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为何文化名人辈出?
民国时期为何文化名人辈出?
山河学苑 2023-08-05 03:07文章来源:洛儿 金荷文化
如果说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第一次文化高潮的话,那么,中国的第二次人文文化高峰,毫无疑问,是民国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近百年最灾难深重的时期。一方面,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刚刚被推翻,旧的社会制度被废除,但新的社会制度和秩序尚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中华民族由半封建社会,又加上了半殖民地的蹂躏。文人们急于发表自己救国救民的观点,因而出现了大量有思想的学者。受西方民主和科学的影响,中国于1915年起开始了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新文学和新道德,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一次非常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造成了民国文化繁荣、学者众多的现状。实际上,民国时期的这种情况,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可以说,民国时期出现那么多大师,算得上是中国自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以来,出现的第二波文化高峰。那么,为什么春秋战国时期之后,一直没有文化高峰,直到两千多年后,才出现第二波文化高峰呢?
1,帝制消失
民国时期是一个乱世。历史上也出现过不少乱世,但是没有一次乱世像民国时期那样,出现众多的文化大师。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民国时期,中国一直处在帝制时代。
帝制时代有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专制。这种专制,不仅仅是政治专制,同时也是思想文化专制。生活在帝制时代的人,是很难发声的。自从秦始皇“焚书坑儒”,用暴力消灭肉体的方式,进行思想文化钳制开始,接着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又一次对繁荣的思想文化进行了禁锢。
此后,整个封建时代的大统一朝代,都会对思想文化进行一次禁锢,而且越是到了近古,这种对思想文化的钳制越厉害。明清时期,甚至出现非常多非常可怕的文字狱。读书人说话,就算实际上并不是那个意思,统治者也会认定你有那个意思,而对说话的人进行大加构陷。比如“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实际上是一句非常有趣古雅的话,但是清朝统治者却认为这是在讽刺他们。
如果不是大统一时代,而是乱世,依然处在帝制时代。所有思想文化的核心,不过是为了如何获得重新统一,如何重新回到大一统的帝制时代。因此,这时候是绝对不可能出现文化繁荣的。
而民国时期不一样,民国时期处在帝制消亡的时候。帝制消亡以后,便再也没有帝制禁锢,因此,思想才会蓬勃发展起来,出现文化大繁荣。
2,思想流派甚多
新式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和壮大,尤其是清末派遣出国的留学生这时已经纷纷回国,成为新式知识分子群体中的中坚力量,他们与国内旧有的思想文化形成鲜明的对立,造成了多元思想文化格局。报刊业的发达助推了文化繁荣和社会舆论的相对自由,给思想界精英自由表达思想和主张,提供了可能。思想群体和流派甚多,比如新青年派、现代评论派、甲寅派、学衡派、新月派、独立评论派、新路派、村治派、中国农村派、战国策派、新观察派等就有二、三十个之多。他们代表各自的思想,发表文章进行论争,这些论争的内容,有孔教之争、东西文化之争、白话与文言之争、科学与玄学之争、“工化”与“农化”之争、问题与主义之争、新旧文学之争、无政府主义之争、社会主义之争、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的中国社会性质论战、中国社会史论战、唯物辩证法论战、民主与独裁之争、“以农立国”与“以工立国”之争、“中国本位”与“全盘西化”之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争、抗战时期的“中国化”的争论、唯心与唯物的争论等等。可以说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论争最多的一个时期,这些争论对推动民国思想的发展和转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3,文人对社会变革的强烈关注和春秋战国一样,民国时期,还是一个社会转型的时代。社会急需要转型、变革,面临着国家向何处去的问题。是继续维持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状态,还是独立、民主、统一?面对西方列强的步步蚕食,大家都有振兴民族的思想。代表旧制度的清王朝已经被推翻,但代表新秩序的一套完整的制度并没有建立起来。人们需要一种新型的社会制度。春秋战国时期也是乱世。但是和此后的乱世不一样。春秋战国时期,处于社会转型阶段,整个社会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折。因此,这时候探讨怎么样才能让自己的国家和百姓更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就成了那时候的思想中心。
而这种探讨,直到秦始皇统一,汉武帝独尊儒术后,才算告一段落。
民国时期也一样。当时帝制已经垮台,封建社会正在走向灭亡。可是,新的社会形态是怎样的,人们并不清楚。当时的人,极力追求的,就是共和。认为共和是解决专制帝制的根本办法,但是,共和却并没有给社会带来统一,而是带来了更加的混乱。与此同时,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又一次加剧这种苦难和混乱。
正因为如此,寻找救国救民的诉求,就让当时出现了非常多的思想,形成了一种思想大繁荣的局面。4,重视文化人的劳动成果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期,多家影响力颇大的出版单位在上海成立。上海成了中国的一大出版基地。这时,中国的稿酬制度已经建立,并且,由于很多文化人从国外回国,带回了国外的稿酬情况。政府适时建立了稿酬制度。有三种基本形式:一是稿费,行内又叫“润笔之资”、“润笔费”。二是版税,又叫“提成费”、“版费”。三是版权买断费,也叫“作价购稿”。当时的稿酬标准各地、各个作家都不同。据记载,北京官方报纸、杂志和文学期刊(也包括学术期刊),稿酬是每千字4-5元(银元)。上海的报刊,一般是每千字1-3元(银元)。由于读者对于各位作家的喜爱程度不同,因此,各家报刊给每位作家的文章稿酬也多少有点区别。据有人记载,鲁迅的文章,一般稿酬是没千字3-6元(银元),应该是当时上海较高的稿酬了。上海出版界制定的版税标准一般在10-25%之间。按照有人记载的情况,郭沫若、胡适、鲁迅的版税都不同,当时最高的,可能是梁启超的版税。按照民国前期的情况,一个作家获得的稿酬养活一大家子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这也是民国之所以有那么多的作家、学者的一个重要原因。作家和其他劳动者一样,毕竟也是人,每个人的劳动成果都应该得到尊重。而且作家的劳动更是一种特殊的脑力加体力的双重性质的劳动,看似生产的是精神财富,但付出的辛苦和努力,往往是更大、更繁重、更复杂的劳动,受到当时全社会的尊重。5,思想活跃、碰撞,文化多元,社会舆论相对自由民国思想界具有明显的多元文化特征,思想斗争异常激烈和复杂,民主与科学逐渐深入人心,多种思想文化并存。民国时期的思想文化斗争,和民国时期的政治斗争一样,也因多种思想文化的并存而异常尖锐、激烈和错综复杂。
思想活跃与碰撞带来文化大师,这在任何时代都是一样的。
春秋战国时期,根据当代学者们的一些考察,认为当时之所以出现诸子百家的现象,是因为包括道家、墨家等等,都有来自于印度或者两河文明地区的思想文化的引入。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引入,才激发了百家争鸣的情况出现。
后世在佛教、伊斯兰教等进入中国以后,都曾引起过中国文化的繁荣。
而民国时期,这一种情况更加明显。那时候,西方的各种思想大量涌入。很多人都是第一次看见,第一次听说,自然有非常大的新奇感。
在西方文化大量涌入的同时,自然要和中国古典文化发生冲突。于是,有人坚持中国文化为主,有人彻底扬弃中国文化接受西方文化,有人把两种文化结合起来。新旧思想碰撞和激烈的思想交锋,造就了一大批文化大师。“清华四导师”之一的陈寅恪,原本是一名非常传统的旧文人,但经留学日本、德国、瑞士、法国、美国后眼界大开,以西方研究历史的方法解读中国历史,自成一派,奠定了中国历史科学研发方法的基础。
再有胡适,积极引进西方民主、法治、自由、人权等普世价值,创造了现代中国的公共舆论。
同时,创建民国的人多数有留学欧美日本的背景,在那样一个中西合璧、文化和社会大融合的时期,“文化”是他们的长处和武器。他们是白话文以来新文体的创作的第一批人,他们不惧错,敢于大胆尝试,比如新诗和新式小说。再者,这些人都有比较深厚的人文背景和家学。特别是江浙一带,文化传统深厚,产生了鲁迅、郁达夫、徐志摩、林徽因、矛盾……等一些后世耳熟能详的文化名人。
应该说,民国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这时候出现许多了不起的“文化大师”,正是处在那样一个新旧交替的乱世之中,各种因素交叠生长的结果。附文:民国算是一个朝代吗?
中国历史上的民国,是一个社会转型期,是一个结束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时期。从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前后只有38年历史,它其实并不能算是一个朝代。
1912年,孙中山推翻了清王朝,中国就再也没有什么封建王朝了。再者,民国虽然有一个统一的政权。但是在大统一的时代披风下,是绵绵不绝的军阀混战。当时的国家,依旧处在一个分裂的状态。
翻看一下历史。从1912年开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段时间,更像是一个乱世。因为不管你躲在什么地方,你都无法摆脱掉战争的阴影。例如,在1915年,袁世凯复辟,激起了国人的反对,而后,爆发了护国战争。袁世凯死后,中国就陷入了军阀割战的时期。他的手下,吴佩孚,还有段祺瑞,和张作霖,都成了一方军阀;自己占领一部分土地,做起了土皇帝。
当然了,这只是其中几个比较有名的大军阀,而其他的小军阀就更多了。再后来,国军崛起进行北伐。直到1928年,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至此,中国才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
但是,统一过后,国内又发生了很多事。
先是国共两党感情出了问题,然后1931年,日本入侵东北。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到了1945年,日本投降后。解放战争,又正式拉开帷幕。所以,从民国成立,到国民党退出大陆。这37年,国内一直是战争不断。要说是一个统一的朝代,还不如果说,是一个战乱的年代。毕竟,统一过后,整个国家,依旧是处在一种分裂的状态。所以,在历史上,民国更像是一个过渡时期。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