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野山鹿鳴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西伯侯姬昌心懷天下為崛起忍辱負重謀定後動

送交者: 野山鹿鳴[♂★★★星辰大海遠方★★★♂] 于 2025-04-15 13:10 已读 213 次 1赞  

野山鹿鳴的个人频道

+关注


西伯侯姬昌心懷天下·為崛起忍辱負重·謀定而後動


漫談中國歷史趣事(7)


04/152025


上一篇我們講到商紂王荒淫無道, 最後被周文王的兒子, 周武王姬發, 聯合各路諸侯, 起兵推翻, 建立了周朝。 大家可能有疑問, 商朝當政的是商紂王, 怎麼又出來一個周文王, 周武王, 商朝到底有多少王 ?

今天筆者稍微解釋一下。

我們現在講的商朝,其實並不是一個高度中央集權的帝國,而是一個中央天子加地方諸侯共治的鬆散體系。

簡單說:

商朝,商紂王是老大,擁有宗廟大權、軍權、祭天權, 是商朝中央政權的頭頭 ;

其他廣大地區,由各種 “方國”、“部族”、“諸侯”治理;

周,就是這些地方勢力中最西邊的一個,叫“西伯之國”;

而周文王姬昌,就是這個西伯諸侯國的領袖,是一個諸侯的王, 後來,被人尊稱為周文王。筆者寫文章, 為了省事, 就使用了周文王這個稱呼。

周文王作為當時一個諸侯,周國的王,當時的正式稱號應該是,西伯侯姬昌

西:指周國地處商王朝的西方邊陲;

伯侯:是當時諸侯國的一個等級,屬於最高級,大地方的諸侯,才可以稱為伯侯,地位僅次於商朝的國王 ;

姬昌:是他的名字,姬是姓,昌是名。

雖然西伯侯姬昌,是臣服於商朝的諸侯,但他實際上有相當大的自主權,在自己的封地內,可以制定和建立法令、可以訓練保有自己的軍隊、可以發展農耕生產、可以招納賢才,幫助治理。 周, 是商朝體系下,一個頗具實力的地區政權。

所以那時候中國不是只有一個王,而是一個中央的商王,配幾百個大小不同的小王局面。

那麼問題來了:這麼多諸侯,為什麼最後周能崛起?周文王到底厲害在哪?

周文王的厲害,不在頭銜,而在人心。簡單一句話, 他是那個最會做人、最懂治國、最會用人的諸侯。

後人分析, 他有四大本事:

【一】能忍耐:

不要小看這個忍字, 歷史上凡做大事者, 都忍功了得, 現在日本的武士, 最高檔次的也稱為忍者, 就是這個道理。

當年商紂王剛上台時,還沒變暴君,對諸侯仍有控制力。他為了穩固權力, 對各路諸侯戒心甚大, 特別是對諸侯周文王姬昌, 他認為是威脅他權力的潛在危險。

有一次,姬昌被誣告謀反,商紂王正在為找不到對付周文王的辦法發愁, 因此正中下懷, 他不分青紅皂白,也不調查謀反是否確有其事, 就把姬昌直接抓去,囚禁在羑里(今河南焦作)。

商紂王後來發現誣告不實, 但是他還是不願意放虎歸山, 就一直把姬昌關著, 一關就關了七年之久。


姬昌家人非常憤怒, 就想動用軍隊把他救出來, 但是遭到姬昌反對。 他沒有讓家人發動政變、也不與商紂王死磕,而是誠懇,低頭認錯,說我雖然沒有謀反之心, 但是對你紂王關心不夠, 他讓家人, 不斷地給商紂王送寶物、送美女、送好馬。連自己寫的周易,都拿出來當禮物, 讓商紂王樂開懷。

結果商紂王最後覺得姬昌人還不錯嗎 ,就放人了。


姬昌重獲自由後,笑著走出羑里,從此變得更加謹慎、更加深沉。

他在沒有把握時, 絕不輕舉妄動, 而是耐心等待, 慢慢積蓄力量,創造條件, 不出手則以, 一出手就要一箭封喉, 置敵人於死地。 他自己這樣做, 而且教育兒子, 也要這樣。

姬昌被放出來以後, 沒有對商紂王表示任何不滿, 而是到處講商紂王的好處, 優點。 你以為商紂王是傻子, 肯放虎歸山 ? 門兒都沒有。

他在姬昌身邊安置了奸細, 隨時向商紂王上報姬昌的動向, 一旦發現異樣, 照抓再抓無誤。 而姬昌明知那人是奸細, 還佯裝不知, 對他還特別好, 所以, 那哥們向商紂王報告的,都是姬昌的好事, 使商紂王徹底放了心。

【二】 會用人:

姬昌出獄後, 更加對商紂王畢恭畢敬, 但是在下面, 他開始到處挖掘, 招攬人才。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姜子牙釣魚遇明君的故事。

那年文王出獵,遇見一位八十歲老者,拿著直鉤, 在河邊釣魚,他奇怪地問 :“ 老先生, 你這樣能釣上魚嗎?”

那人回答 :“ 我釣的不是魚,釣的是救世的明主。”

文王一聽,這個人可不一般, 就屈尊就卑, 和他交談。結果發現這位老先生, 確實是個難得的治國安邦大才, 於是就像後來的劉備一樣, 恭請他出山輔助自己, 他就是後來的姜太公姜子牙,成為周的第一智囊。

後來周滅商,姜子牙立下了汗馬功勞。

後來, 他還不斷地發現更多人才, 而且敢於放手,重用人才。 

一句話, 姬昌就是伯樂, 為周的興起, 網羅了足夠的人才, 也就是人們俗稱的千里馬,這是周後來成功的關鍵。

【三】 得民心:

姬昌在自己管轄範圍內, 大力發展農業,讓老百姓吃得飽, 而且為以後可能的戰爭,儲備最重要的物資, 糧食, 他深知, 兵馬未動, 糧草先行的道理;

修養提高民德,他大肆宣傳禮樂之道, 讓周人“以禮樂為本”, 提高人民的素質;

【四】 謀定而後動

周文王在有生之年,並沒有舉兵討伐商紂王,他很清楚, 作為一國之君, 商紂王的力量還是相對強大, 重要的是慢慢積蓄自己的力量, 要謀定而後動, 絕不可輕舉妄動 。

所以他開始一步一步擴大地盤、滅掉周圍小國、收編諸侯,像玩圍棋一樣,往中原不斷佈子,連線 ,做眼,做活。

其中最關鍵的是滅掉崇國,這是一個長期支持商朝的頑固勢力,周一舉將其剷平,從此周的地勢暢通、東伐商紂王,一路坦途無憂。

周文王在世,沒有發兵滅掉商朝,卻為滅掉商朝,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很多人以為,滅商的是周文王,還真不是,真正發動討伐商紂王的,是他的兒子周武王姬發。

但武王能一舉成功,基礎全是文王打下的:

人才,有姜太公、召公、畢公等, 都是文王招的;
共同起事, 目標一致的諸侯, 都是文王聯絡的;
收攏自己部落, 和其它部落的民心,是文王時期就得到的;
而滅商的戰略框架, 也是文王定的;

所以雖然他沒發動最後滅商那一仗,卻被後人尊為周文王,意思是,以文德治國而興周者是也。

在昏君當道, 群雄並起的商末,西伯侯姬昌, 就像一盞明燈, 他不是最亮的那個,但最穩,最耐心,最能照亮未來。

而那盞燈照著的方向,就是他的兒子周武王姬發即將走上的滅商戰場。

謝謝,

贴主:野山鹿鳴于2025_04_15 13:11:58编辑
贴主:野山鹿鳴于2025_04_15 15:13:44编辑
喜欢野山鹿鳴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已标注为野山鹿鳴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