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渔樵笑谈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揭开佛祖语言、肤色之谜!

送交者: 峻声[♂☆★★声望品衔11★★☆♂] 于 2024-05-16 10:08 已读 3841 次 1赞  

峻声的个人频道

+关注

说起佛教,大家都知道是来自于印度,根据最早记载佛教传入中国的《后汉书·西域传》写道:“世传明帝梦见金人,长大,顶有光明,以问群臣,或曰,西方有神,名曰佛,其形长丈六尺,而金黄色。于是遣使天竺,问佛道法,遂于中国图画形象焉。”于是,众人便想当然的认为佛教的创始人——西天佛祖——释迦摩尼,也是印度的雅利安人(印欧人种,白种人),说的是印地语,现代国籍——印度。实际上,这是大错而特错了,释迦摩尼(乔达摩.悉达多)的族属是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民族,从人种特征上说明属于黄种人,国属也是藏缅语族民族国家

雅利安人释迦摩尼

汉化佛祖

释迦牟尼不是雅利安人而是藏缅语族民族

释迦牟尼,姓瞿昙,出身释迦王族。根据《长阿含经等佛经的记载,“……由大威德,言大能大能故得释迦名。”“释迦一般解释为能义,释迦牟尼为能仁、能寂义。根据吕建福教授的研究,“释迦”族称,应出自释迦族的本民族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言名称,只是后来以梵语记录为文,故后世便以梵文语音规则解读而已。

释迦族是喜马拉雅山地区的土著民族,先居住在雪山北麓,后来迁徙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北部腹地迁徙到南缘以及恒河平原一带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民族。释迦族营造城邑从事农业种植建立国家体系进入先进邦国行列故称其名为大能能者。释迦族是善于种植甘蔗的种族,因此,其国王才称为甘蔗王”。《众许摩诃帝经》说释迦菩萨尚在兜率天宫时,欲生人间,作五种观察,其一观种姓,其二观国土“若其国土最上殊胜,有上味甘蔗,香美稻 ,肥力大牛,无诸贫乞及斗诤事,如是国土,名为中国,我即往生。”其族源神话传说也反映农业民族具有的人本主义特征而印度人属于游牧的操印欧语的雅利安人,语言、生活方式和农耕名族明显不同。

佛教为何诞生于喜马拉雅山边缘的藏缅语族民族

在喜马拉雅山南麓,直至恒河平原、布拉马普特河谷乃至缅甸,主要是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民族的分布范围。《一切经音义》解释 说:“迦毗罗城,具云迦比罗皤窣都。言迦比罗者,此云黄色也。皤窣都者,所依处也。谓上古有黄头仙人,依此处修道,故因名耳。”《理门论述记》解 释“黄 头 仙 人,本音劫比罗,此云黄,以头面黄口也可见,黄头仙人居处就是黄种人居住之地

直到佛教兴起时代,喜马拉雅山南麓边缘地带与恒河平原地区,是藏缅语族民族与达罗毗荼民族、雅利安民族交汇杂居的地方,其中藏缅语族民族在恒河流域偏北雅利安人偏西,达罗毗荼人偏南,当时的十六大国中跋耆、末罗、支提、跋蹉、跋罗、 苏摩、鸠溜等七国都是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民族八国分争佛舍利,其中毗舍离、迦毗罗卫、遮罗颇、罗摩伽波波、拘尸那罗六国是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民族。这些国家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全民信奉佛教,物产有牦牛、青稞等高原物种。

喜马拉雅山附近地图

释迦牟尼不是白种人而是黄种人

在南传佛教《长部经.起世因本经》中记载“婆罗门种是至上之种族,其他是卑劣之种族也。唯婆罗门白皮肤,其他是黑皮肤……汝等不得舍弃高贵阶级,去亲近彼贱种阶级之断发沙门贱种之黑人是由我等一族之足所生在雅利安人看来,婆罗门出身的种族———雅利安人是 至上的、高贵的,沙门出身的其他种族———蒙古人种以及达罗毗荼人(黑人)都是卑劣的、低贱的。从表现形态上来说,婆罗门种族皮肤白皙,其他种族皮肤黑冥,婆罗门种族血统纯正,其他种族则混血不纯。而从根源上来说,婆罗门种族从梵天口中出生,其他种族则是从婆罗门种姓足下出生。

婆罗门

达罗毗荼人

佛经中认为释迦族并非黑人,而将从事仆人工作的低等种姓称为黑人“康哈耶那”),佛陀黄种人,带有蒙古人种南亚型的明显特征。佛陀成道6年后,回故乡迦毗罗卫国省亲其父净饭王见到佛陀时的样子,根据《普  《方广大庄严经》记载:“父王睹佛巨身丈六紫磨金色,如星中月,亦如金山,梵释四王皆悉奉侍。见诸比丘曾为外道,久修苦行,形体羸劣,亲近侍从,犹如黑乌在紫金山,不能显发如来之德。

南亚的蒙古人种

佛陀弟子们身体黑瘦、形体羸劣好像是久修苦行、曝露身形、日炙风飘的原因,实则因为人种不同有关,苦修露形固然导致相貌羸劣、黑瘦,但佛陀也曾在外道苦修露形,反倒具有金色身,这样描写所衬托出来的是身体相貌的肤色对比,故使用了犹如黑象、黑乌在紫金山的譬喻。从人种肤色来说,黄种人的审美观自然以黄 ———也就是金色为美,故刹利释种王子释迦牟尼让人喜欢的黄种人长相,就像金色造像一样,人们都喜欢观看。净饭王也因此下诏释迦族中那些颜貌端正的人出家为弟子,围绕左右,才与佛陀的伟 大 庄 严 相 匹 配,就像金翅鸟在须弥山一样,也同摩尼珠放置到水晶盒中,主从相配,师徒协调。

印度电视剧之错误

金色、黄金色、真金色、紫金色、紫磨金色都是用来描述佛陀身相特征,充分表现黄种人的审美观。金色身不仅是佛陀的三十二相之一,也是释迦族共同的体貌特征。如《佛本行 集经》说,释种摩尼楼陀兄弟“可喜端正,观者无厌,身体黄白,犹如金色。”黄白的身体就是黄种人的肤色特征,黄白肤色的最高审美标准就是黄金色。按黄种人的价值观和审美观,金色不仅表现最高的黄金价值,也表现肤色最好的审美观念与释迦族同属的离车族也崇尚黄色《善见律》记载其传说,离车王初生时身如黄金色

班禅及喇嘛们

雅利安人的种姓制度vs佛教的众生平等

种姓制度印度雅利安人以及被征服民族和阶级的一种最典型的社会现象,雅利安社会没有直接融合的汉藏语系民族中并没有种姓制度,这一点季羡林等学者早已指出,释迦族自以为的刹帝利种姓只不过是套用雅利安社会的种姓制度罢了,佛陀种姓平等以及王族至上的思想真实地反映 了释迦民族的社会状况。


参考文献:

吕建福释迦牟尼的民族、种族及其国家,《宗教学研究》020年第期。

喜欢峻声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