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特约评论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1975年,河南洪灾有多严重?尸横遍野

送交者: 刀锋[♂☆★★★仁党政治委员★★★☆♂] 于 2025-04-15 12:25 已读 641 次 1赞  

刀锋的个人频道

+关注

七八月份的夏季是洪水灾害多发期,正所谓天灾人祸,世事无常,洪水灾害作为一种较为严重的气象灾害,是人类历史发展中很难抵挡的天灾之一。中国地处季风气候,夏季雨热同期,是洪水灾害多发地,在中国历史中载入历史史册的大型洪水灾害就有很多次。


在新中国成立后发生过一次前所未有的洪涝灾害,那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再次提起那次河南大洪水,有很多老人应该会不禁寒颤,那曾是那个年代的噩梦,那次洪水灾害人畜损失惨重,曾经短短半个月就是尸体遍野。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那时候洪灾、旱灾等自然灾害经常发生,为了预防自然灾害,人们采取了许多措施。黄河中下游是洪水易发地带,为了抗洪,当时的人们在洪河的上游修筑水库,在汝河上游修筑大坝,以备泄洪之需。而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正值大跃进时期,钢铁都去用作冶炼了,修建桥梁和大坝都缺少可用的钢筋材料,再加上当时的技术落后,修建的水库质量不佳,在大洪水到来前就已经有多处裂缝。


七十年代新中国成立才过二十年,一切还是百废俱兴,中国的水文知识和技术都处于落后水平,工程师难以给出最优方案,所以当时由于技术受限,制作方案时没有考察清楚,选择了泄洪以蓄水为首,水库也建的规模较小,一切以保守为主,虽然当时已有工程师反对这一方案,但是最后寡不敌众,结合河南多年的抗洪经验,在淮河流域建立起了众多小水库来预防洪水。


当时一个较为重要的水库修建工程是宿鸭湖水库,修建这个水库时的决策者为保存物力财力,决策较为保守,把水库原来的十二孔的大排水闸门改成了五孔的较小排水闸门。虽然后来在驻马店地区又修建了上百座水库,但这些水库的规模依然相对较小,河南地区抗洪工程的保守建设为后面大洪水的发生埋下了隐患,也是洪水灾害损失惨重后果的原因之一。



1975年8月,台风莲娜登陆,在淮河上游地区引发了强降水天气,接连多日的特大暴雨远远超出了淮河上游的泄洪能力,导致这一地区发生了大洪水。洪水使得河南


驻马店水库漫顶,多个大型水坝发生决堤,众多石漫滩水库也不堪重负,几乎全部溃坝,“以蓄水为主,以小型为主,以社队自办为主”的水利修建指导方针让河南地区水库、堤坝的泄洪能力下降了很多。


作为重要泄洪水库的


宿鸭湖水库也由于排水闸门不足,而在短短几天内就已经支撑不住,在此过程中有知名水利工程师提出使用炸药爆破来使得洪水的水位降低,这一方法提出后,竟探测考察后立即投入使用,爆破的方法来泄洪的确是有用的,但是由于原有的水库修建欠妥,使得爆破的作用也大大降低。然而在已经连续多日的洪水下,淮河流域的降雨量一直没有降下来,持续的降水是人力所不能控制的,这庞大的水流量使得中下游地区水库几乎全部决堤,河南地区几乎全部都处在了汪洋之中。



多日的特大暴雨和连续半月的特大洪水让整个河南地区损失极其严重。放眼看去,原来的道路已经分清,也看不到一寸干燥的土地,河流和陆地早已没了界限,很多村庄也被冲刷成了平地,很多楼房都被浸泡在水中,水上还漂浮着许多人和牲畜的尸体。


这场特大洪水造成了河南地区一千一百万亩农田被淹,一千多万人遭受了此次洪灾,导致两万多人死亡,牲畜死亡的数目已经无法统计,此次灾区经济损失为百亿。洪水半月才退去,无数的人和动物在这洪水发生地区被浸泡数日,许多尸体都没有得到及时处理,导致该地区水源和空气被污染,导致一百多万人染上疾病。



1975年的河南特大洪水是中国历史上极为严重的洪水灾害之一,此次洪水灾害损失之惨重也是前所未有的,而造成河南地区洪水灾害严重的原因有很多,既有不可控的自然原因,也有人为的决策失误,过于保守的策略和不先进的探测技术都是其中的原因。河南特大洪水灾害的发生是水利工程修建的一次教训,也是抗洪的一次重大失误,这次洪水的惨重损失是中国历史上永远的一块创伤。

喜欢刀锋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