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清幽闲适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1955年毛主席得知12年前,潘汉年见过汪精卫,大为震怒:立刻逮捕

送交者: 东海独钓叟[♂★★★★风清云淡★★★★♂] 于 2021-07-10 23:08 已读 845 次  

东海独钓叟的个人频道

+关注
2021-07-10 16:26

抗日战争爆发以来,汪精卫就成了臭名昭著的大汉奸,而就在1943年,中国上海地下党组织成员潘汉年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与汪精卫曾经在南京会见。对于这件事情,潘汉年一直埋在心底,没有向党组织交代,直到上世纪50年代中期,这件事情才得以披露。毛主席得知这件事情之后异常震怒,这件事情也彻底改变了潘汉年的人生轨迹,让他度过了数十年的艰苦岁月。


图:潘汉年旧照



出生入死,冒险打入汪伪集团内部

潘汉年同志是中国上海地下党组织内部著名的情报专家,早在上世纪30年代初,他奉党中央之名,从上海中共文委书记调任中央特科工作,接替陈赓同志担任情报科科长。从此之后,潘汉年长期活跃在党的秘密战线之上,在敌人的心脏地带穿梭游走,凭着自己的机智与勇敢,以及对党和无产阶级事业的耿耿忠心,在敌后出生入死,坚持着不为人知的革命斗争,获取了很多在战场上难以获得的机密情报。


1939年,潘汉年以中共中央社会部副部长的名义,前往上海组建情报工作网络。此时的上海已经被日军占领,情况非常复杂,这里是敌我实力交错角逐的核心场所,又是获取各种核心机密的重要地点,因此,作为中国共产党在南京、上海地区的情报工作总指挥,潘汉年深感责任重大。


图:潘汉年纪念像


此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斗争目标已经变成了日本侵略者和以汪精卫为首的汉奸组织,而昔日的国民党特务和上海地方黑帮势力已经从对手变为了友军。为了和日伪分子进行殊死斗争,潘汉年不但要周旋于心狠手辣的日伪特务中间,并且还要在维护共产党利益的前提之下与国民党和当地黑帮势力合作,妥善处理好与多方之间的矛盾,这一切都要求潘汉年在做地下工作的时候既需要保持斗争的原则性,又需要掌握斗争的灵活性。


在特殊的环境之中,潘汉年为了获取机密情报,走上了一条极其特殊的情报获取通道,他的主要情报来源和对手,是汪精卫手下的得力干将,臭名昭著的“76号”特工总部副主任李士群。先前,李士群曾经在1925年加入过中国共产党,但1932年却在上海叛变投靠了国民党中统特务组织,而全面抗日战争爆发之后,李士群更是在日本驻上海领事馆代表清水董三的指使之下,在上海创立了76号汉奸特工队,上海沦陷之后,李士群的“76号”便被日军控制。


汪精卫叛国投敌之后,经过日方撮合,李士群就被汪精卫“合法接收”,成为了汪伪政府扩张影响力的工具,李士群先后担任汪伪政府特务委员会秘书长等职务,屠杀抗日军民,据不完全统计,仅在1939至1943年期间,由李士群炮制的惨案就多达三千余起,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大魔头”了。


图:李士群(右)与丁默邨



不过,潘汉年通过认真分析,发现李士群依然有一个致命的性格弱点:“朝秦暮楚”,因此潘汉年曾经和中社部的领导讨论过他“有奶便是娘”的基本情况,最后认为有条件地同他取得某些联系,从而获取情报是可行的。


1942年春,日军与美军爆发了太平洋战争,潘汉年此时的精力完全集中到了上海。但此时上海的情况十分严峻,中共地下党组织随时面临着被日伪特务机关“一网打尽”的危险。为了保障地下党组织的安全,潘汉年先后派遣地下党组织成员袁殊等人打入日本驻上海特务机关,与李士群及其手下胡均鹤发生直接接触,并且还经常冒着危险去李士群家里做思想工作。


图:袁殊于上海宝山路留影



在当时的情况下,虽然李士群等人头顶上顶着“汉奸”的帽子为日本人办事,但他们也有考虑到为自己留一条后路的情况,因此他们明知潘汉年的真实身份,但都乐意做出示好的举动。而随着对敌工作的深入开展,随后的事情发展已经超出了潘汉年的预料之外。


为获知日军“扫荡”新四军具体情报,潘汉年勇闯龙潭虎穴

1943年,潘汉年从各方获得消息,特别是日伪军对新四军最近的种种迹象推测,日军很有可能会在近期对新四军淮南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为了获得敌人的具体行动目标,时任新四军政委和华东局书记的饶淑石把潘汉年找了过来,希望他能够对位于南京、上海等地的情报网络进行重新梳理和调整,迅速收集有关这方面的情报。潘汉年与其他参会同志商量之后,自告奋勇提出,让自己去一趟位于上海的敌占区,重新部署当地的情报工作,并且通过李士群的关系搜集有关日军扫荡的情报。


经华东局批准之后,潘汉年于1943年3月离开新四军根据地,只身前往上海布置任务。到了上海之后,潘汉年首先找到了负责电台工作的刘人寿同志,让他代为联系胡均鹤,提出想要和李士群见面。随后胡均鹤回答他说:“李士群现在不在上海,在苏州,要想和他见面只能去苏州。”


图:刘少文,潘汉年,刘人寿合影



事不宜迟,第二天潘汉年就拉着胡均鹤乘坐火车径直来到了李士群的家里,可李士群的家里人却说李士群有事情去南京了,说是有什么事情可以直接去南京。潘汉年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犹豫了:到底要不要去南京见李士群?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说不定是一个陷阱,说不定是“请君入瓮”之计,李士群到底在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潘汉年没办法判断。不过出于对这次南京的任务考虑,潘汉年最终还是决定冒着生命危险前往南京会见李士群。


谁知一到了南京和李士群见面,李士群却忽然提出让潘汉年颇感意外的要求:“汪先生(汪精卫)目前心情不好,想要搞议会政治,他听说你来了之后很高兴,说是想要找你谈一谈。”话说到这个份上,潘汉年才恍然大悟,原来他们用这种方法把自己骗到南京,就是为了挟持他去见汪精卫,一方面彰显李士群的能耐很高,有“借花献佛”之意,而另一方面潘汉年也是他和周佛海竞争的一枚有力的筹码。


图:上世纪30年代,潘汉年在上海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已经完全超出了潘汉年的预料:现在要想请示汇报上级肯定已经没办法了,可要是果断拒绝的话,却也并非明智的做法。潘汉年心中很清楚,如果自己流露出拒绝的意思,那么就会彻底激怒李士群。虽然以两人的交情来看,李士群翻脸把自己扣下也并不是什么危险的事情,只要找关系疏通就好,但自己找他打听日军扫荡的消息肯定就会落空了。再三思索之下,潘汉年决心独闯龙潭虎穴,去见一见汪精卫。


潘汉年见汪精卫面不改色:以后你可以考虑一下你的出路问题

对于汪精卫其人,潘汉年可以说有十二分的了解,对他的人格品质和民族气节可以说是极度鄙视。汪精卫此人,早年也算得上是反清革命的先驱者,甚至曾经说过“引刀一成快,不负少年头”的豪言壮语。然而后来,汪精卫的革命进取精神逐渐蜕化,自1927年宁汉合流以来,他和蒋介石时而刀剑相向,时而握手言和。


但抗日战争爆发之后,在日本妻子的影响之下,时任国民党副总裁的汪精卫却被日军吓破了胆,迅速变为一个民族投降主义者。1938年12月,汪精卫秘密逃离重庆,公开宣布叛国投敌,在日本人扶持下建立了南京伪政权,心甘情愿做了“傀儡王”。


图:汪精卫(资料图)



在汪精卫叛国投敌之后,潘汉年曾经写过文章猛烈抨击过汪精卫反人民、反革命的丑恶嘴脸。而如今,潘汉年却要会见这个人人都想杀之的“汉奸”,这既是地下情报工作之中遇到的突发情况,也是在李立群等人胁迫之下所进行的无奈之举。


当天下午,潘汉年在胡均鹤的陪同之下前往汪精卫的公馆,整个活动流程已经被事先安排好了:首先,汪精卫的秘书陈春圃出面迎接,在客厅呆了一会儿之后,汪精卫便从公馆的二楼下来,他和潘汉年握手之后,便坐下来找潘汉年谈话。汪精卫首先开口说:“我认识毛泽东先生,你们和蒋介石是没什么搞头的,蒋介石是独裁政府,我是民主政府,我准备搞议会政治,成立联合政府,吸收各党派参加,也想请共产党参加。”


对于这种邀请,潘汉年显得不屑一顾:“共产党是不会来参加你所谓的‘议会政治’的,就算来了也是假的,上海的共产党是不会代表延安参加的,不过我可以把你的话转达给延安方面,但我认为延安是不会退出重庆的参政会来南京参加你们的会议的。”


图:汪精卫公馆旧址



此时汪精卫流露出一副虚伪的语气:“现在我们合作起来可以殊途同归,希望你们不要和蒋介石搞在一起,只有和我们一起合作才能救中国。”随后他又嘱咐李士群说:“你回去和他们联络一下,以后你们依然继续保持联系。”


而最后潘汉年也对汪精卫提出了这样的邀请:“我们新四军的发展壮大是肯定的,如果你将来感觉到和日本人合作有什么困难,想要找一条出路的话,新四军不会和你过不去,会给你一个回旋的余地。”双方的谈话就这样“貌合神离”的结束了。


图:潘汉年夫妇



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潘汉年和汪精卫在南京的会面,谈话本身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上的问题,并且潘汉年对于汪精卫的所谓“邀请”既做到了有理有节,又保持了共产党坚持原则和信念的一贯准则。离开汪精卫的住处之后,潘汉年仍然没有忘记自己此行的任务,回到上海之后又和李士群见了两次面,在一处日军公馆之中见到了李士群的日本军事顾问,对日军情报进行了搜集性质的交谈工作。离开公馆之后,潘汉年找到刘人寿,对接下来上海、南京地区的情报工作进行了大致的安排和交代,并且在4月初返回新四军淮南根据地。


潘汉年向陈毅坦白隐瞒12年前的秘密,毛主席大为震怒:立刻逮捕

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潘汉年回到新四军根据地之后,并没有向时任新四军政委的饶淑石如实报告自己见过汪精卫的这一情况,而是当作一个秘密隐瞒了下来。不过这件事情当时在南京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国民党政府趁机煽风点火,说是潘汉年与汪精卫相互勾结。此时,毛主席和党中央对潘汉年十分信任,根本不相信国民党宣传的谣言,并且还专门发布文件进行辟谣。


图:饶淑石(资料图)



之后不到半年,臭名昭著的李士群终于死在了一块有毒的牛肉饼之中,因此潘汉年和李士群之间的情报合作也就告一段落。但是在这次长达4年的情报战之中,会见汪精卫这一事情却是谁也讲不得的,因此直到12年之后,这件事情才终于真相大白。


1955年3月21日,时任上海市代表的潘汉年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陈毅为代表团团长。此时,饶淑石已经被毛主席定义为“野心家、阴谋家”,因此一些和他有关系的人都在这次会议上作出了自我批评和深刻的交代,毛主席对此表示了充分的肯定。


会议结束时,毛主席号召之前与高、饶有着一些关系的干部们,都应当主动向党中央口头报告或者写书面材料交代清楚问题,这次会议让潘汉年受到了极大的震动。他随即想到,自己之前在工作之中与饶淑石等人有紧密的工作联系,而胡均鹤曾经拉着自己见过汪精卫,这件事情一直都没有向组织如实汇报过,虽然会见汪精卫这一事情没有给党的利益造成什么损害,但长期没有向党组织报告就是很大的错误了,而且时间一长,这件事情也很难说清楚。


图:1953年,潘汉年在上海发表讲话



潘汉年思前想后,最终决定在全国代表会议结束之后的第二天,也就是1955年4月2日,带着已经写好的书面材料找到了出席党代表会议的陈毅,将自己12年前见过汪精卫的事情进行了坦白交代,希望陈毅能够告知毛主席。陈毅得知这件事情之后十分惊讶,感觉到此事非同小可,于是安慰了潘汉年几句之后,就急忙拿着这些材料来到了中南海找到了毛主席。


之前在1953年12月,陈毅从上海来到北京参加全国军事系统高干会议期间,毛主席曾经两次找陈毅约谈。第一次,毛主席向陈毅打听有关饶淑石的情况,陈毅当时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于是就按照一般情况下只说优点的情况给毛主席说了一句,这时陈毅看到毛主席的反应十分冷漠,陈毅对此感到十分困惑。


图:毛主席与陈毅在一起



等到他准备离开的时候,陈毅就询问一位中央机关负责人,对方善意地提醒陈毅:“主席要你反应真实的情况。”于是陈毅立刻折身回到中南海,将他已经掌握的情况和盘托出,这时毛主席才点了点头,告诉了他一些关于饶的情况。


几天之后,毛主席第二次约见陈毅,对他语重心长地说道:“不要失去灵敏的嗅觉,要警惕非法活动。谦逊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好的,对野心家就要寸步不让,要是上了当就会遭受损失。”正因为毛主席先前对陈毅有着这样的告诫,潘汉年的时期陈毅自然隐瞒不得,于是潘汉年的交代材料很快就被摆在了毛主席的桌子上。


图:陈毅将军照



毛主席看完材料之后大为震怒,他没想到自己最为信任的人竟然会做出这种事情,因此他立刻批示:“此人从此不能信用。”并且立刻作出逮捕潘汉年的决定,在4月3日立刻责成公安部实施。毛主席认为,潘汉年的错误主要有两个:其一是在抗日战争时期面见汪精卫,却长时间没有向党组织上报;其二,他对上海市公安局长期“重用、包庇”胡均鹤等人有重大过失。


图:与潘汉年有着密切接触的胡均鹤



1954年4月4日,毛主席主持召开中共七届五中全会,在这次会议之中,他正式作出了批准逮捕两人(饶、潘)的决定。毛主席在这次会议之中说道:“以潘汉年来说,多年在党内,大家对他都很熟悉,也就是和‘老虎’睡过觉的。可是一旦发现了他是‘老虎’,大家的眼睛就应该明亮起来,与之划清界线。”包括杨尚昆在内的中央委员们感觉到当时的气氛十分紧张,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事情会走到今天这个地步。


改革开放之后,潘汉年终于得以平反昭雪

此后,潘汉年的人生轨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度过了数十年的牢狱之灾。不过由于毛主席曾经在“七千人大会”之上发话保护过他,因此潘汉年坚信自己的问题终究会有平反的一天。1976年,潘汉年更是鼓起勇气向党中央提起申诉,要求还历史一个公正,他的信件很快就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


图:潘汉年故居纪念像



不过令人惋惜的是,1977年4月,潘汉年同志不幸病逝,但关于他的冤案问题,老一辈同志们依然放在心上。1978年,陈云刚刚出任中央纪委第一书记的时候,就曾经向中央建议复查潘汉年同志的问题。经过认真、细致的复查之后,党中央终于在1982年正式发布文件,宣布撤销对潘汉年同志原先的审查结论,为潘汉年同志平反昭雪,追认其历史功绩并且为其公开恢复名誉。

喜欢东海独钓叟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