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京华茶馆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齐齐哈尔体育馆事故,本有三次机会逃过一劫!

送交者: 花镶玉[♀★★★★声望勋衔17★★★★♀] 于 2023-07-24 11:07 已读 800 次  

花镶玉的个人频道

+关注
7月23日下午,齐齐哈尔34中的体育馆突然全顶坍塌,已经导致11人死亡。
谁也没想到,一个再平凡不过的下午,一次再平凡不过的训练,居然夺走了她们的生命。这次重大事故中,我相信有很多人有错,不,有罪。唯独被事故吞噬掉生命的这11个生命,他们没有一点点错,却成了最大的受害者。现在,就算说一千道一万,就算把那些罪人千刀万剐,也无法换回她们本应精彩的人生,也无法拯救11个支离破碎的家庭。
我写了很长的文字,但总感觉像是在挥舞一把重锤击打空气。看着网上那些痛斥事故各方的文字,我感到深深地无力。出事之后,他们说他们重视,他们派出了很多力量,他们采取了很多措施,却唯独没有拿出最基本的人文关怀,去照顾那些失去孩子父母的悲伤情绪。如果他们能真的把工作做到实处,真的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责任意识放在首位,那么,他们至少有三次机会,不让这场该死的事故吞噬掉11个师生的生命。
第一次,教育部门的安全督导检查。至少到现在,黑龙江省教育厅的网站上挂着宣传齐齐哈尔市教育局是如何重视全域学校安全工作的新闻。


但他们是如何巡查督导的,我们未曾可知。据报道,那些大量的珍珠岩在去年年底就已经堆放上去了。他们去巡视督查的时候,难道就没有注意到体育馆楼顶堆放的大量珍珠岩?
就没有对此产生过哪怕一丢丢的安全质疑?如果有一丝丝的质疑和重视,就绝不会产生今天的悲剧。
第二次,学校的监督和管理。
有知情人提供了一段拍摄于去年冬天的视频。在视频中可以看到有3名工人把一袋又一袋的材料堆满了半个楼顶。但直到事发这大半年的时间里,校方和管理者居然没有发现和解决这个显而易见的安全隐患,以至于这一堆袋装材料半年多的时间里也没有运走。拍摄者拍摄这样的视频,说明已经明显感觉到在屋顶堆放建筑材料不让人安心。
而有知情人说,师生也向校方反映过来自己的担心。而且,体育馆内部墙壁已经斑驳,墙面已经破损,还漏雨。但校方、监理方等是否指出过错误,并要求施工方改进,目前不得而知。
但如果校方重视这样的安全隐患,把师生的生命安全真的放在第一,又有什么理由不坚持他们把那该死的珍珠岩早点挪去?
我相信,只要校方坚持,这个安全隐患一定能早早除去,而不至于发生这样的惨剧。
第三次,施工方和监理的安全检查。建筑施工安全是个复杂的系统。理论上,从招标开始对安全的重视就贯穿在施工的各个环节,比如,质量控制、安全控制,更重要的是定期检查和每日安全巡视制度。如果这些制度不是形同虚设,那么,在房顶上堆积成小山的珍珠岩百分之一万不会就这样堂而皇之地堆积了大半年时间。
如果最终的事故原因确定为施工方违规堆置珍珠岩,那就说明全施工过程的安全系统都已经失灵了。从施工到安全监理,各个环节的沉默或者选择性失明都成了这场悲剧的帮凶。本来应该相互制约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他们之间本来有一套避免问题出现的施工安全制度体系,但为什么到最后却却变成了“沉默的利益同盟”关系?
但凡施工方和监理方有一方,有一个人尽职尽责,就不会让安全成为虚设!几乎上每一次事故发生后,他们都会头头是道地找分析查隐患。而此次事故中的“隐患”一点也不隐蔽,甚至就像是在眼球上扎进去了一个又粗又硬的刺。但只要不出事,这些人就仿佛中了什么邪气,就能对这些扎在眼球上的问题能熟视无睹。
我忍不住在想,如果不是发生了这次事故,涉事的施工方会不会依旧被验收合格,甚至被评为安全施工的榜样,然后继续承接下一个学校的施工项目?这三次机会,都不是什么稍纵即逝的机会。
机会一直摆在那里,从冬天到夏天的大半年时间里,他们却一直熟视无睹,直到崩塌发生的那一刹那,吞噬了11个无辜的生命。
然后,他们开始重视,开始反思,开始强调,开始整改,开始……
这些或许对他们来说,有很大意义。
但对于那些已经失去生命的孩子和失去孩子的家庭来说,这些官样文章,都算个屁!
喜欢花镶玉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