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延误两年后首架F-16V交付即过时,落后歼-36整整两代!
作者:乐乐
当地时间3月28日,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正式交付了台湾省订购的首架F-16V。但现场众人的笑脸和熠熠生辉的新机,掩盖不住F-16V已经落伍的现实。对此,美国“Military Watch”网站在31日刊载的文章堪称直白——“F-16V已经过时,距离歼-36有两代差距”。
▲首架F-16V还需要完成后续测试才能正式交付
F-16V项目始于小布什和奥巴马拒绝提供更多F-16之后,2011年末启动的时间点,也深受歼-20首飞的影响。而随着歼-20试飞一再加速,买家对升级方案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在F-16已经步入服役末期的情况下,洛克希德·马丁早期对F-16V的吸引力缺乏信心,合作方敏感多变的国际环境和F-35项目难产的现实,也降低了洛克希德·马丁的动力。所以一个大量使用成熟设备、难度并不大的升级项目,最终拖到2016年才落地。这时歼-10C、歼-20A和歼-16三剑客已经初具雏形,对岸头皮发麻之下,于2017年签署了升级142架F-16A/B的正式协议。
▲歼-20首飞影响了很多事情,其中就包括F-16V
3000万美元的单价,如果是由自己设计升级方案,并自主生产设备,那对于单发四代半战机是够用的。但要是从价格昂贵著称的美国军工产业采购,就有点少了——对岸一早就考虑到手中的F-16A/B机龄不小,只着重升级了雷达和作战软件,以具备挂载新式武器的能力,其他方面则能过且过。更重要的是,当时正值特朗普第一个任期,对岸仍然寄希望于这位特立独行的美国总统,能松口出售F-35A,不敢在F-16A/B升级项目上浪费太多经费。等到2019年特朗普四年任期眼看就要结束,歼-10C、歼-20A和歼-16的装备速度又异常迅猛,这才急忙通过特别采购案,以约78亿美元采购66架全新F-16V。
▲对岸骨子里还是在期待F-35A
从当时的角度上来看,F-16V和歼-10C、歼-16属于同代机,具备周旋能力。歼-20A本身还有很多问题,甚至连发动机都没国产,F-16V也不是完全没有还手之力。因此,外界一度很担忧F-16V交付后的破坏力。谁也没想到,洛克希德·马丁稳稳把握住了买家毫无选择的心态,将首架交付时间从2023年拖到了2025年,以腾出产能,优先满足其他国家可能动摇的订单。按常理说,区区两年时间确实影响不大,但在一系列事件的刺激下,这两年恰好是环境巨变、局势天翻地覆的关键时间点。对岸重金采购却又未能交付的全新F-16V,没能在这期间起到半点作用,确实很讽刺。
▲在F-16V交付之前,时代已经改变
纵观66架F-16V的采购过程,洛克希德·马丁可以说是一路肆无忌惮,而对岸则是卑躬屈膝,面对78亿美元货款七年内全部付清、屡屡延误亦无半点补偿的局面,也全盘接受。这种毫无底线的做法,是后面F-16V交付迟缓,洛克希德·马丁态度愈发嚣张的根本原因。相比之下,中国空军近年装备发展一再提速,在歼-20数量已经比F-16还多,新一代空警-700、“空警-3000”也初露峥嵘的情况下,还抱着“F-16V大战歼-10C”的旧观念,实际上已无意义。
▲歼-10C未必能稳赢F-16V,但歼-20是可以的
受歼-20首飞刺激问世的F-16V,最终在歼-36首飞后才开始交付,这确实是个大笑话。背后实际上是中航工业独立进步,与对岸依赖美国航空工业施舍的本质差距。而以美国政府的惯性,后续大概率还是会考虑出口F-35A,之所以中间还要插一个不伦不类的F-16V新机订单,一方面确实是不想过分激怒大敌,另一方面也是想榨干对岸的每一分经费。至于期间造成的延误,那并不在美国关注之列。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