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清幽闲适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同样在苏联时期被赶走,为啥车臣人可以回归,鞑靼人却被永远放逐

送交者: 狂心中[♂★★★★如狂★★★★♂] 于 2023-10-28 10:11 已读 833 次 1赞  

狂心中的个人频道

+关注
文|韩莎莎

编辑|t

引言

近几年大家亲切的称俄罗斯人为“战斗民族”,早前许多年在中国人眼里,俄罗斯人被叫做“毛子”。这些别称并不是歧视,只是基于特点起的外号。不过与之相对的是,俄罗斯人对中国人也有自己的的独特叫法。

“鞑靼人”就是部分俄罗斯人对中国和蒙古人的称呼,或者说是对部分亚洲人的称呼,不过这个充满“古早味”的称呼对于很多人来说虽然眼熟,但却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名称的来源。

(生活在俄罗斯的鞑靼人)

总的来说苏联人和鞑靼人的关系,并非我们想到那样简单,斯大林时期甚至还放逐过生活在克里米亚几个世纪的鞑靼人,后来还不许他们回到家乡,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一、关乎鞑靼人和车臣人的历史

说起鞑靼人,可能很多熟读历史的人并不陌生,最常出现的就是在明史中。鞑靼人的本质就是蒙古人,元朝灭亡后他们被驱逐出中华大地。

历史上十分有名的明英宗朱祁镇是亲征瓦剌被抓走,鞑靼这一名词也是出现在同一时期。事实上鞑靼人是蒙古国时期四大汗国中金帐汗国分出来的一支。

(清朝时期的蒙古人)

他们有着蒙古血统,绝大多数人信仰的是伊斯兰教,但从宗教上看就与信奉天主教和东正教的沙俄人“尿不到一壶”,更何况金帐汗国还统治俄罗斯大片区域几个世纪之久,可以说被奴役的人始终都逃脱不了水深火热的结局。

经过几次大规模分崩离析的战争后,鞑靼人在13世纪左右来到了克里米亚半岛,占据了这块风水宝地,成立了克里米亚汗国。

和他们的祖先一样,鞑靼人擅长南征北战,爱好抢夺土地,克里米亚汗国时期将四周邻国搅得鸡犬不宁,周围的小国敢怒不敢言,毕竟对蒙古人的恐惧几乎刻在了基因里。

(黑海明珠——克里米亚)

1853年罗斯公国终于崛起,与鞑靼人展开了一场长达三年多的战争,令人意外的是这次的战斗以俄罗斯人获胜结束,他们不仅赢得了战争,也赢得了自由和对领土的自主支配权。

之后从属关系转变,两个民族的仇恨也始终没有化解,即便十月革命后的克里米亚共和国属于苏联,却依旧改变不了两个民族在各方面的冲突与对立。

直到二战爆发后,苏联从克里米亚半岛上征兵2.5万人,参战的鞑靼人表现良好,甚至有很多人获得了英雄称号。

(二战时期的苏联士兵)

可还有少数人投奔了德国,站到了苏联的对立面,所以战斗结束后,几乎所有鞑靼人都受到了影响,他们因此远离故土流落他乡。

车臣人和鞑靼人有着类似的经历,从电视中我们就能看到,虽然车臣人长着类似欧洲的面孔,但说起来他们与俄罗斯人有着本质的不同,与其说他们像欧洲人不如说他们更像是现在的中东人。

车臣人也是信仰的伊斯兰教,成年男人练手都有着丰厚的胡须,这是穆斯林的标志。车臣人之前也一直属于不稳定因素,总是想在俄罗斯的广阔土地中寻求独立。

(车臣士兵)

但不管他们怎样抗争,依旧不可避免的在19世纪末被俄罗斯人打服,并于1922年并入苏联,成为了一个稍有特权的自治州,几年后又因为比较稳定听话,得以争取到了成立了自治共和国的特权。

要不说鞑靼和车臣是难兄难弟呢,两者都和苏联不是一条心。二战开始后,不少车臣人与德国人为伍和国家作对,给苏联添了不少麻烦,这也就导致车臣成为了战后第一批受到冲击人,他们被迫离开高加索,奔赴各地干苦力。

二、斯大林将鞑靼和车臣迁走

1944年,斯大林以生活在克里米亚半岛的鞑靼人,在战争期间与德国人暗通款曲为由,将其强制驱赶上通往各地的火车,一同驱离故土的还有生活在高加索地区的车臣人。

(斯大林)

明眼人都能看出斯大林对这两个民族的不待见,但是不管是车臣人还是鞑靼人,他们都没有办法,毕竟他们中的不少人还真的背叛过国家。

但与车臣人不同,与其说鞑靼人背叛苏联与德国暗通款曲,不如说他们从未归属过苏联或沙俄,甚至在历史上的很长一段时间将本土俄罗斯人踩在了脚下。

(克里米亚半岛风光)

二战结束后世界格局重新洗牌,与之前横冲直撞的“不服就干”不同,新时代当然要用新办法,尤其是在地缘政治问题上,很多优劣因素凸显。

尤其是以鞑靼人为主要人口的克里米亚地区,这里占据着黑海出海口,又是连接欧洲与亚洲的节点,如果一直被鞑靼人掌控,后果将无法预测。

于是斯大林和绝大多数苏联人达成共识,将鞑靼人驱赶到别的地区,并迁移大部分信得过的民族居住在克里米亚,这才是正确的选择。

(上世纪20年代的鞑靼人)

这样一来鞑靼人就惨了,他们在克里米亚战斗结束后,就被强制驱赶上装牲口的卡车,车上颠簸了几个星期,将他们分批送往各地,中亚、乌拉尔、西伯利亚……去哪里都行反正不允许待在克里米亚,当然也不许进入苏联本土中枢地带。

鞑靼人被彻底流放了,不管被送到哪里,他们都会受到不公平对待,动辄打骂还要面对辛苦的工作,没有任何生活条件,也没有基本的医疗保障。

根据1966年世界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二战结束后被流放的鞑靼人在最初的一年多时间里就死了将近11万人,这个数字占到鞑靼人总人口的4成以上。

(赫鲁晓夫)

之后的十多年时间里,鞑靼人都生活在为他们专门建造的居住地,在这里他们被看管居住,根本没有人身自由,直到1956年赫鲁晓夫上台后,第一时间取消了对鞑靼人的限制。

虽然允许他们离开居留地,可以前往任何想去的地区,可并不包括他们的老家克里米亚。当然同一时期的车臣人也被解除限制。

与鞑靼人不同,曾经被运送到西伯利亚和哈萨克斯坦挖矿的30多万车臣人,他们在赫鲁晓夫上台后被允许回到故土生活。鞑靼人却只有对克里米亚的访问权,没有居住权,即便经过几十年抗争,依旧没能改变被驱离故土的事实。

三、车臣和鞑靼的必然结果

如今我们在电视上经常看到车臣部队,尤其是作为普京迷弟的车臣领导人小卡,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以及国家的重视。大家都惊奇的发现车臣人竟如此讨喜,早就不是曾经的“恐怖分子”了。

(车臣领导人卡德罗夫)

而反观鞑靼人,在俄罗斯的政治军事舞台上已经变得悄无声息,即便偶尔在电视的掠影中看到鞑靼人,也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样子。

他们长着和欧洲人一样的白皮肤,高鼻深目,很少能看到曾经蒙古人血统的特征。或许曾经的纯正鞑靼人早就不存在了,他们被同化、融合,成为了现在我们看到的样子。

那么造成两个民族走向不同方向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为什么同样犯下了错误,车臣人被原谅被重用,而鞑靼人看起来似乎没有翻身的机会呢?

(车臣士兵)

首先我们来说车臣,这个民族能够在一次次被打到后重新站起来,主要原因或许就是民族内部的团结了。

车臣人有着严格的信仰,或者崇拜宗教,或者忠于国家。总的来说不管做什么都有纪律、守规则、有凝聚力。即便面对再多的困难,只要有机会他们就会迅速放下内部矛盾,重新凝结在一起。

之前车臣总是想要独立,可独立的基本就是需要有政治能力,车臣人显然不具备,但现在的车臣无疑为我们展示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或许他们不能成为国家的主人,但他们却可以凭借超强的战斗力和严密的纪律性成为一支无坚不摧的军事力量。

(车臣女人)

正因如此,上世纪50年代后,被改造过的车臣人顺利回到了地理位置中庸的故乡,踏踏实实生活,最终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

与俄罗斯政府对车臣人的态度相比,鞑靼人似乎受到了更多的冷待。他们无法取得像车臣一样地位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

一半是历史因素,是蒙古人后裔,至今在欧洲依旧有着广泛影响力,如果任由其聚拢,根本无法排除其颠覆政权的可能性。

(鞑靼人)

其次是他们没有故土可回,克里米亚早就被其俄罗斯其它民族占领,已经没有鞑靼人生存的空间了,就算是想回,国家面对的问题也很多,单是宗教问题的冲突就已经无法解决了。

第三点就是鞑靼人的凝聚力欠缺,他们分散在各地后,基本没能组织出像样的力量和政府谈条件,换句话说就是祖辈的荣光早就不复存在了,如今的鞑靼人既没有血性也缺少团结意识。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绝大多数人信奉的都是“非我族类必有异心”, 鞑靼人本质与东欧民族就格格不入,再加上近代一段时间曾属于乌克兰,根本没法让人放心。

所以,这些原因就注定了鞑靼人无法取得车臣一样的地位,也无法和车臣人一样享受生活,但我们要知道的是,鞑靼人依旧生活在俄罗斯的各个地区,他们与政府和主体民族的矛盾依旧是不容忽视的隐患。

参考资料

陈观胜. "克里米亚鞑靼人的民族流放." 民族译丛 1期:30-34.

朱辉. "被驱逐的苏联境内鞑靼人." 科学大观园 12(2010):2.
喜欢狂心中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