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餐都有痛风风险,福州人究竟有多爱吃海鲜?
前段时间接待了一个外地来福州游玩的朋友,在福州待了一个星期之后,她终于忍不住问
“福州人怎么天天都吃海鲜啊?”
我在疑惑(有吗?)之后恍然,发现原来福州人的餐桌上,还真是处处都有海鲜的身影。
海鲜之于福州人来说,已然不知不觉地成为骨子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福州人,究竟有多爱吃海鲜?
-01- 连调味品和特产
都是海鲜做的
从日常调味到当地特产,海鲜已经入侵福州人的灵魂。
福州人对海鲜爱得有多深,就看他们对海鲜的追求有多“广”。在别的地方,可能海鲜只是饭席间的一道菜,但在福州,海鲜却不仅仅是一道菜这么简单。
海鲜可以出现在早上的一碗锅边糊里,也可以出现在中午家里的饭桌上,可以是下午的一碗鱼丸汤,甚至可以是一碟小小的虾油。
常有人说,福州人连讲话都是一股“虾油味”。他们念作虾(xiá,同霞)油,这么一念,一股地道的福州味就出来了。
在福州,每家每户都必定有虾油,万物皆可蘸虾油。
如果说上海人的血管里流淌的是咖啡,那福州人的血管里流淌的必然是虾油。
除了虾油,他们还有另一种“黑暗”海鲜蘸料,就是蟛蜞酱。
蟛蜞酱,更适合福州宝宝体质的老干妈,专治每个胃口不好的福州人。
每个在外留学的福州游子,最想念的就是这口鲜香的蟛蜞酱,每次回学校总要带上好几瓶。在漫漫求学生涯中,抠抠搜搜地拿来拌饭,每一口都是家的味道。
福州人爱海鲜不仅在调味,连特产都是鱼丸,福州甚至为了鱼丸创办了“鱼丸文化节”,还有哪里的海鲜能有这种大场面?
可能在第一次去买鱼丸时会碰到这样的场景
当你跟老板说“来两斤鱼丸。”
老板会问“要哪一种?”
这时才发现,光是挑选鱼丸,就能让人眼花缭乱。有鲨鱼丸、鳗鱼丸、马鲛鱼丸、墨鱼丸......不过在福州,最有名的还要属鳗鱼丸和鲨鱼丸了。
一碗温暖的鱼丸,品尽福州人的情怀。
-02-
重要节点
餐桌海鲜必不可少
要看福州人对一个朋友重不重视,看他请的有没有海鲜就知道了。蛏子、响螺、虾菇、老虎斑、东星斑、梭子蟹......一家合格的海鲜餐厅,会有自己的海鲜池,各种各样的海鲜在池子里活蹦乱跳,最鲜的味道直达餐桌。
要是碰上了婚宴酒席,尤其是乡宴,那就真的有口福了!小时候最爱吃的,就是婚宴上那道油香的红鲟八宝饭。
蟹壳红亮,八宝赠彩,在福州象征着红红火火,鸿运当头。
到这里可能会有人问,那佛跳墙呢?
佛跳墙对福州人来说就像是一种仪式感,不会常常吃,但在重要宴请或年夜饭时,它就必然登场,这就是福州人礼遇的最高标准。
这些海鲜,从满月酒,到升学宴,再到婚宴、,贯穿了每个福州人的一生。
-03-
福州海鲜之多
有的名字都叫不出来
福州海鲜多得数不清,我带每个外地的朋友走进海鲜餐厅,他们都会发出同样的感叹
“这怎么点啊,也太多了”
“这是什么?这又是什么?”
“算了,你来点吧,我只负责吃。”
外地人来到福州,可以见到许多长得稀奇古怪的“冷门”海鲜,有些甚至连本地人都叫不出名字。
比如流蜞,它在一些人心中是难以接受的“黑暗料理”。但在喜欢海鲜的福州人眼里,流蜞就是一道味美而营养丰富的时令佳肴。
无独有偶,沙虫也是一种让许多外地人望而却步的食材。
在闽南,沙虫会被做成一种有名的小吃——土笋冻。在福州,尤其是长乐,沙虫常常被用来炖汤,或者是炒菜,甚至是白灼。
相比福州这样赤裸裸地将“虫子”摆在眼前,似乎闽南的土笋冻让人接受度更高了起来......
还有一种海鲜也长得怪,那就是笔架,谁能想到这也是海鲜呢?
笔架不仅长得怪,名字也怪。
我第一次听说的时候心里想
“bǐ jià?哪个bǐ,哪个jià?总不能是笔架吧。”
没想到还真是。
这样的天然海味,碰上爱吃海鲜的福州人,一通爆炒,就是一道极佳的下酒菜。
福州人爱吃海鲜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在福州,打开各种点评软件,朱富贵、雍和会、洋房、兴仙饭店......最热门的永远是海鲜餐厅。如果哪家海鲜自助只要敢打五折,福州人必定“倾巢而出”,踏平门槛。
靠海吃海的福州人从海洋中得到的馈赠不仅是海鲜,更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精神,这或许就是福州人执着于海鲜的原因所在。
你最爱吃什么海鲜?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