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树在古代 🐱🚀✔🤳
在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中,树往往和日月运行、天地相通有着密切联系。古籍中最为出名的神树有三种,分别是负责日升日落的扶桑、若木,以及能沟通天地的建木。
《山海经·海外东经》载:“下有汤谷。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山海经·大荒东经》也载:“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这里说的就是上古的“十日神话”,也是我们较为熟悉的后羿射日故事最早的来源。10只金乌鸟背负着太阳停歇在扶桑树上,每天一只鸟轮流从东边向西边翱翔。“金乌负日”的故事是先民们在有限的知识体系下,对太阳东升西落现象最富有想象力的“解释”。东方的扶桑是日出之处,西方的若木则是日落之处,日升日落,都是在树上完成的。而这棵复原的青铜神树上刚好停留着9只鸟,据专家分析,第10只鸟有可能在残缺的树顶部分,也有可能正在天上值日,因此树上就是9只鸟。
此外,天地之中还有一棵被称为“建木”的神树。《吕氏春秋·有始》中记载:“白民之南,建木之下,日中无影,呼而无响,盖天地之中也。”《淮南子·墬形训》中则说:“建木在都广,众帝所自上下。”建木在太阳的下面,它没有影子,风吹过也不会有声音,神仙们通过这棵树往来于天地之间。而这棵青铜神树上的树叶、花果,甚至“黄蛇”,都与古籍记载中的建木十分相似。树间攀援的龙,或许就是巫师的驾乘。
或许,三星堆的神树并不是特指某一种树,而是扶桑、若木、建木等神树的复合体,其主要功能就是“通天”。神树连接天地,沟通人神,神灵借此降世,巫师借此登天。这棵树是古蜀先民们朴素世界观的体现,也反映了先民们对太阳及太阳神的崇拜,是我们研究三星堆文化内涵的绝好载体。
我曾经建议命名为“生命之树”。
无独有偶,世界不少的宗教和一些古代文明都有‘’生命之树‘’的记载。生命之树在世界各地广为人们接受,代表整个创世体系。生命之树(希伯来语:עֵץ חַיִּים,罗马化:ʿēṣ ḥayyim),是一种在犹太教使用的神秘符号,属于犹太教哲学传统卡巴拉的其中一部分思想。生命之树用来描述通往上帝(在卡巴拉教派文献中,通常被称为YHWH,或“四字神名”)[1]的路径,以及上帝从无中创造世界的方式。卡巴拉学者使用生命之树作为创世的示意图,从而将创世这个概念发展成为一个完全的现实模型。人们相信卡巴拉生命之树相当于《希伯来圣经·创世记》中提及的生命之树。根据《创世记》第2章第8-9节的记载,生命之树位于伊甸园中央:
“ 上主神在东方的伊甸,栽了一个园子,把他所造的人放在那里。上主神使各样的树从地上长起来,能悦人的眼目,也好作食物。园子中间又有生命树,和知善恶树。 ” 这种神秘概念后来被一些基督教密宗徒和赫尔墨斯教徒接受。在基督卡巴拉学者中,质点被称为尊严(Dignities),他们使用自己的拉丁文名称称呼质点,而非质点最初的希伯来文名称。
对树的崇拜在古代文明中极为普遍,常见于美索不达米亚、以色列、印度、伊朗与埃及等地。 古埃及的信仰体系中树的内涵尤为丰富,自古王国到托勒密时期,“生命树”一直是墓葬文献和图像中最基本的元素,埃及每个诺姆( nome)都有各自的圣树崇拜列表。在古王国时期的《金字塔铭文》中,就有对“生命树”的详细描述,自新王国开始,“生命树”常以女神形象出现,为死者提供来世所需食物、水源和保护。“生命树”是古埃及来世信仰中复活观念的核心象征。
国府编辑整理贴主:国府于2025_04_05 17:24:48编辑贴主:国府于2025_04_05 17:29:12编辑贴主:国府于2025_04_05 17:31:53编辑贴主:国府于2025_04_05 17:35:01编辑贴主:国府于2025_04_05 17:41:31编辑
贴主:国府于2025_04_05 17:42:43编辑
已标注为国府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