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汉阳防务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150亿美元,只是美国高超声速武器“烧掉”的一个小数字

送交者: 浩瀚宇宙[★★★✦★★★] 于 2021-04-04 10:17 已读 708 次  

浩瀚宇宙的个人频道

+关注

在这里,看全球航空


最近超高声速武器很“忙”


美俄争相开展试验


本周早些时候,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援引消息称,俄罗斯海军将会在巴伦支海进行“锆石”高超声速导弹的试验。这次依旧是由“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护卫舰来进行海上发射。消息称试验将在夏天进行(可能是6月份)。


同时,今年内,“锆石”还将进行潜艇水下发射试验这一“重头戏”。如果一切顺利,明年上半年“锆石”就将投入批量生产,正式入役俄罗斯海军。



图注:2020年,“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进行了3次“锆石”试射,其中2次击中海目标,1次击中了地面目标。目前导弹的外形还没有公开,据俄方表示,其速度超过10倍声速。

同样也在本周早些时候,美国防务网站通过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发布的“禁飞区”公告预测:美国空军即将在穆古角(Point Mugu)海上靶场进行AGM-183A空中发射试验。


能够辅助支持这一预测的,除了FAA设置“禁飞区”,还有海上测量船“沃西”号、NASA空中观测机WB-57F的聚集…… 因此,外界普遍认为,美国空军将在“30天内”内完成AGM-183A空中发射试验。




此次发射试验之所以备受关注,一方面因为这是AGM-183A的首次试射,另一方面则在于,这是美国空军抛开美国陆军和海军的通用高超声速助推滑翔飞行器(Common Hypersonic Glide Body,C-HGB)后,首次“另起炉灶”单干的成果。



图注:去年,美国陆军和海军联合开发的C-HGB进行了试射,并公开了其圆锥形的滑翔飞行器。


美国空军AGM-183A的另一个官方称谓是“空射快速响应武器”(Air-launched Rapid Response Weapon,ARRW)。对比C-HGB上的圆锥形滑翔飞行器(战斗部),AGM-183A的滑翔飞行器是“楔形”的,在技术上比C-HGB难度和风险更高。


加之,此前AGM-183A的研制进度和试射计划曾一再延后,这也使得聚焦在它身上的质疑之声正与日俱增。



图注:俄美都声称自己的导弹有高超声速性能,但AGM-183A与以“锆石”为代表的高超声速巡航导弹有所不同:AGM-183A需要借助助推火箭打到高空乃至大气层边缘,而后“滑翔飞行器”滑翔向目标……因此,除了有极高飞行速度外,AGM-183A也有着飞行轨迹难以预测、不易拦截的优势。


同时,这些声音和观点所质疑的也不单单是AGM-183A,还延伸到了美国所有高超声速武器项目的“价值”。——


在今年年初,美国前任总统与现任进行权力交接之时,《纽约时报》等媒体就通过专栏文章表达了这一质疑。


专栏文章一方面引用“业内”专业人士的分析,称美国军方在宣传中刻意夸大高超声速武器的效能,其实际性能并不足以“击败”红外预警卫星与反导系统,而且研制和部署成本都将是天文数字。


另一方面,文章引用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对高超声速武器“夸夸其谈式”的表述,称高超声速武器是特朗普时代的产物,如今美国应该回归理性,重新评估高超声速武器的“性价比”,是时候为眼下的高超声速武器热潮踩下刹车了。



图注:今年1月,《纽约时报》评论文章表示高超声速超武器是“幻影”。


轻松烧掉150亿美元


美国有多热衷高超声速武器?


相比起这样的评论文章,近日美国政府问责局(GAO)的相关报告则对高超声速武器提出了更实在的质疑:据统计,美国正在发展的70个高超声速装备研究项目将在2015至2024财年中“烧”掉150亿美元。



图注:2015至2024财年这十年里高超声速武器的技术开发预算开支情况。值得注意的是,这150亿尚未包括测试和评估开支。


这些项目主要由美国国防部(DoD)牵头,重点参与者包括美国能源部、美国宇航局(NASA)等方面。这150亿美元大多用于进攻性高超声速武器的产品开发和原型部署,部分被用于下一代高超声速武器和高超声速武器威胁对抗(防御)技术的研发等。



图注:GAO列出的美国高超声速武器装备研发资金分配情况。


具体来看,GAO报告中列举的70个高超声速装备项目,大多数(65项)还处于早期技术开发阶段,专注于关键技术系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65项中的29个项目涉及空气动力学、材料、推进系统、化学和模拟/仿真等领域的研究;36个项目重点研究推进系统、材料、制导、控制和通信等方面;只有5个项目涉及开发美国海陆空三军未来即将装备的原型机……


而目前,最乐观的预期是AGM-183A将有望成为美军中首个实战型高超声速武器,在2022财年正式投入生产和部署。



图注:高超声速项目扎堆上马,一时让美国的风洞有点不够吹了。


作为“问责局”,GAO在给美国高超声速武器热潮“算账”的同时,也开出了“诊断书”:目前,高超声速武器领域的诸多关键技术还不成熟,而同时,在乐观的预期下,项目节点又非常紧迫,这样的矛盾造成了项目进度延误非常普遍、研制成本难以预估、专业工程技术和科研人才紧缺、配套设施特别是较为核心的风洞设施缺乏、测试空域不足、相关机构和组织间缺乏统一管理和协调等诸多问题。这都使得高超声速武器的项目客观上都成为了投资的“无底洞”。


无人机中出了个叛徒?


用无人机反无人机


GAO报告中还涉及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


至少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政府就开始投资高超声速技术研究,但直到近些年来,美国政府才重新致力于开发进攻性、防御性的高超声速武器系统。


GAO报告显示,其调查涉及的70个高超声速装备项目中,60%以上的项目,其技术开发工作都是在2017财年之后才启动的。从这一时间节点上来看,我们有理由相信,美国受到了当时俄罗斯等国高超声速导弹武器研制进程的“刺激”,重新调整了战略规划,才有了此后的重金投入。



图注:当美国看到米格-31K的腹下多了“匕首”,反应自然是……


这样的发展规律似乎再次应验了武器装备研发的经典定律:坦克是最好的反坦克武器、潜艇是最好的反潜武器……而美国的高超声速武器研究热潮,也显然反映了美国军方一致认同,高超声速武器是最好的反高超声速武器。


而此后,再度印证这一经典定律的或许还有“无人机是最好的反无人机武器”——特别是,当无人机挂上了高功率微波(HPM)武器后。



近期,洛·马官网公布了“移动式射频一体化无人机系统压制器”(MObileRadio Frequency-Integrated Unmanned Aircraft System Suppressor,MORFIUS)试验画面,而这个MORFIUS实质上就是一架携带1000兆瓦级高功率微波(HPM)武器、可攻击无人机和无人机蜂群的无人机。



按照洛·马官网的介绍:目前主流的软杀伤、硬杀伤等反无人机方案多属于“地对空”型,射程有限,而MORFIUS“反无人机的无人机”能够主动出击、飞向目标,一下子就拓展了反无人机系统的防御范围。而且一次出击可以攻击多个无人机目标,特别是,能够应对“蜂群”攻击,还可以反复回收,重复使用。



图注:此前早读的“万物互联”一文中对ALTIUS无人机有所提及,其一大亮点便是可空中发射。此前有从UH-60“黑鹰”上开展的空射试验,未来还会有与MQ-9系列组合成“子母机”的计划。


早读 | 空中战场即将进入“万物互联”时代?


另外,洛·马MORFIUS所选择的无人机平台并非自研,而是在Area-Ⅰ公司的ALTIUS(“空射管内集成无人系统”)无人机基础上,针对反无人机任务特点对机体、航电设备和软件系统等进行适应性改造后的产物。


该无人机之所以被选中,尤为重要的一点便是它强大的通用性:机体折叠后能够封装在通用发射管之中,并可从空中平台发射(固定翼或直升机平台均可),也可以从地面或海上平台上发射。目前洛·马声称MORFIUS已完成了15次以上的试验测试,显然,用无人机来反无人机的新手段,距离实用化、作战部署更近了。

喜欢浩瀚宇宙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