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渔樵笑谈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战史点评】(二)越战期间中美战略能力的较量

送交者: 峻声[♂☆★★声望品衔12★★☆♂] 于 2024-02-15 15:27 已读 5319 次 7赞  

峻声的个人频道

+关注

越南的抗美救国战争之严酷惨烈,史上罕见,对中国援助的依赖之深,到了须臾不离的程度。可以说,没有中国的鼎力支持,越南的抗美战争一天也支撑不了。中国对北越最大的支持,就是让北越可以背靠中国,保有北纬17度线以北的国土作为向南越渗透,进行游击战的根据地。

中国虽然在朝鲜战争中建立了大国威慑信用,但由于中国工业技术的落后,这一威慑信用局限于陆战。空战和海战的威慑信用仍然缺失。中美对峙的20多年间,美国具有全面轰炸——包括核轰炸和常规轰炸——中国的能力,并曾数次对中国威胁使用核武器,而中国却连一枚炸弹都送不到美国本土,双方的战争总体能力相差悬殊。

美军参联会几乎每年都会秘密制定和评估对苏联和中国以及其它社会主义国家发动先发制人核打击计划。19646月的计划——SIOP-64——设定了摧毁中国30个主要城市以及30%的人口,约2亿12百万人的目标。达成这一目标将使中国陷入瘫痪,美国领导人曾形象地将之比喻为把中国打回旧石器时代。然而参联会的评估对达成这一目标没有把握,因为当时中国84%的人口居住在广袤的农村,使得原子弹的杀伤效率大为降低。

建国之初,中国依赖苏联名义上的战略报复能力。中苏关系从产生龃龉到破裂,失去苏联支持的中国连名义上对美国的报复能力也不再具备。

但是,美国仅靠轰炸不能使中国屈服,所以轰炸中国对美国而言并无即时可以兑现的战略利益,美国因此一直在制定、更新对中国的全面轰炸计划,却一直没有付诸实施。

越南战争则为美国轰炸中国提供了现实的诱因。美国不需要中国屈服,但是,如果轰炸能够暂时瘫痪中国的战争能力,使得中国对越南的援助短暂中断——从数月到一年——就能完全改变越南战争的总体态势。譬如,如果能够阻断中国出动地面部队,美国就可以入侵并占领北越,从根子上除掉对南越的攻击骚扰,直至彻底击溃北越而帮助南越实现越南的统一。

越战几乎从升级的第二年起就进入胶着状态,华盛顿参联会以及国防部的将军们心急如焚,制定了好几个攻占北越的作战计划,都被约翰逊总统否决,因为作战计划中没有考虑中国参战的因素。虽然中国已经警告美军不得越过北纬十七度线攻击北越,仍有美国将军质疑中国出兵的意愿,约翰逊总统的回应是:我相信红色中国的警告。朝鲜战争爆发时约翰逊还是一位年轻的参议员,对当时志愿军的出兵对美国上上下下造成的心理冲击留下深刻记忆。现时约翰逊总统在中南海的对手,依然是当年下令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毛泽东。

每年都要听取核轰炸中国推演报告的约翰逊总统,必定对实施全面轰炸以达到摧毁中国战争能力的计划做过周密思考和评估。当时中国并没有对美国本土实施常规轰炸的报复能力,更没有把战争升级为核战的战略报复能力,使得美国的对华轰炸几乎没有遭受报复的成本。中国所依赖的中苏同盟已经出现世人皆知的裂隙,约翰逊的前任肯尼迪甚至向赫鲁晓夫建议美苏共同对中国的核试验基地实施外科手术式轰炸,以消除中国的核能力。虽然这一提议被赫鲁晓夫拒绝,但也让美国看到苏联对中国的核保护处于不确定状态,美国或可冒险一搏,由此收获的战略利益之大,是任何一位美国领导人——包括约翰逊总统——不愿坐失、并不惜一切代价追求的。美国国内的反战浪潮会因为战争获胜而自动偃旗息鼓,美国的好战气势则会大涨,变得更加咄咄逼人。美国的越战战略最终没有朝这一方向冒险,是因为早在196484日,“北部湾事件”发生的当晚,毛泽东彻夜未眠,严密关注着事态发展。他敏锐地预计到美国将升级越战,而中国将成为越战成败的关键。就在那一夜针对日后美国可能对华实施的全面轰炸、包括核轰炸的能力,毛泽东作出了为保存中国的战争能力而启动三线战略工程建设的决定。在整个三线工程中,毛泽东几次三番强调要保证攀枝花钢厂的建设,现代战争打的就是钢铁。

三线建设工程规模浩大,自然逃不过美国的战略侦察。尽管代价高昂,三线建设确保了在美国可能实施的核、常轰炸下,中国能够保存基本的战争能力,继续对越南提供战争援助,必要时向越南派遣陆军。这就使得美军对中国大陆的轰炸不仅起不到瘫痪中国战争能力的目的,反而等同于向中国宣战,引发中国直接军事介入越战,导致加快美军在越战中的失败结局。

1964年的中国还没有苏联那样的工业实力,不可能通过大幅度增加核弹数量形成对美威慑。毛泽东知己知彼,了解美国的强处,洞悉自己的弱点,通过实施防御工程的手段弥补了战略报复能力的不足,先手落下克敌制胜的一枚棋子。回顾这段历史,我们不妨想象一下,当时中美两国最高领导人的脑海里曾同时出现过何等恐怖和惨烈的图景,可说是人间炼狱。力推三线工程的毛泽东承受了无以伦比的压力,也展现出他压倒一切对手、决意打赢越战的超人意志。

当然,三线工程的代价也是巨大的。工程实施期间占用了每年新增投资额的一半左右,其中的绝大部分用于将沿海地区的大工厂迁移到内地和山区,并不带来产能和产品的增加,极大地拖累了经济建设。三线建设加上援越是中国老百姓在长达十多年间感觉不到生活水平提高的主要原因,但其带来的收益也是大到难以估量的:毛泽东一举清除了美国滋生对中国实施全方位轰炸意图的前提条件,美国实施对华轰炸以求改变越战结局的意图在产生之前即予以掐灭,给越南战争的结局上了最后一道保险。越南战争撼动了美国的国本,而这场战争不可逆转的结局迫使约翰逊总统放弃竞选连任,对华和解遂成为尼克松政府外交政策的最优选项。基辛格为此写到:

“美国打开中国大门的动机是为了走出越南战争的阵痛和冷战的不祥阴影,给美国人民展现一幅和平前景。”

越南战争正是美国为遏制所谓中国挑动的亚洲共产主义革命而升级开打的。1972年尼克松访华实现了中美和解,标志着美国接受越战失败的结局,正式放弃20多年遏制中国的外交战略,为后来的改革开放铺平了道路。


喜欢峻声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已标注为峻声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