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渔樵笑谈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美国在东亚引的火,被中国两下给浇没了

送交者: CatStevens[★品衔R5★] 于 2025-04-02 8:33 已读 2824 次 7赞  

CatStevens的个人频道

+关注
云石

大家都明白,现在的世界,已经处于乱世。国内还好,依然是风平浪静,顶多就是经济难受点——或者说是低频运行,但总的来说日子还能正常过,而放眼全球,那简直就没法看。这其中欧洲和中东就不说了,即便是北美,特朗普与民主党及其背后的深层政府之间,内斗已经是刺刀见红,眼下又正围绕着保美股还是保美债在杀的热火朝天,而加拿大和格陵兰也被特朗普拉上了菜单,就看美国内斗的最终结果,决定这两块肉最后吃不吃得下去。

而东亚——这个全球三大经济板块之一兼全球三大地缘旋涡之一,在这个动荡的乱世中,却一反常态的平静。


当然,也不是绝对的平静。毕竟一个有着工业克苏鲁绰号世界级地缘大国,身边还有一堆对它或俱或怕的中小国家,域外还有一个将该国视为最大竞争对手的老牌霸主,这样的格局,想完全海晏河清肯定是不可能的。


不过,都是小打小闹罢了,虽然这帮或大或小的货,隔三差五整出点幺蛾子,但大多只停留在嘴贱,就算要撕,也都只是经济、贸易方面的文斗——而且还拖泥带水,至于“武斗”,基本上都局限在小范围冲突甚至更低端的对峙层面,而且用上的手段也都是狼牙棒、水枪之类,热武器基本上是一点火星都没冒出来——这根中东、欧洲形成了鲜明对比。


为什么当下最应该乱的地方,现在却偏偏就乱不起来?


原因一目了然,就是中国镇着,没人敢动。


这话简单粗暴,但却直指问题本质——中国的超强实力,直接打消了所以势力胆敢轻举妄动的念想。


不过,如果把这个结论细化一些,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中国威慑力,与美国约束力,在东亚达成的微妙平衡。


我们都知道,过去,除了中国,以及跟其有特殊关系的朝鲜、最多加上个越南,泛东亚地区都是美国势力范围——要么直接是美国盟友,要么也是心向美利坚。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控制,美国对这些国家形成了或大或小的约束力——这也是美帝组建岛链、围堵中国的支撑。


但随着中国这些年强势崛起,情况发生了变化。一方面中国政治军事威慑力大大增强,另一方面,中国通过经济、文化等手段笼络周边国家的能力也逐步提升。这后果就是,美国对东亚中小国家的约束力,呈逐渐相对衰退之势。当这种此消彼长达到一定程度,就不可避免的导致美国在执行对华战略剿杀思路时,围绕东亚部分展开的军事操作,受到严重的阻滞和干扰。


这话什么意思?我们都知道,在这场百年未有之变局中,美国对东亚板块,在政治、军事层面是有期许的。具体来说,美国并不想跟中国直接开战——他一开始就知道自己可能打不过,就算能打过也是两败俱伤,而当下的美国已经无法承受哪怕是惨胜的结果。


那美国的操作思路是什么?就是以武斗促文斗,以地缘助金融。通过在东亚,尤其是中国周边制造紧张局势,制造各种摩擦甚至擦枪走火,然后再通过实打实的加息周期,以及对封锁制裁乃至新冷战的渲染,通过一整套组合拳的模式,摧毁外资甚至非国资系统的中国民间内资本的信心,推动他们大举出逃。


这对中国来说,堪称釜底抽薪。这里面的算计,堪称虚虚实实。


其中加息是实实在在的,自2022年启动的加息,直接导致过去沉淀在中国市场的各种高流动性活钱,在过去两三年里大举流向美国。


但这是不够的。毕竟中国内部资本的大头其实是国有资本,这部分钱是讲政治的,你美国加息加的再高,他们也不会被吸走——就算滞留海外的那部分,只要中国政府放一句话,他们也都会在短时间内迅速回流。所以光靠加息吸走高流动性资本,可以让中国陷入流动性紧张,但想把中国打爆,其实还未必够火候。


那怎么办?必须把产业资本也给吓走。毕竟中国的根基是工业制造业,强大的产业体系,才是中国能跟美国博弈的底气,也是给中国源源不断创造外汇,对冲美国加息导致的流动性出逃的最大筹码。如果这个过程中产业资本也被吓跑,那中国就真的被吸干了基本盘,只能引颈就戮。


但吓跑产业资本也有困难——毕竟跟产业资本跟金融资本不同,这玩意走的是重资产模式,都沉淀在土地、厂房、设备乃至所在地的熟练员工当中——这些都是带不走的,强行走的话沉没成本太大。


再加上几年中美贸易战打下来,大家也都看明白了,美国其实也不敢跟中国贸然切割——它承受不了这种骤然切割的严重后果,至于寻找中国替代者的规划——几年时间下来,印度、东南亚乃至墨西哥都找了个遍,成果不能说完全没有,但基本上收效甚微——这些国家最多也就能充当个组装厂,甚至当个二道贩子,想从产业体系层面替代中国,放眼全球,中短期内没有谁有这个能力。再加上中国血拼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不断提升自身产业体系的层次和综合竞争力,结果就是这几年下来,中国无论是国际贸易总量还是顺差都屡创新高,产业体系反而越打越强。


这种情况下,想把产业资本从中国撵出去,常规手段基本上不可能——管你贸易战还是金融战还是科技战,都不行。


那还可能有用的,就只剩下新冷战和热战了。可问题在于美国已经被看穿,根本就无法主动跟中国彻底切割——这意味着只要中国自己不作死,新冷战也难成型。这么一算,剩下的就只有热战一途了。


可是前面说了,美国不可能跟中国打热战——毕竟两强只要一碰,那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战。既然如此,那美国怎么办?


就只有一个办法——避免中美热战的同时,让中国陷入地区性热战中,也就是让自己的狗崽子和中国打。


当然,狗崽子肯定是打不过中国的,甚至连消耗中国都做不到。这一点美国心知肚明。


但美国并不在乎,因为它要的并不是狗崽子消耗中国,而是要借此制造恐慌,放大不确定性,进而营造出中美正在滑向新冷战乃至热战的强烈预期。


这招就很厉害。因为大家都已经明白快速主动切割,美国做不到;缓慢切割的话——事实证明了中国越大越强。所以真正能让产业资本害怕的,就只有快速的被动切割。而一旦东亚发生热战,即便大家都相信中国干净利落的打败包括日本在内的任何对手。但接下来按照常理,中美就确定彻底滑向修昔底德陷阱,东西方也不得不走向摊牌。


这对外贸来说无疑是灭顶之灾。


只要这个预期形成,那就麻烦了。新的实业投资(不管是外资还是内部民资),都会迅速被按下暂停乃至终止键;已经投了的也会考虑撤资——甚至为了避免损失太多,加上美国的一些政治操作驱赶,不排除最后会出现抢跑踩踏。


当然,最终中美会不会打新冷战甚至热战,这个其实也不一定——毕竟美国也不想跟中国两败俱伤。但美国追求的其实并不是结果,而仅仅就是这个预期。只要这个预期被大众认可并接受,能够敦促资本——尤其是产业资本跟风外逃,那中国就面临被釜底抽薪;而这些逃掉的资本,基本上都会流入利率最高、确定性最强的美国,又反过来成为稳定美国金融市场的血包。


只要这种此消彼长形成趋势,中美金融战中中国就会渐落下风,最后被美国打爆然后廉价收割。当收割完成,美国回血完毕、中国却元气大伤。那届时就算热战、新冷战预期被证伪,也无所谓了——因为中国已经被打败,美国继续稳坐山巅。


这就是美国的如意算盘。只不过,这个预期没有兑现。为什么?不仅因为小国不敢上,更重要的是美国最后自己也不敢上。至于为什么不敢上?因为中国营造了一种更恐怖的预期。


对于小国(地区)来说,无论是韩国、菲律宾,还是台湾,甚至是可以称之为二流强国的日本。他们不敢上是可以理解的——放嘴炮可以,被美国逼着搞封锁限制也勉勉强强能答应,但真打,肯定是想尽一切办法回避、推脱甚至躺平。


但这不是关键。说白了这些国家(地区)都是受美国控制的。哪怕美国现在不行了,但即便因为实力衰落,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轻易的忽悠底层民众,操纵几个家人财产都捏在自己手上的傀儡政客进而绑架国家机器,这也未必做不到。最关键的是,美国其实到最后自己也怂了——他怕收不了场。


为什么美国会怕收不了场?因为中国出了两手牌:


首先是展示出要么不打、要么大打的政治决心。


对于中国来说,如果美国非要逼小国开打,自己也没办法。而东亚一旦开打的后果,前面已经说的很明白。那对此困局,中国如何破之?


只能是要么不打,要么大打。前面说了,美国其实并不想自己跟中国打,只是要通过东亚小国点火引战,营造中美新冷战乃至热战的预期。但如果打起来后中国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战争范围扩大到拿下东亚乃至整个西太平洋,那明显美国就不能置身事外了。届时的美国,只能面临两个选择——要么认怂,要么跟中国真打一场世界大战。而这两个结果,对美国来说都是承受不起的。


这就是中国的政治智慧。毕竟打不打确实是你美国说了算,但怎么打,打多大,那就不光是你说了算了,我们同样可以说了算。而为了展现这种决心,在前两年美联储疯狂加息、东亚频挑事端时,我们内部也大搞了一阵退林还耕,耕地上山,舆论当时炒的沸沸扬扬,甚至一度传出连成都环城的几十万亩城市公园,都要铲了还作农田的新闻。


当时很多人觉得这很荒谬,甚至耕地上山还被人广为诟病。从经济的角度,这确实无法理解,但从当时的政治角度来看,这其实是有深意的。之所以当时大费周章,一方面是真为了可能发生的大战作准备;一方面也是借此展示我们准备跟美国打大仗的决心——你光靠嘴巴说别人不会相信,你得拿出实际行动,才能证明你的决心和意志。


那么,这一手有用吗?有用,但还不够。毕竟美国也知道,你中国其实也不想跟美国两败俱伤。光靠表决心,展意志,人家依然会认为你是在虚张声势,最多认为你是在玩胆小鬼游戏。所以美国依然有概率铤而走险——赌的就是你最后关头会退缩。


所以中国甩出了第二手牌——军工科技大爆发。过去几十年,我们秉承“韬光养晦”,在军事方面一向是藏着掖着,高精尖武器装备都是挤牙膏似的向外展示,甚至哪怕已经曝光的军工重器——人家怎么渲染咱们不管,咱们自己的央视,那是把海军拼命的往小了拍。


但这两年明显我们转了性,一大堆尖端军工科技,连着堆的往外出——不管是直接的洲际超导、鹰击、嫦娥、055、六代机,还是间接的无人机全世界表演,人形机器人春晚扭秧歌,总之玩的就是一个瞠目结舌之于让你目不暇接。


这里面蕴含什么意思?一方面是我们这几年确实军工大爆发,另一方面,其实也是与美国营造东亚战乱预期针锋相对,营造出了一个中国可以打败美国的战争预期。


这就比较猛了。美国在东亚引火,固然是一种赌博。但美国敢开这个赌局,一个根本的底气,就是认为中国不具备打败自己的能力,最多也就是两败俱伤——而且这个两败俱伤,自己大概率还是最后惨胜的那个。


而中国的这波军工科技成果大展览,在极大程度上,动摇了美国的这个信念。因为它赫然发现,中国不仅凭着强大工业体系,在军工产能方面理所当然的秒杀自己;甚至在自己这些年倚为根本军工科技优势方面,中国似乎也已经实现了整体性的反超。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一旦中美围绕西太平洋势力范围大打出手,最后胜利者很可能是中国——而且这种胜利还有不小的可能并非两败俱伤,而是中国在不伤元气的前提下把自己击败。


这就相当于在意识层面的背后,用物质层面的硬核实力,打消了美国东亚引乱的念头。光意识层面的表决心,美国可能还会猜测是胆小鬼游戏,所以有可能继续赌局。当中国把硬核军工甩出来,当美国发现自己的底牌不如中国的底牌,那继续赌下去,就完全成了没有任何胜率的犯傻。既然如此,美国自然就不赌了。


这也是过去两三年里动辄热招的东亚地缘冲突危机,在近大半年里逐渐降温的逻辑所在。很多人解释是因为特朗普战略收缩,但实际上从拜登政府末期开始,美国就已经不怎么炒东亚了——因为炒了也没用,懂的人都知道,美国已经连东亚引战的最后筹码,都没有了。


所以我们才看到石破茂装疯卖傻,看到韩国躺平摆烂。很多人还说这是他们耍滑头。可能它们确实是在耍滑头。但他们能耍滑头的根本原因,不是因为他们的政客有多聪明,而是美国本身就已经丧失了东亚引战的最后筹码,所以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许他们耍——这样自己也有个台阶可下。如果美国真的还有足够的底牌,岂能让你石破茂们装傻充愣?


这就是欧洲、中东炮火连天,全球最大的东亚火药桶却始终不燃的根本原因。中国表决心的同时,秀出连美国都觉得力有不逮的超强肌肉,对方也就丧失了应对大乱的最底层筹码;而当大乱不敢起,随时有可能引发大乱的小乱,自然也就起不来了。


东亚乱不起来,对美国来说就很严重。毕竟中国才是其真正的对手,如果不能打破中国的步伐,从现在的趋势来看,美国不仅长期在这场中美博弈中会胜算很低,短期内,自家内部的金融窟窿也没法平


那美国该怎么办?要么收割欧洲,要么内部互割。而从美国现在的情况来看,特朗普是两手一起走——一边割欧洲,一边对民主党和深层政府动刀。只不过,在经历了登基之初的三板斧后,现在的特朗普,在对欧和对内两方面,似乎都遇到了巨大的阻力——不仅欧洲团结一致对抗特朗普,就连内部,马斯克的政府效率部也逐渐偃旗息鼓,甚至马斯克本人都宣布将离职。


那么,马斯克为什么会离职?深层政府是怎么把特朗普的三板斧生生挡回来的?在改革和收割欧洲遭遇双重阻力后,特朗普是不是黔驴技穷了?

喜欢CatStevens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