩护主力部队突围。9月,刘培善指挥部队向位于武功山下的安福县泰山区转移,不幸的是,部队在转移途中与敌军正面遭遇,损失惨重。
刘培善和战士们在空前艰难的环境中,不仅得不到给养,而且经常一连几天都吃不到一顿饭,饿了就挖野菜吃,找不到野菜就用树叶、草根充饥。他们就这样过上了“野人”的生活。
1935年2月,随着时任湘赣边区政治部主任贺振芳背叛革命,游击队与外界唯一可以联系的一部电台被打掉。自此,他们与组织失去了联系。
2月中旬,根据中共湘赣省委命令,刘培善组建省委挺进队,负责筹款筹粮。然而,6月中旬,时任中共湘赣省委书记、湘赣军区政委的陈洪时却带着省委机关的10多人叛变。
叛变前夕,他还曾将刘培善叫至省委,要求他率领部队一起到白区,刘培善听后当即拒绝。
气急败坏的陈洪时露出了真面目,恶狠狠地说道:“省委已经作出决定了,你要是不去就把枪卸下来。”
陈洪时说罢,一旁的人便走过去要动手下刘培善的枪。刘培善见状,迅速向后退了一个身形,并掏出枪来,大声喝止道:
“我刘培善头能断,血可流,活着是革命的人,死了就是革命的鬼。你让我去白区工作,这不就是去送死嘛。绝对办不到。”
刘培善的气势让陈洪时一时间没了主意,只好放走了他,本来要跟着陈洪时去白区的四名同志也被刘培善的言行感动,跟着他一起来到了挺进队。
此后,刘培善率领挺进队与国民党军的“围剿”展开了激烈的反击。期间,面对国民党军的诱降,刘培善从未产生过动摇,国民党军官何健、熊式辉还曾亲自给他发去劝降信,并承诺给他以“高官”、“美女”,但在刘培善坚定的革命意志面前,这些诱惑根本不堪一击。
在坚持开展游击战争的三年时间里,刘培善不仅组织大家一起深入学习革命政治理论,还不断相机打击国民党军。
晚年,刘培善在回忆起这段艰苦卓绝的岁月时,他曾这样写道:
“土地革命时期是决定我革命到底的关键……当时我认为主力红军是不会被完全消灭的……只有坚持斗争,才有出路。因此,我仍然在党的领导下,不顾一切牺牲,征服一切困难,坚持湘赣地区三年游击战争,保持了有生力量。经过这一严重斗争考验,确立了我革命到底的人生观。”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对于南方各游击区域的工作,中共中央下达了特别指示。然而,由于刘培善所在部队已经与中共中央失去了联系,并且常年在深山老林之中,对外界形势的变化并不知情。
11月中旬,陈毅装扮成商人的模样来到了这里,向他们传达中共中央的指示。刘培善曾一度怀疑陈毅的身份,并谨慎对待他传达的有关中共中央的指示。
直到经过一番甄别,刘培善才信任了陈毅,也真正相信了外界时局的变化。此后,在陈毅、粟裕的指挥下,刘培善继续英勇作战,同日军展开对抗,立下了赫赫战功。
1945年,刘培善奉命出席中共七大,期间,在陈毅的带领下,他和其他十多位在坚持湘赣边区斗争的干部来到了毛主席所在的住处枣园,并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
解放战争爆发后,刘培善又继续战斗在前线,他与司令员谢详军率部参加了苏中七战七捷战役,充分展现出了优秀的军事指挥才能。
解放战争后期,刘培善已经担任起了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的政治部主任,并指挥部队参加了渡江作战、上海战役、福州战役等。
新中国成立后,刘培善南下福建,执行剿匪任务,一直到1953年底,福建全省海上、路上的匪患被彻底根除,为渔民和当地人民群众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
此后多年,刘培善长期在福建工作,领导军区部队进行现代化建设并保卫国家安全。除此之外,他还组织部队大力援助地方生产。福建大大小小的岛屿上,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1955年,在新中国成立后的首次授衔仪式上,刘培善被授予了中将军衔。1958年,毛主席亲自点将叶飞指挥炮击金门作战。叶飞与军区副司令刘培善等人商议备战落实。刘培善也是前线的重要指挥者,足见中央对他的信任和重用。
然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刘培善的人生也随着形势的转变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时,为了保证福州军区的稳定,刘培善同那些人展开了坚决的抵制和斗争。对此,刘培善被造谣红军时期打游击时与中央失去过联系,便勾结国民党背叛革命。
1967年初,刘培善离开了福建,来到了江西。当时,江西的情况更加糟糕。刘培善到任后,积极支持江西军区的工作,这一行为为他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同年7月,刘培善被扣上了各种各样子虚乌有的帽子,遭到了批判,甚至失去了自由,每天睡觉、上厕所都有人看管。
无奈之下,刘培善谎称肚子疼,这才有了接触医生的机会。趁着医生看病时,刘培善写下求救的纸条,请求医生将这张纸条送到南京军区。
最后,在南京军区的帮助下,刘培善才得以重获自由。然而,不幸的是,1968年,接到去北京参加理论学习会议的刘培善来到北京后却受到了更严重的冲击,这让他心中更加难过。
悲痛欲绝之下,刘培善选择以极端方式结束自己的一生。1968年5月8日,刘培善自杀身亡。
消息传出后,他的妻子左英嚎啕大哭,然而,刘培善死后还被扣上了“畏罪自杀”的帽子,这让左英愤怒不已。
相关报告被送至毛主席办公桌上,毛主席看后,愤怒地批示了八个字:“不给出路,逼迫自杀。”这八个有分量的大字彻底否定了那些人的栽赃和诬陷。
事后,为了保护刘培善的家人,毛主席还特意接见了左英和孩子们,周总理也严令相关部门要做好善后工作。
在革命家庭的影响和组织的关心下,刘培善的两个儿子也有了很大的成就,长子刘晓榕和次子刘胜分别于2008年和2011年晋升为中将军衔,正可谓“虎父无犬子”。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