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意浏娱乐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清末老照片:“店小二”破衣烂衫,女子梳“满天星”发型装扮时尚

送交者: Smiley1[♀★★★★声望勋衔17★★★★♀] 于 2020-11-09 19:05 已读 1272 次  

Smiley1的个人频道

+关注

今天,为大家展示一组拍摄于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的老照片。这些珍贵的影像记录了100多年前的生活实况,难得一见。当年发生了“庚子事变”,北方因八国联军入侵而燃起战火,南方则维持了一个相对和平的环境。


买糖果的孩子。


清朝末年的社会是落后的,不过落后之中也存在一些进步因素,这在本文所选取的照片中有所体现。“因循守旧,新旧杂陈”,两个词语可以概括清末的社会状态。


街头店铺。


这家店铺出售各种各样的秤杆,但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彩票广告。我们现在买彩票司空见惯,其实在慈禧太后统治时期,人们买彩票的热情就已经很高涨了。1899年开始,清廷允许各省发行彩票,百姓称之为“发财票”,纷纷抱着发财梦购买。


路边的小吃摊子。

这种小吃摊子是流动性的,整套工具类似改装的扁担,摊贩扛在肩上可以走街串巷。一头是火炉和小吃,一头是碗筷、食材。看上去很简陋,其实都是地道的风味小吃,也是我们现在苦苦追寻的老底子。


女子学校的学生在打羽毛球。


女校、羽毛球,在清末时期都属于新鲜事物。传统教育中没有女性的地位,人们普遍信奉“女子无才便是德”,不让女性接受教育。鸦片战争之后国门被打开,一些外国人在沿海城市办起了女校,并设置了体育课,引入了欧美的运动方式。此举开风气之先。


农田里正在劳作的农民。


这是一张很有趣的照片,农民虽然卑微,但摄影师拍出了他很有气势的一面。


手持书籍的年轻女子。


这两位女子梳着“满天星”发型,衣着光鲜,装扮时尚。袄裤也不是以往的宽袍大袖,而是变得紧身,能凸显出女性的身材特征。


高尔夫球场的球童。


在清末多个城市的租界里,西方商人建立了高尔夫球场,招聘了相关服务人员。照片里的几个年轻人很可能是中国本土最早的一批球童了。


剃头匠为顾客刮胡子。


清朝的剃头匠只服务男性,包括洗头、剃头、编辫子、刮脸等项目。由于男性的头发特别长,很多人在剃头时才洗一次头,所以大量记载都说男人长长的发辫又臭又脏。


破衣烂衫的店铺伙计。


我们在影视剧中常常看到“店小二”,其在历史上的真实形象即如图所示。这类人大多出身于穷苦之家,在铺子里打工挣一点养家糊口的铜板。心灵手巧的能学一点技能,成为匠人;能说会道的,可能成长为店铺掌柜,类似于现在的职业经理人。


地方官与外国人合影。


按照“女士优先”的规则,官员们把中间座位留给了女士和孩子,这在当时算是一股新风。要是按“男尊女卑”的老传统,男人一定要坐中间座位,多人合影则按尊卑排序。经过中外日益频繁的交流,地方官也接受了西方的仪式礼节。

喜欢Smiley1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