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中华精品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与六祖慧能4问4答的玄觉禅师,49岁圆寂,千只大雁相送

送交者: 狂心中[♂★★★★如狂★★★★♂] 于 2023-04-01 18:45 已读 1567 次 2赞  

狂心中的个人频道

+关注

唐朝盛世,民风开化。佛教也受到影响,在唐朝达到最昌盛。我们都知道玄奘是唐朝僧人,奉陛下之令前往西天取经,由此可见当时人们对佛教的尊敬。


在唐朝有一位神会禅师,他从儿时开始常住在禅观,在八岁就出了家。在开悟后初见六祖慧能大师时,经历四问四答,被六祖认可其悟境。留宿一夜后"一修觉"。这位神会禅师就是玄觉禅师。


玄觉禅师

玄觉禅师,温州永嘉人,俗姓戴,字明道。后人尊敬他,不直呼他的名字,而是以家乡名称"永嘉"称之。便是"永嘉大师"。祖辈家殷人足,自汉代便是名门望族,世代簪缨。玄觉禅师自小内心清净,悟道出众。


八岁时和其家兄一同出家,刚开始是天宫慧威的弟子,居住在永嘉龙兴寺。在佛教上精进好学,便探三师藏,即《律藏》、《经藏》、《论藏》。修的是止观圆妙法门。玄觉禅师曾经和神秀大师接触,但是在此没有参悟。


传闻玄觉禅师是自己研读《维摩经》才开悟的,可惜没有办法可以证实。开悟需要印证,未证谓证,未悟言悟。玄觉禅师开悟后因为没有得到大师的印证,心里一直有一道障碍,认为自己还没达到真正的境界。


后来偶然遇到了六祖慧能的弟子东阳玄策,即玄策禅师,二人一见如故。玄策禅师在交谈中发现玄觉禅师的出言竟然和祖师禅之妙旨相合,问了后才知道,玄觉禅师研读《维摩经》自己参透佛经而开悟,但是苦于没有人印证。


玄策禅师听后遍指点他:"威音王之前可以无师自悟,威音王之后如果无师自悟,便是天然之道。"玄觉禅师请求玄策禅师有一仁者能为他印证。玄策禅师道:"在曹溪有一位大师,叫六祖慧能。是仁者,我们可以前去请求他为你印证。"


六祖慧能

六祖慧能即禅宗六祖,俗姓卢,是佛教禅宗祖师。著名的《六祖坛经》、《金刚经》是他毕生所著。他曾有一语是流传于世"不是风动,不是潘动,是仁者心动。"语出惊人,在六祖慧能说出这一句之后,被众人礼拜,之后便正式出山说禅。


六祖大师曾消失十五年,听说在这十五年中破了三关,解脱成佛。可以理解是凤凰涅槃重新修炼,最终达到禅宗无门之门的境地。传说中六祖慧能的修为达到了佛的境界。


见六祖慧能,四问四答一宿觉

不辞万里,经历了跋山涉水。玄觉禅师终于见到了六祖慧能。他见到六祖慧能之后,并没有行礼,而是围绕着他走了三圈,然后拿着手里的锡杖用力敲在地上立着。


六祖慧能看到玄觉禅师如此气慨,心里想这人不俗。于是为了试探他说:"出家人应有三千种威仪、八万种细行,大师从哪里来,竟然如此懈怠于礼仪?"


玄觉不以为然,他认为生死都只是一瞬间的事情,如柳絮般飘忽不定,还要顾及什么礼仪呢?六祖吃惊,又问:"生死无常难料,你可以体认无生,达成无灭境地。如果是这样,还存在时间流逝快慢问题吗?"


玄觉回答:"体认无生就是它本身的境界,也就再没了时间流逝快慢的说法了。"六祖惊喜,赞叹:"此言极是!"玄觉听后急忙行礼:"多谢师父。"六祖众多弟子见到这一幕后都很惊讶,玄觉却因为得到了六祖大师的印证心里很是满足。


在玄觉正想要离开的时候,六祖说:"你离开的太快了。"玄觉问道:"其实我并没有动身,怎么能说我走得快了?"六祖心里又是一喜,但还是面上平静的问:"你没动,谁人知晓?"玄觉看着六祖回答:"那是大师心里想的分别,也就是我动了。"


六祖听完暗自赞许,认为玄觉已经参透佛法,达到无生之意。玄觉之后反问道:"既然是无生,哪里还有意的存在呢?"六祖没有回答他,而是问:"如果无生没有意,要怎么来分别呢?"玄觉觉得分别便是无生,无生无意,则分别本身其实也是无意的。便回答说:"分别也是无意的。"


六祖听完后,大喜过望,不仅感叹这是一位绝好的弟子。之后便留玄觉禅师在他那里住了一晚。玄觉禅师听后也很是惊喜,在那里住了一晚,经过六祖大师的面授后,玄觉禅师在其座下一夜证悟,后又称玄觉为"一宿觉"禅师。


六祖大师的弟子众多,其中不乏有集佛道大成者,但他的弟子都是经过他的开示之后,经过多年才可以开悟。只有玄觉禅师是开悟后才去拜见六祖大师的。


玄觉圆寂,千雁送归

玄觉禅师在历史上是一个奇才,他顿悟了佛教思想,参悟本源自性,真实并没有什么快慢动静的区别。其实玄觉的禅观本源上是天台宗的思想,从整体看,他是曹溪弟子,在他得到六祖大师的印证后,经过一宿觉,在悟道上更有精进。


最终,玄觉禅师圆寂于唐玄觉先天二年十月二十七,享年四十九岁,谥号无相大师。他并没有什么弟子,但是为后人留下了他的著作:《证道歌》、《永嘉集》。


玄觉禅师的《永嘉集》圆通透彻。现在信仰佛教的人,需要时时诵读这些书籍,将里面的内容烂熟于心,才能不被别人欺骗,以达到大开慧眼。


玄觉禅师圆寂时,寺院悲伤,每家每户都来祭祀玄觉禅师。并且传闻中有一千只大雁在空中盘旋,叫声哀鸣。


僧尼死称之为为圆寂,含义是诸德圆满、诸恶寂灭。在佛教中,有五百只大雁听闻佛法转生天人的的故事,并且佛教中有三厌之物,是指雁、狗、乌龟。其中的言意思是不忍食之物。


而玄觉禅师圆寂时有一千只大雁送他离去,可见玄觉禅师的心境,以及大悟大彻,最终能入佛门。后《宋高僧传》对玄觉禅师的评价是:心源本净,智印全文,测不可思,解甚深义。玄觉禅师一代高僧,悟佛教悟到极致,死后也有著作流传于世,千雁送行,可见不一般。

喜欢狂心中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