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爱国,是 坚定不移 还是 铁骨铮铮?
原标题:祖国也是国,什么叫爱国,这是一个大是大非的问题。
要如何爱国,这是一个大是大非的问题,在这个在大是大非面前,人类应该如何做?特别是中国人?要做坚定不移的爱国者,还是做铁骨铮铮的爱国者?前者注定要跪舔权贵,除非自己就是权贵。
后者注定两边不讨好,除非自己就是权贵。 爱国不是喊口号,而是对正道的坚持 —— 这是一封对某些人糊涂的“坚定不移爱祖国论”的温柔的劝导* 最近,一位可爱的网友在论坛发帖,语重心长地提醒大家:“要爱憎分明地爱祖国父母,这是我们坚定不移的信念。” 还强调:“中国人要坚定不移地爱祖国。” 这番话听起来铿锵有力,可惜,评论区并非掌声一片,稀稀的几个点赞,基本来自“统一口径”的同温层抱团粉。 很简单,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人民早看破了这种看似爱国,实则混淆是非、颠倒黑白的言论!他们把“爱国”简单等同于“爱权”,是典型的狗儒风格,经不起推敲,不仅逻辑站不住脚,还很容易变成帮强权洗地的工具,最终伤害的,是国家和人民。 试问,如果真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为什么那么多普通人连一个“发声”的机会都难得?真正当家的,难道不应该有权利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吗?(当然我们知道不存在绝对的言论自由) “坚定不移地爱祖国”这句话听着耳熟,很像从某本红皮书或思政课堂里剪下来的内容,加点网络修辞,就成了新时代的“政治护身符”。 来,回答一下,本文发出的灵魂拷问:在大是大非面前,中国人应当坚定不移地爱什么? 答案并不复杂。不是爱某个政权,也不是爱某位领导人,而是爱这片生你养你的土地,爱亿万人民共同的命运,爱中华文明数千年来沉淀下的道义与风骨。 正如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所说:“我们感谢的是美国人民,而不是美国总统。”这才是人民的立场,是现代国家的价值表达。 历史也早就证明了这一点: 我们记得,在抗战期间,许多身处异国的华侨,冒着风险、不远万里寄来微薄血汗钱支援国内抗战。他们是因为热爱蒋介石的独裁政府吗?显然不是。他们心中装着的是正义,脑子里想着的是道义,是不愿看同胞受辱的朴素情感,是对“不能让日本欺负我们”的坚定信念。 他们的捐助,是出于希望——希望正义能够获胜,文明得以延续,普世价值能够伸张,人间多一分正道! 抗战的故事,今天读来仍然荡气回肠,令人动容。 他们做的,并非是对哪个政府或对哪个领袖的爱,而是对“祖国人民”的牵挂,是对“人间正道”的捍卫。 他们爱的不是某个政府,某个伟人,而是祖国的人民,是人间的正道。这是普世价值的体现,是现代公民的骨气,决不是封建愚昧的奴隶遗风。 而有些人,嘴上喊着“祖国母亲”,却从不关心这位“母亲”是否健康、是否被裹挟,甚至将“母亲”捧成皇帝,让儿女必须跪着孝顺,否则就是“叛徒”。 我们记得的是:香港回归那天,万人齐唱《狮子山下》;我们记得的是汶川地震后全国上下奔赴一线,亿万捐款汇聚成河;我们记得的是疫情初期,无数白衣天使逆行出征,无问生死,只为彼此守护。 这些时刻,我们感动的,从来不是某位领导人的讲话,而是因为我们心里知道:这是我们的家,这是我们的人民,这是我们共同拥有的文明。 三年疫情,中国人民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动态清零”和“人民至上”的标语轮番出现,但真正坚持下来的是无数默默奉献的志愿者和医护人员。他们所做的,不是为了响应命令,而是出于良知和彼此间的温情。 这种“爱国”,不是对体制的盲目歌颂,而是对身边人的不离不弃。 可是,如果你去问那些在封控中失去亲人的人,他们是否还能“坚定不移地爱国”?你问那些看不了病、买不到菜、回不了家的人,他们是否感受到“国家的爱”?如果他们的回答让人难堪,我们是否还要责怪他们“不够爱国”? 这就是当今“爱国叙事”的尴尬之处:一边口口声声“人民当家作主”,一边却不准人民提问。 今天的网络舆论场也是如此:不说“祖国万岁”就会被贴上“境外势力”的标签,不转发几条“强国外交”,就有人质疑你的忠诚度。 这样的环境下,所谓的“爱国”,渐渐变成了一场“表态政治”:谁喊得响,谁就忠诚;谁沉默寡言,谁就是“敌我不分”。是不是很熟悉?没错,就是“文革复刻版”,只不过这回披上了“新时代”的外衣。 有人甚至说,这样的“爱国主义”已经不再是政治,而是一种“宗教”——不能质疑,不能分析,不能反问,只能信仰、只能服从。可惜,宗教尚且有“宽恕与爱”,而这种“爱国”只剩“奴役”。 历史已经告诉我们:谁真正把人民放在第一位,谁才配得上人民的爱。 从巴黎公社到五四运动,从抗战救国到改革开放,每一次国家的进步,都是人民觉醒的结果。不是哪个皇帝大发慈悲,更不是哪位领袖“开恩”,而是人民不再沉默、不再忍耐。为人民服务,这才是伟人的初心。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真正的爱国,从来不是盲从政权,而是捍卫正义;不是向强权低头,而是为弱者发声;不是做顺民,而是做公民。 今天的中国,正处在风口浪尖:内有经济压力,外有国际挑战。在这样的时刻,更需要我们海内外的每一个华人,睁大眼睛,分清方向。 是站在人民一边,还是站在强权一边?是向普世价值靠近,还是走回“文革体制”?是鼓励多元讨论,还是继续高喊单一忠诚?这是时代交给我们的三道选择题。 我们应该爱什么样的祖国? 我们爱山河、爱文化、爱亲人邻里,爱那份“同胞”的温情。这些爱,不需谁来做多余的英明指示。 但我们不能,也不应该被要求去爱一个“把人民当装耗材”的祖国。更不能把批评当作叛逆,把呼吁改革视作背叛。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不怕人民提问,只怕人民沉默;不怕人民争论,只怕人民麻木;不怕人民批评,只怕人民绝望。 真正的爱国,不是坚定不移地支持每一个政策,而是有勇气指出“这里可以做得更好”;不是感恩戴德地接受每一个安排,而是有信念提出“我们配得上更公正的制度”。 一个不能质疑的国家,是专制;一个只能歌颂的国家,是独裁;一个无法反思的国家,注定脆弱。 中国今天面临的挑战,不只是来自西方,也来自体制内部。有人打着“公知”旗号替西式选举造势,却不敢面对西方民主的问题;有人热衷权谋,在中美之间两边下注,却忘了做个堂堂正正的人。 真正的爱国,是坚持人民立场,坚持文明价值,拒绝随强权起舞,不为贪婪和暴力张目。这,才是新时代中国人应有的清醒和担当。 爱国,不是口号,不是手段,更不是掩盖问题的挡箭牌。它是我们的责任,我们的守望,我们文化血脉里沉淀的信仰。 愿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能擦亮眼睛,不为虚伪所惑,不为强权所吓,堂堂正正,理直气壮地说出:我们热爱中国,因为我们热爱人民、热爱正义、热爱一个更加自由、公正、有希望的未来。 爱,不是口号;国,也不是皇帝的代名词。我们爱的,是一个可以自由呼吸、可以坦然发问、可以理性讨论的祖国。否则,那只是帝国,不是我们心中的“祖国”。 历史已经给出答案,愿我们都能坚定又从容地走在正道上。 在大是大非面前,何去何从? 选择与普世价值站在一起,不是“亲西方”,而是“亲人类”;
选择以人民为本,不是“唱反调”,而是守护正义;
选择清醒、理性、独立的公民意识,不是“不爱国”,而是更深、更真、更负责任的爱国。 与文明站在一起,与人民站在一起。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者都是铁骨铮铮,从不跪舔权贵。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像大公报哪样低眉折腰事权贵,干的损人不利己的破事,也好意思说“铁骨铮铮的爱国者”? 贴主:太湖清奇于2025_04_11 23:46:26编辑这是转网友的一个帖子的内容,是谁写的?哈哈,没想到吧,是鲁迅!“你说中国不好。你是外国人么?为什么不到外国去?可惜外国 人看你不起……““洋奴会说洋话。你主张读洋书,就是洋奴,人格破产了!受人格破产的洋奴崇拜的洋书,其价值从可知矣!但我读洋文是学校的课程,是政府的功令,反对者,即反对政府也。无父无君之无政府党,人人得而诛之。”“你说甲生疮。甲是中国人,你就是说中国人生疮了。既然中国人生疮,你是中国人,就是你也生疮了。你既然也生疮,你就和甲一样。而你只说甲生疮,则竟无自知之明,你的话还有什么价值?倘你没有生疮,是说诳也。卖国贼是说诳的,所以你是卖国贼。我骂卖国贼,所以我是爱国者。爱国者的话是最有价值的,所以我的话是不错的,我的话既然不错,你就是卖国贼无疑了!”----出自《论辩的魂灵 》鲁迅可悲的是100年了,还是老样子贴主:太湖清奇于2025_04_12 0:00:06编辑贴主:太湖清奇于2025_04_12 0:04:27编辑贴主:太湖清奇于2025_04_12 0:05:18编辑
贴主:太湖清奇于2025_04_12 0:06:02编辑
已标注为太湖清奇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